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文化  文化

China today—Foreigners Exchanges

China today—Foreigners Exchanges

  年的初春似乎成了华语电影的天下。一部演绎中国传统文化的武侠片《卧虎藏龙》以史无前例的十项奥斯卡提名成为华语电影打入西方主流世界的标志,也成为街头巷尾人们惊喜的谈资。从张艺谋到李安,从《红高粱》到《卧虎藏龙》,镜头中演绎的那个中国在慢慢的进入西方人的内心世界。到底是什么打动了他们,是灿烂热烈的高粱地还是空灵隽永的侠客风骨?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在每一寸胶片的解构中述说着这个古老文明走向世界的方式。

  如同诺贝尔情结一样,奥斯卡提名的公布像是一支强心针,再一次刺激了中国人有些欲说还休的奥斯卡情结。对此美国的各大报刊杂志也大做文章,几乎是众口一词地赞许《卧虎藏龙》,向来以尖酸刻薄为能事的美国影评界居然对《卧虎藏龙》青睐有加,实属难得。《卧虎藏龙》震撼美国人的原因到底在哪里?也许正如很多美国人所说的,《卧虎藏龙》为他们开启了另一扇认识古老文化的窗口。那么他们看到的是怎样一种古老的文化呢?唯美的画面和飘逸的武打,《卧虎藏龙》中青瓦白墙的江南水乡、一望无际的戈壁大漠、气势恢弘的紫禁皇城,这些风光在美国人眼中正如大峡谷和西部牛仔在中国人眼中那样充满异域风情。此外,承德的普宁山庄、黄山的翡翠谷、安徽的南屏宏村、浙江的安吉大竹海、河北的苍岩山和新疆的克拉玛依等地更是平添了这部影片的东方神秘色彩。由华裔作曲家谭盾主创的《卧虎藏龙》的音乐也做得极富中国特色。在电影配乐方面,在新疆大漠上用了胡笳,夜半打斗中用了鼓,此外还用了笛子、箫、铜锣、二胡、巴乌等乐器。几乎每一个场景都承载着一种中国传统乐器,将场面心理衬托得淋漓尽致。谭盾的音乐已经获得“最佳原创音乐”及“最佳主题曲”两项重要提名。谭盾说,《卧虎藏龙》的原创音乐为东西方文化、情感与动作、高雅与通俗文化之间构筑了一座桥梁,开始了一次多元文化融合的新旅程。“这再一次证实了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是我创作灵感的源泉”。毋庸置疑,李安以及谭盾这些《卧虎藏龙》的创作者们力图展现的是对西方世界而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异域色彩。一篇媒体报道说得很到位:李安的《卧虎藏龙》是拍给外国人看的。

  由奥斯卡提名引起的《卧虎藏龙》在国内的二度公映,最好地诠释了中国人的心态。这一次人们不是在看李安,在看周润发和章子怡,而是在看奥斯卡,在看奥斯卡后面我们似乎难以理解的西方人的眼睛。各种媒体都以自己的方式在这场理解与被理解的沟通中寻找答案。李安,被评述为“一名深刻认识中国的艺术家,尤其他对中国人、中国的伦理道德,有着准确的描摹与判断。”是的,李安对于西方世界的理解和把握也许大于张艺谋,也大于很多中国导演。在《卧虎藏龙》中,李安让西方人看到的是他们容易理解的“被压抑的情欲”。西方人对中国功夫的惊叹,除了目眩神迷之外,似乎并没有过多的理解。于是李安就用大家都看得懂的电影语言表现“周润发”、“杨紫琼”爱的深沉含蓄,也表达出作为长者的“周润发”对晚辈“章子怡”有克制的启蒙引导与怜爱。媒体的报道说,最重要的是,李安换了一种方法表现中国文化,架起了东西方文化的沟通桥梁,让相互隔膜的东西方文化,在电影领域内开始了真正的交流。这是华语电影进入西方的好开端。

  其实,一部电影有多种表达方式。作为一直想要打入国际市场,取得西方世界认同的中国电影,一个重要的创作理念就是既要保存自身文化的特质,又要将被固有观念分隔成不同类别的文化融合起来。这种融合不是表现形式上的拼凑,而是心灵的交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艺术的理解与沟通”。只有通过对精神与情感世界的细腻诠释才能让电影更富于魅力。在美国长达10年的时间里,李安研究过好莱坞电影的剧本结构和制作方式,并试图寻找到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结合点,希望有机会拍摄出紧扣两种文化心弦的电影来。东西文化的双重影响造就出一个独特的李安。《卧虎藏龙》如此走红,虽然不排除文化底蕴的背景,但很大程度上也是一次商业性成功的范例。

  从创作观念上说,李安是最熟悉好莱坞制片体制的中国导演,也了解西方观众的欣赏口味,用西方观众习惯的、喜欢的方式来包装一个东方的故事,在好莱坞模式的制片中创造东方的传奇。精心构造的传统中国韵味、江南的灵秀与沙漠的雄浑、美如舞蹈的武打使片子整体气氛显得质朴而悠远,如梦如幻却又不浮夸。在镜头与镜头的剪辑、场面与场面的调度中,李安表现出了大师的气度,该收敛处绝不恣肆张扬,隐忍的平缓节奏中又包裹着欲喷薄而出的。影片中饱含着浓厚的侠义精神和深沉的人生哲理,而不是一般武打片里那种简单的善恶斗争,让人看后回味无穷……难怪该片能深深抓住美国观众与影评人士的心。

  从操作方式上来说,《卧虎藏龙》的美资背景和国际包装方式也是其打入奥斯卡的内因和奥秘。东方的文化向西方传播,如果没有一个可以为西方观众易于接受的形式,是很难的。《卧虎藏龙》在画面的运用和在人物关系的建构上,都非常符合西方观众的欣赏习惯。尤其是英文字幕,实在太能打动西方人了。如果你既懂中文,又懂英文,你会留意到,许多地方是不一样的,英文更煽情。但是,很难说这种方式下构造出来的武侠片《卧虎藏龙》就代表了中国的本土文化,也很难说它就体现了中国本土文化中的特点和深度。就像是一场皮影戏,戏外的人看到了刺激,看到了将数码技术和传统特技糅为一体的中国功夫,他们大声叫好,他们却看不到打斗背后中国武侠文化里的侠义精髓。高科技和传统功夫所制造出来的不过是一种视觉的奇观,是美国人眼里的中国式的西洋镜。

  回想起张艺谋当年带领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红高粱》,以及由此而来对他“中国,取悦老外”的批评,可以看到,较之于张艺谋这位在内地文化烘托中经营中国魅力的人而言,李安更胜一筹的是,他会向西方人展示那些他们最渴望分享的部分,而又对中国人需要什么、西方人需要什么,有着自己准确的认识。《卧虎藏龙》是武侠文化的皮相吸引了他们,但真正吸引西方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及其人性的深度,这是中国文化特性与普世性的结合。例如同样一部《卧虎藏龙》,美国人看来,打动他们的是美国影片里没有的中国功夫,而中国人看来,是侠之大者的精神与风范,是蕴藏在其中的东方美学和华夏文明。这些东西是普世性的,即使美国人不能完全理解,他们也能从自身文明的角度去诠释,去让这些表现人性的东西成为恒久的魅力。李安说过“我所关心的,应该说是有关人性共通的问题。”李安所希冀的是这样,他也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其实张艺谋也是一样。他也同样渴望让西方人了解中国,但是他的角度和李安不同,这也许是受和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电影保留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从60年代一直到侯孝贤、杨德昌、李安、蔡明亮、黄明川等,从他们的创作脉络上看得出他们一直在努力挖掘一些中国传统中人性和普世性的东西,同时更注重与时代的切入,力求在现代、后现代的文化空间里找到新的生长点。如李安的三部曲《推手》、《喜宴》和《饮食男女》,它们既对传统久远的中国式父权展开了种种揶揄和嘲讽,又对在现代社会冲击下的中国家庭结构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而在,虽然近年来电影的发展让人惊喜,但也让人忧虑。以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田壮壮、黄建新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80年代他们有过一个高峰,90年代渐渐滑坡。这批导演由于曾经经历了中国社会大动荡的漩涡,接受专业训练之后是满怀着创新的走上影坛的。他们对新思想、新手法的敏锐,对探索民族文化的历史和民族心理的渴望,使他们的作品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特别强烈。他们作为一个群体的力量出现时的确给中国影坛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然而到了《风月》和《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已经可以看到他们人文张力的某种失落和艺术立场的摇摆。虽然90年代后期张艺谋开拓出一个平民化的空间,但对他来说,《秋菊打官司》是一个他现在也无法超越的高度。

  第五代导演实现了几代中国电影人的梦想,把中国电影推向了世界。他们后来的某些调整和摇摆也是可以理解的。但目前,张艺谋、陈凯歌们的闪光点、爆发点像喷泉一样,似乎快要喷发完毕。从《幸福时光》看显然已经江郎才尽、惨不忍睹了。这个阶段可能是他们最困难的时候。今后他们会怎么走,谁都无法下断语。他们的锐气已经磨损了很多,我们期望他们能够对自身的导演模式有新的创新和突破。

  至于香港电影,近期以汪家卫的《花样年华》为代表,在国际市场上也是甚为风光,梁朝伟对东方男人含蓄的演绎终于为他赢得了戛纳影帝的称号。对影片人物及其形象的准确定位与刻意经营已经构成了汪家卫电影作品的一大特色。《花样年华》拍得很聪明,梁朝伟和张曼玉的刻画也非常到位。其中充满了浓郁的情结,欲爱不能的道德制约。梁朝伟和张曼玉的床戏被剪掉了,这本来是很“西方”的手法,目的就是要他们之间根本不存在一点肉体的东西,让他们处在道德自守的角度,很苦闷徘徊。这是中国封建道德桎梏下不可逾礼的东西。同时片中人物包装得也非常时尚,上海式的旗袍、东方女性婀娜的身姿,非常的“好莱坞”。

  礼教约束、自我压抑是中国人的情感表现方式,也是西方人能够欣赏,喜欢欣赏的部分:东方韵味、神秘主义和压抑的主题所带有的一点弗洛伊德色彩。可以说,在对中国人情感“性压抑”的刻画上,《花样年华》与《卧虎藏龙》异曲同工,都找到了敲开西方心扉的准确击点。在这个意义上,这两部影片与张艺谋一系列被批评的表现中国“贫穷、落后、封建”的片子《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老井》似乎都没有什么不同。甚至可以刻薄一点说,和西方人最早开始的对中国女人小脚的痴迷研究都没有什么不同。

  从对张艺谋“出卖了中国”的批评,到对李安、王家卫利用中国文化打入西方世界的深层剖析,我们不禁要问:是艺术“出卖”了中国吗?那些在国际上获奖了的作品,就一定有“出卖”中国的嫌疑吗?姑且不论这些获奖作品必定存在的艺术性,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家丑不可外扬”是中国人一贯的文化心理。但我们越是怕把丑的一面给人看,越是遮遮掩掩,就越是表明我们文化心理的脆弱。中国有许多人看不起好莱坞的商业电影,但是谁也无法否认好莱坞电影带给我们的冲击。它的市场运作方式正是中国现在电影市场最难以达到的层面。中国加入WTO后,好莱坞的会像潮水一样涌入中国市场,到时候我们靠什么来保卫我们的电影市场?是靠那些假借主旋律之名,机械糅合了和爱情,假意成真的“红色”影片;还是靠那些“画虎不成反类犬”,拙劣模仿好莱坞的“惊险”?何谓媚俗?何谓矫情?何谓在取悦外国人?何谓在贱卖民族文化?

  入世带来的是危机和希望并存。在全球化的文化空间里,市场的壁垒即将被打破。入世后的进口片从入世前的每年10部增加到每年20部,几乎每半个月就有一部美国电影上映。以后是逐年往上滚动,每年30部,40部。三年以内这些进口片还是由中影公司代理发行,三年后,美国电影商将长驱直入,直接在中国做发行,可以有他们的首轮院线,美国资金可以参与影院的环境改造,其股份可达49%,某些地方美国可以拿到51%的份额。这样,美国的优秀电影可以在中国10—15个城市由他们能主控的影院里推出。在入世后本土电影到绝路的困境之前,让我们的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就不仅仅是一种进攻也是一种防守了。

  中国文化如此悠久,我们又处在一个剧烈震荡的历史时期,我们期待,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电影题材资源和表达空间会有一个全新的拓展。我们期待着、港、澳、台以及海外华裔的聚汇和整合,期待着有第五代和第六代以及更新的电影人,如果他们能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视角的对峙中找到和谐的切入点,这也许就会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一个新的契机,也会是新世纪中国电影一个很亮的生长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文化底蕴的英文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