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文化  文化

第二届中国历史文化译介与国际传播高层论坛举行

第二届中国历史文化译介与国际传播高层论坛举行

  (记者陆航实习记者杨非非钟雯轩)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如何通过中国历史文化译介,以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文明对话,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率,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12月11日,在西安外国语大学通过线上方式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历史文化译介与国际传播高层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聚焦扎根中华文明的深厚土壤,研讨通过译介的方式实现中国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相融合,打造文明交流互鉴的新平台和文明对话的新载体,让中国文化更好更快地走向世界,推动世界文化的丰富与发展,做中国国际新形象的高端传播者。

  “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创新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我们重任在肩、使命光荣。”西安外国语大学白黎在致辞中表示,作为新中国最早建立的4所外国语院校之一,西安外国语大学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扎根西北沃土,突出办学特色,服务国家发展,在西北地区的外语教育教学和研究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恰逢西安外国语大学建校70周年,“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进一步贯彻落实习总关于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构建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为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民心相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语言文字沟通是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外翻译家对各国经典的译介活动有效促进文化的交流互鉴。在新时代,向世界阐释推介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现中国精神、蕴含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能够进一步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广泛吸收和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这是翻译工作的应有之义。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于涛认为,翻译人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沟通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桥梁,也是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的基础支撑。完成从翻译世界到翻译中国与翻译世界并重的转化,实现从翻译大国到翻译强国的跃升,以翻译强国助推文化强国的建设,急需培养造就更多德才兼备的高层次翻译人才。翻译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既要发挥高校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主体的作用,也要鼓励和支持专业机构、行业企业、团体组织、科研院所等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加强定向培养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育资源、产业资源、信息技术资源更好对接,发挥各方优势,创新开展翻译人才培养和行业平台建设,推进产教融合,推动翻译事业和国际传播事业提质增效。他表示,全国翻译界、传播界和相关学界、高校、语言服务和文化传播行业机构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自强,积极响应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需要,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和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国家翻译能力和叙事能力,贯通国际传播全链条,加快建设高质量翻译人才库,促进跨界融合协作、打造人才培养的联合体。他希望中国外文局与包括西安外国语大学在内的全国高校进一步深化合作,与各高校各单位专家同仁携手加快建设高层次翻译人才队伍,共同推动翻译和传播事业提质增效,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人类文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历史文化在中国与世界的对话和互动中独具魅力。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甘晖表示,当前世界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实现从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的跨越,是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课题。这就要求我们社科工作者发挥各自特色和优势开展研究,创新传播路径,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在促进社科领域交流、交往、交融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历史文化是最有生命力的对外传播话题,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对外翻译和国际传播的巨大宝库,历史文化的译介将永远伴随着中国成长。讲好中国故事是我们译者的光荣使命。”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黄友义提出,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翻译既需要系统化讲述,又需要将故事具体化;翻译的受众包罗万象,因此要兼顾不同身份受众;中华典籍的翻译和传播是长期任务,同时应当注重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两头兼顾;必须考虑到受众人群与其理解能力,根据文化背景与具体语境进行翻译。

  上海外国语大学姜锋提出,翻译工作应把握时代的需求,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做到内外结合,深化文明互鉴,推动中华文明更好地走向世界。他认为区域特色文化译介与国际传播应做到立足区域、精于专业并胸怀天下;翻译过程中应当注重知己与知彼,具有扎实的区域国别知识受众导向;同时做到精准供给,在传播过程中体现中国人的故事与精神;把握内宣与外宣的关系,把握好中国的特色性与普遍性的关系。此外,他表示译介与传播应做到基层供给、专业供给、红色供给、品牌供给、理论供给。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百年变局交叉叠加,各种风险挑战,加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力十分迫切,新时代高校外语学科要进一步发挥人才学科平台的优势,将其转化为国际传播的效能,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和全面的中国做出积极的贡献。湖南师范大学蒋洪新分享了三点心得体会:一是要立足于新发展格局,服务于大国外交战略,持续深化学科交叉融合,助推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二是要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塑造讲、懂业务、有情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三是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强化人文交流,促进经典传译和讲好中国故事相结合,实行以文载道,以文化人。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法语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安外国语大学原校长户思社表示,人文精神是中华文化最生动的精神标识和文化内涵。中国的诗歌、书法、绘画、音乐等人文精神成为最具象的精神标识,如何让受话者主动研究中国文明景观的无穷魅力成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独有题材。此外,他认为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内在力量彰显传播效能。中华民族勤劳不息、坚韧不拔等特质让中华民族拥有内在的力量,我们需要从文化共情的角度来增强中国文化传播的核心影响力。

  “国际传播译者身份的社会性建构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协作式,二是动态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程维聚焦于译者个体,探索在国际传播的语境下译者身份的建构对其行为产生的影响。程维梳理了身份、译者身份、国际传播和国际传播中的译者四个概念,阐述国际传播的共性,界定国际传播的狭义概念。她认为在国际传播视角下译者应当拥有跨学科迁移、编辑策划、自我认识等多种能力。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董洪川阐述了加强国际传播与外语学科人才融合培养的背景;国际传播与外语学科人才融合培养需要把握的关键问题;国际传播与外语学科人才融合培养的路径。北京大学党委、副校长宁琦聚焦国际传播视域下的翻译人才能力建设,她分析了中国国际传播的现状;国际传播的国家化;面向国际传播的翻译人才能力建设。她认为在培养翻译人才方面应做到定位准、起点高、理念新、方法实、效果佳,应做到务实管用,提质增量,应当切实推动国家翻译能力提升,助力国际传播事业的持续发展。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第七届外国文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第一至第三届全国翻译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许钧认为,我们在讨论探索中国历史文化的译介问题的时候,千万不能忘记译介背后价值观,我们的历史文化译介一定要凸显或者能够展示中国的价值观;一定要能够展现中国的思想;要从中国文化的特质这个角度,展现中国文化的特质;中国历史文化的译介在中国话语的构建传播上要下功夫。他还提出要处理好几个关系:译介与传播的关系;中华典籍与当代的思想和当代文化译介的关系;要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统一来进行思考;现实的焦点问题跟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关系。

  “翻译活动是一种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路径,加强翻译学科建设。逐步建设起一支双语造诣深湛、中西学识功底深厚的专业翻译队伍和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研究队伍,有计划、有系统地将中华文化向世界传播。”广东省翻译协会会长、澳门城市大学特聘讲席教授仲伟合以典籍翻译为例,说明典籍翻译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再创造,在实践中必须既有统一性又有灵活性,针对特定的读者群和具体文本的特点进行操作。但是在翻译过程中会有很多问题的存在,比如说典籍选材较为单一,非通用语种对外传播有限,对外传播缺乏有效渠道,高端翻译人才队伍亟待建设,国际合作与交流有待加强。他认为文化传播理念是和谐的传播理念,建构文化海外传播的全新跨文化思维路径,把“我与他”的主客体思维转换为“我与你”的主体间性思维,形成文化互惠。文化传播内容在于巩固文化根基,挖掘文化内涵和自身文化的认同感,打造和挖掘具有世界吸引力的方法。文化传播在于寻求有效传播对象,发挥对外传播中作为传播对象和传播主力的中介意见领袖的作用。此外,做好文化传播的效果评估和意见反馈,并为传播双方所共享。在文化传播环境上,从、文化、经济、体制等领域全方位创造有利文化推广的,稳定的传播环境。

  近百年的翻译丰富、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知识结构和思想观念。翻译把世界引介到了中国,翻译也在将中国引介到世界。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席教授,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克非认为,翻译的基本功用是沟通,基本动力是内需,基本形式是拿来,基本取向是价值。

  “跨文化传播人才的核心素养应该含括过硬的素养、宏阔的格局素养、坚实的学科素养、融合的媒介素养、深厚的人文素养、赋能的科技素养和创新的实践素养七个方面。”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彭青龙认为,这七个方面,过硬的素养是根本;宏阔的格局素养是境界;坚实的学科素养是基础;融合的媒介素养是关键;深厚的人文素养是根基;赋能的科技素养是手段;创新的实践素养是路径。他从外视角、内视角、全视角的角度阐释了新时代翻译专业发展的定位,翻译要做第二个百年的实践者,做中外人文交流的推动者,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推动者。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任文认为,学科的进步是跨学科的基础,跨学科也会反哺学科,促进学科的良性发展。立足翻译学科本身解决问题,是从本体出发,而跨出去也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如果将来有一天翻译学科跨出去了,成果也为其他学科所关注,恰恰是这个学科成熟的表现,所以翻译学跨学科的研究既是为了守正也是为了创新,最终是为了翻译学科更好的发展。

  在学翻译研究所所长刘云虹看来,翻译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语言的转换,转换就必然要涉及方法,翻译方法并不仅仅关系到文本生成的狭义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的翻译动态发展。因此在中国文学外译的相关讨论当中,其中涉及的焦点问题就是翻译方法的问题。立足于翻译生成的整个过程,我们对于这样一些翻译的方法应该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客观地评价翻译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刘云虹关注三个方面:第一翻译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是否有助于原作实现其生命的构建,第二翻译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是否有助于译本生命的传承与丰富,第三翻译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是否有助于拓展翻译的成长空间。刘云虹还谈到文本接受的问题和从审美维度来展开的批评的问题。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王启龙表示,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五路大军,高等学校在构建既有中国特色又有国际表达的话语体系,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等等方面,被赋予了义不容辞的责任使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来以后,为了更好的深化交流合作,国家迫切需要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了解。历史上的昨天,长安因丝绸之路而耀眼,新时代的今天,三秦大地因“一带一路”而生辉。无论是昨天还是今天,语言汇通中外思想超越文化樊篱,推动文明创新都是促进文明交流的重要工具,是实现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也是服务互联互通建设的重要支撑。外语类高校在助力中国历史文化译介,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等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语言优势,更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具有深厚红色基因的高校,西安外国语大学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党和国家急需的优秀翻译人才,紧盯国家战略需求,于2005年成立了高级翻译学院,深耕翻译人才培养,形成了国家级翻译实践教育基地和丝绸之路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为依托的一体两制翻译模式,成为国家级翻译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抢抓国家发展需求,成立卓越学院,以获批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新青年的全球人才培养项目为平台,着力培养一批具有扎实学识、全球视野的国际化拔尖人才。学校始终坚持红色基因,成立翻译与跨文化研究院,国际舆情与国际传播研究院,设立了著作翻译研究中心,陕西文化对外译介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和15个区域与国别研究中心,加强对外译介与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国党的故事,建设丝绸之路文明与陕西形象、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的高地,与中国非洲研究院合作成立了非洲研究中心,加强脱贫攻坚中国治理等方面的学术翻译,向非洲介绍生动鲜活可借鉴的中国案例。加强与延安纪念馆,西北局纪念馆等单位的合作,创建多语种延安红色语料库,召开“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向世界讲好中国党故事”研讨会,助力红色文化的国际传播,向师生们讲述老一辈西外人传播思想的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在西外代代相传。

  本次论坛作为西安外国语大学建校70周年的主要学术活动之一,由西安外国语大学与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陕西文化对外译介与传播研究中心、西安外国语大学翻译与跨文化研究院、西安外国语大学科研处·科研机构管理中心承办。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中国文化词汇翻译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