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英语阅读教学遇上中华传统文化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但目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在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仍停留在浅表层次上,实效性不强。本文从课前查询相关文化知识、课中巧妙融入传统文化,课后延伸传统文化学习,教师提升自身中华传统文化素养四个方面提出了教学建议,进而实现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更好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长期以来,小学英语教学普遍以学习英语知识和传播西方文化为主,教师很少在课堂上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即使有也往往停留在一带而过的浅表层面上,普遍缺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这就使得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时不能用英语表达中国本土文化,导致中国文化 “失语症”。
英语课堂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无论对于语言输入、输出,还是对学生的语言学习都有一定的帮助。《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教育部,2012)指出,在教学中应促进学生初步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本国文化意识,初步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在英语课程中融入中华文化,引导学生认知、理解、认同和传播中华文化,建构家国情怀,树立文化自信是英语课程的重要责任(鲁子问,2018)。
由此可见,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欣赏、尊重和包容西方国家文化的同时,还应注意多让学生接触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学会用英语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对本国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阐释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不是一味传授西方文化。
让学生在小学英语课堂上理解英语语言和运用体验西方文化的同时,亦能丰富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文化意识,具备初步的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感知文化知识,认同优秀文化,形成文化理解和培养文化意识的主要途径(王婉祯,2020)。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寻找适合的教学途径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然而在传统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依然存在不足,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效性不强。
(1)英语教师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在教学中对于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薄弱,忽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完整性,多为西方英美文化知识的单向式输入,没有认真考虑课本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主动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不明显;
(2)教师在日常阅读教学中仍然以单词和语法为主,在课前、课中、课后都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缺少对背后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学生阅读兴趣和积极性不高;
(3)英语教师自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欠缺,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了解不够深入,理解不够透彻,忽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比,造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教学存在一定的困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若要很好地融入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研读语篇,在课中适当拓展,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模块精心设计,提前做好知识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开展一系列的语言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的阅读教学模式。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在英语教学中若要有效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力,利用导学案在课前布置学生查询相关文化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调动和运用已有的文化知识进行知识重构(刘颖嫔,2019)。
因此,学生非常有必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查阅、收集、整理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初步了解其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学生通过课前查询相关传统文化的资料,然后在课中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分享和讲述,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达到课前预习效果,教师同样需要事先查阅大量资料,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把设计好的导学案布置给学生预习,为下一步的课堂教学打下基础,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虽在课前一般会布置一些单词跟读、课文跟读等普通做法的预习作业,但由于缺乏针对性的预习指导,几乎没有给学生布置与文化相关的预习作业,导致预习效果并不理想,进而也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深度。学生只有在有效的 “阅读前” 预习的指导下,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效率。为了更好地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教师应把阅读导入部分与导学案相结合,将学生的预习成果展示出来,让学生自主展示对相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体验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骄傲和自豪。
在本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敏锐抓住课文相关的知识点,通过 “穿插讲解文化” “合作探究学习” 和 “比较文化差异” 等多元方式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穿插讲解文化,在重要词汇中增加传统文化内容:在阅读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关注的是语法知识,对于含有传统文化的词汇往往只是简单、表面地解释,这样的教学往往是碎片化的、枯燥的浅显教学,并没有深入的理解和感知。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能过于拘泥于课本,可以补充一些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分析文化现象,将其作为课堂教学或教材的组成部分或附加部分,促进学生传统文化理解能力的发展(鲁子问,2018)。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举例、说明、对比的方式进行口头文化内涵讲解。
又如,在 PEP 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 Unit 3 这一单元,教材同时谈及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圣诞节(Christmas)和中国传统节日春节(Spring Festival)这两大节日,教师可将西方圣诞节和中国春节进行比较,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涵义。
在课堂上播放关于西方圣诞节和中国春节的英文版微视频,让学生有意识地学习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语表达,从中学会一些中国春节文化的基本英文表达,学生通过讨论对比春节和圣诞节的异同,知道了西方人过圣诞节是收圣诞礼物(get Christmas gift),中国人过春节是收红包(get red envelope),西方人主要是吃火鸡(eat turkey),中国人是吃团圆饭(have reunion dinner),进一步懂得了红包里面装的压岁钱(lucky money)意味着祝愿孩子一年平平安安,还有中国春节特有的贴对联(post new year’s scroll),放鞭炮(set off firecrackers),吃年糕(eat New Year Cake)等,这样既帮助了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又对中西文化对比奠定了基础,避免盲目崇拜和模仿西方国家的文化习俗,让学生为中华民族悠久的春节文化感到自豪,达到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目的。
合作探究学习,在主情景图中拓展传统文化知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刘颖嫔,2019)。在 PEP 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中,有不少主情景图是含有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师应有意识地加以灌输渗透,让学生在掌握本单元重要词汇句型的同时更加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融入自己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通过中西文化的对比使学生更加意识到中华文化的优秀,更加认同本民族文化。
比如,在 PEP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中有一些谈及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话题,教师应懂得如何深入挖掘内涵,鼓励学生结合当地风俗习惯多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用英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如五年级下册 Unit 3 主情景图中就有关于端午节的传统节日话题,里面简单提及了端午节的时间和妈妈做粽子的内容。在课堂上,可引导学生结合本土文化谈谈自己家乡过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再通过小组讨论,理解端午节背后蕴藏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家庭的敬爱之情以及对生命的关爱之情,端午节精神主旨应是感恩、敬祖、祈福、亲情、友情、家庭,弘扬 “讲仁爱、崇正义、尚和合” 的价值观。
在英语阅读中,教师要结合阅读文本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分析思辨能力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能有深度地讲述中国故事,增强学生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秦苗,2021)。虽然小学生一开始用英语来表达传统文化的水平不可能非常完美,但在教师的提示词引导以及修正补充下,学生经过长期有意识的训练,思维能力变得更加缜密,语言描述变得更加顺畅,英语表达传统文化的能力从而得到有效提升。
比较文化差异,在语篇教学中挖掘深层文化内涵:在英语语篇教学中,不能只介绍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比较中西文化的区别,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巫伟艳,2020)。这就是要求教师平时要加强文化教学,挖掘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要有中西比较的视野,通过文化的比较,让学生理解并学会正确接收外国文化、提高文化鉴别力。
同时选择贴近小学生生活环境和语言使用环境的真实语言材料,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比分析,理解不同国家背后的文化思想,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中西文化的差异,学会客观对待与评价西方文化,不轻易盲目推崇、全盘吸收西方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思辨能力。
比如,教授 PEP 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 Unit 5 B Read and write 这一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认真细致观察小短文的配图,从 John 使用筷子难为情的表情和动作,让学生小组讨论中国和西方国家餐桌礼仪的差异。学生提及了中国餐桌上要注意入座礼仪、进餐礼仪,如等所有人到齐了才能开始吃,让客人和长辈先吃每一道菜,斟茶的次序,不可以用筷子敲碗,不能把手伸到饭桌对面夹菜,喝汤时不要发出声响,咀嚼食物不要发出清晰的声音等,而西方人用餐的习惯是将餐桌上所置的各盘食物轮流传递,以盘盛物,使用餐具时应注意左叉右刀,客人应在男女主人入座后才能就座,和他人就餐习惯 AA 制等。
小组再次通过分析、对比从中发现中国人自古以来就特别注重饮食文化,让学生既了解了语言背后的文化,又对语言的学习起着积极的作用,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中西饮食文化没有好坏之分,正是因为文化上的差异才要交流和学习,不能一味的抵触和接纳,应提高对中西文化的理性认识。
针对英语教材中较少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缺憾,教师还可以挖掘与单元主题、教材相关的文化内容,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和资源,在阅读或读写教学中补充相关传统文化的文章让学生阅读,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
比如,PEP 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 Unit 3 B Read and write 中谈到中秋节这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话题,里面仅仅是几个有关中秋节文化的主题词 “get together” “have a big dinner” “make moon cakes” “tell a story about Chang e” “read a poem”,内容比较简单。在本节课中,教师可选取描写中秋节的英语小短文,或者深入讲述嫦娥的英文故事,或者挑选一些中秋节古诗文作品翻译让学生拓展阅读,整体把握文本大意,深入解读文本,探究中秋节的文化要素,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提炼中秋节的精神主旨和价值观,让学生理解和感受更多有关中秋节的习俗和文化,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做到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结合。
为实现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目标,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不能只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播,还要注意态度养成和价值建构活动的设计(鲁子问,2018)。在小学英语阅读课中,学生虽能通过阅读获取相关传统文化的信息,但要把学到的词句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运用到实际当中还需要不断地强化。
因此,在课堂上可结合写作训练,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获取有用的句型,学会用笔头介绍本土传统文化,树立主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比如,在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 Unit 3 B Read and write 的写作环节中,可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家乡庆贺中秋节的风俗活动,在写作中要注意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和价值观,而不是只关注传统节日文化词汇的英语表达力,还要用自己的语言向他人阐述中秋节的习俗及其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学会表达家国情怀以及祝福团圆的美好情感。比如:
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难免会遇到一些具有浓郁传统文化特色的词汇表达的难题,只有经过长期的输入和输出训练,才能学会游刃有余地用英语表达,实现文化与语言的整合,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在课后作业方面,大部分教师容易忽略实践性文化知识作业的布置。为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学生课后有必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拓展延伸和实践体验,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比如,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来自,则可以组织学生参与 “用英语介绍自己家乡演讲比赛” “用英语介绍中华美食视频比赛” “我讲课本中的中国故事比赛” “英文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海报比赛” 等感兴趣的活动,以一个小学生的角度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多彩的课后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一些学生从平时的默默无闻到比赛时的精彩亮相、自信大方,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潜力。学生在参赛前自己查阅、收集资料,自己学会查有道词典读单词,不仅增加了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词汇量,学习到不同的句型,还促进了英语口语的提升,学会了用英语来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英语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不了解,则严重阻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只有具备足够的基本传统文化知识,才能在课堂上有效传播传统文化,英语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对教学成效有着直接影响。
因此,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教学理念,深入学习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意识,精准把握文化内涵,平时还应多了解本地的传统习俗、名胜古迹以及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并将其有效融入英语教学之中;
其次,平时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集体备课,要有正确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理念和创新的教学方法,在查阅大量优秀传统文化资料的基础上挑选出适合小学生的内容,用精简易懂的、高度概括的英语语言来表达,努力让学生理解透彻,并不断总结和提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能力,提升育人成效;
再次,由于中西文化不同导致的汉语和英语表达方式的差异性以及背后隐含的不同文化思维习惯,在英语教学中会遇到瓶颈,英语教师应注意中外语言表达习惯的特点,做到与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表达习惯相一致,提高用英语准确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使用小学生可以接受和掌握的词,避免使用偏词或生僻词,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良好的示范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效果。
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英语阅读教学,能在相关文化背景的情景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敏锐度,增强对语篇的理解能力。文章基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学中存在对于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的薄弱,缺少挖掘背后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师自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欠缺、忽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比等问题,说明教师在文化主题相关的阅读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教师应有意识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二是课前要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相关文化知识导学案,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查询文化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阅读课达到最优效果;
三是善用对比教学法,引导学生比较中西文化的异同,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是课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拓展延伸和实践体验,学习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词汇和句型,学会用英语来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五是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教学理念,深入学习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自身传统文化素养。
总而言之,英语教师应强化本土文化意识,在教学中找到融合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在长期的积累和熏陶中提升学生用英语来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通过中西文化的对比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又要服务于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学会用英语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 标签:传统文化 英语作文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
当英语阅读教学遇上中华传统文化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但目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在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仍停留在浅表层次上,实效性不强…
- 张普然 ·文化产业鉴典——文化定义与解读
- 保护传统文化英语作文两篇
- 2018考研英语大作文精选之国内国际文化
- 城镇化门户网站
- 第四届许慎文化国际研讨会在漯河举行
- 韩震:让文化灵魂驱动中国--理论
- 王强:Values 与 Culture企业文化解诂
- 习新年首次调研确定“指挥棒” 新添5个动词阐释发展理念(2)
- 自觉肩负起文化的担当【2】--理论
- 要闻 中远海运劳务企业文化纲要英文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