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文化  文化

束景南: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人本学的思想体系

束景南: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人本学的思想体系

  11月28日,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数百位学术大家、文化名流以及政经、传媒、公益等领域精英人士共聚一堂,与全球网友一同见证这一文化盛典。百岁翻译泰斗许渊冲、著名作家冯骥才等致力于中华文化传承的杰出人士,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文化书院、贵阳孔学堂等机构,电视剧《清平乐》、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戴老师魔性诗词课》、凯叔讲故事国学系列音频等项目获得全球华人国学传播奖。24部学术著作获全球华人国学成果奖。本届国学大典增设的国学新秀奖则由10位优秀青年学者共享殊荣。而最受瞩目的全球华人国学终身成就奖,则被授予两位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许倬云与陈来。

  获得国学成果奖的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浙江省特级专家束景南在颁奖典礼现场接受了凤凰网文化的独家采访,以下为对话实录。

  凤凰网文化:束老师您好,首先恭喜您获得了今年的国学成果奖,请您谈谈对国学大典的认识及其举办的意义,并分享一下您的获奖感受。

  束景南:今天我们举行了全球华人国学大典,这是一个全球华人所注目的文化盛典。这个国学奖的设立,旨在弘扬中华国学,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通过表彰国学研究的新人和国学的著作,深化推动国学的研究。所以,这个国学大典的召开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国学大典提出了“致敬国学、继承创新、文明互鉴、重建斯文”的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目标,我觉得这是一个面对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情势下的重要的文化战略,为我们弘扬中华国学、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我的著作有幸被评上了国学成果奖,我既感到高兴又感到惭愧,为什么?因为我对中华国学还缺乏深切的了解,我主要还是在阳明学上做了一点研究。所以,国学大奖的评定对我是一个鞭策,也是一个鼓舞。我还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为了表示我对国学大典的敬意和谢意,我写了一张书法,我想把我写的书法献给国学大典,展开来看一下就好了。我抄了王阳明的一首诗,主要是王阳明的两治思想,实际上他讲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凤凰网文化:谢谢束老师,现在新冠疫情全球形势非常严峻,世界格局正在发生非常复杂变化之际,您认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哪些思想或者哪些理念依然有重要价值?请您从古代经典中提炼几个值得我们思考的关键词,或者一两句话分享给我们。

  束景南:中国传统文化从根本上来讲,它实际上是一种人本学的思想体系,或者叫人文学的思想体系,它体现了一种崇高的人文精神,具有现代的价值。我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总结出几个理念。

  第一,“人本学”的理念。中国传统文化,它是以人为本,重视对人的研究,把个人的问题作为文化研究的中心问题,把人的存在作为哲学研究的最根本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是天地之本,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就是解决人的问题的一个思想体系。人的存在问题主要是什么问题呢?一个是人性的问题,一个是人心的问题,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心性学的思想体系,比如孔子,他提出了“以仁爱为本”的思想体系。到了朱熹,他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思想,提出了“理一分殊”,提出“人性即天理”,所以他把人本的问题就转化为一个性本的问题,朱熹以人性为本,提出了一个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的体系。到了王阳明,他就提出了心本的哲学思想体系——“以心为本”,由人本问题转化为心本问题。通过致良知,人人都能返回到慈善的人心上来,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理念。

  第二,“道”的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以道为本体,注重对道的研究,道是什么呢?道实际上它就是指宇宙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 一个规律,在《周易》里面讲的易道就是指变道,指万事万物的变化运动的规律。所以,《周易》提出易道有三个含义,所谓易道是指宇宙万事万物的变化之道;二是指宇宙万事万物发展之道,它是简易的,规律都是很简易的;第三,易道也是不变之道,“道行有常”是一个永恒的宇宙万事万物发展运动的规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易道也是不变的。其次,道的宇宙发展的规律,要求人能够去认识道、体道、行道,顺道而行,安逸而行,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的理念。

  第三,“中”的理念。中国传统文化讲中道、折中、德中。“中道”实际上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要求人们遇到万事万物,或者在做事中要采取中道的立场,要能够看到事物对立面的矛盾统一。既不能走向一个阶段,又不能走向另一个阶段,而应当要把握两面,而折其中。《尚书》中有一个关于“中道”的观点,“道心惟微,人心惟危,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意思就是说要求人以及人的心要精诚专业,惟精惟一就是精诚专业,这样你就能够把握到中道。所以中国文化中讲的中道,强调心的精诚专一。儒家又提出了中和的中道,《中庸》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和”就是指的人心惟精惟一。未发,谓之中,那就是指人的本真的状态、人心的本真状态;已发谓之和,那就是你的人心发动,能够中节,中规中矩,这就叫“和”。所以儒家的中和的中道思想,它也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一个中和的道德。通过中和的道德修养,可以建立和谐大同的社会。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念,它包含了中道、中和、和谐的思想。

  第四,“实践”的理念。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实践精神,强调一种思想不仅要靠思想上去体认它,去认识它,而且更重要的你要去实行实做,要达到知行合一。孔子就已经提出来了,就是认为对这个道,你不仅要知道,而且还要行道。朱熹也特别强调知行的统一,他有名的三句话就是先知何行,先知后行,就是他把一个人的认识过程看成一个由知到行,再由行到知的认识发展过程。

  凤凰网文化:本届国学大典的主题是“致敬国学、继承创新、文明互鉴、重建斯文”,请问您是如何看待这个主题的?您认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最需要秉持什么?最需要注意什么呢?

  束景南:国学大典提出了“致敬国学、继承创新、文明互鉴、重建斯文”这样的主题,我觉得这个主题提得好,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新的格局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指明了一个方向。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第一,要加强我们民族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力,要加强我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要加强我们重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使命感;第二,要进一步地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揭示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华;第三,我们要在世界范围内加强文明的交流、文化的互动,发展中国的文化;第四,我们也需要借鉴西方文化的普世价值观的探讨,在现在世界格局发生大变动的这样一个形势下,西方要把自己的文化作为一种普世价值的文化推向全世界。实际上,西方的这种所谓普世的价值文化,它是一种文化霸权。所以,我们必须要进一步的来弘扬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把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进行文明的互鉴、文化的对比、交融,发展出我们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你认为什么是文化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