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文化  文化

李德文:立德树人 以文化人

李德文:立德树人 以文化人

  改革开放近 40 年来,在中国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遇到过困难,我们遇到过挑战,但我们不懈奋斗、与时俱进,用勤劳、勇敢、智慧书写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故事。

  闽海之滨的厦门市集美区是福建省的人文重镇,林立着集美大学、华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等高等院校。在这片土地上,集中西风格于一体的“嘉庚式建筑”屹立百载,引无数游人驻足,更将“嘉庚精神”一代代传承。

  在新世纪第一个10年行将结束的2009年,一所德式建筑风格的现代化大学在集美荒芜的郊野上破土而出。校园内的一块巨石上一面赫然刻着“厦门工学院”,另一面则是“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八个大字。这8个大字,在国务院2017年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可以找到,党的报告也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

  在这所学校的背后,在“立德树人,以文化人”8个大字间,是一位为教育倾资尽心的企业家——福建金帝集团、德文教育集团董事长李德文,在“嘉庚精神”的感召下,践行着“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的报国担当。

  6月中旬的泉州,炽热的海风扑面而来。湛蓝的天空中白云悠悠,耀眼的阳光在海面上洒下万片金粼。汽车离开海边公路,沿狭窄的乡间小路上山,路边偶尔闪过的小块田地,花生、番薯长势极好。李德文告诉记者,小时候他就是沿着这条崎岖山路,每天往返两趟到山下的小学读书的。

  “到了。”李德文轻轻地说。在半山腰,一栋三层小楼露出一角。进入绿树环绕的小院,一副对联引人注目:“新图寄鸿雁,浩歌涌波澜”。横批是“创业报国”。小楼所在的位置是泉州市惠安县净峰镇表美村。站在楼顶露台上向海边望去,一家造船厂和远处的一家石化企业正因斗尾港而兴起。半个世纪前,李德文正是从这里走出去,开始敢拼才会赢的风雨人生的。那时,这里只是海峡边一个普通的渔村。村民们祖祖辈辈把田种在海上,一辈子与大风大浪搏斗。

  李德文的母亲是一位归国华侨,一辈子乐善好施,对亲戚朋友非常热心。“大量才能积大财”是他母亲经常说的一句当地谚语。而在李德文的记忆里,父亲是一个克勤克俭、做事严谨的人,并且他总是对李德文说:“我一辈子最痛恨撒谎的人。”

  父母的言传身教成为李德文一生的财富。“我在创业的时候几乎一无所有,只有父母留给我的精神财富。当时在朋友的印象里,我一直有着诚恳诚信的为人之道,所以他们愿意在资金上支持我”。

  父母知道要改变孩子靠海吃饭的命运,走出这个贫穷的海滨渔村,唯有读书这“华山一条路”可走。当年去最近的小学读书,李德文每天要徒步往返10公里,6年下来风雨无阻,走完了人生的第一个“两万五千里”。

  1968年,中学毕业的李德文因为“文化大”,面临无书可读的困境。但是走出渔村的路不能就此中断,于是李德文决定报名参军。“当时全村只有两个参军名额,报名者众多。也许是我从小走山路上学,锻炼出了还算强健的体魄,也可能是老天帮助我,我得到了其中的一个名额。”李德文在说起参军的机遇时,不经意间展现了闽南人“信天命”的特质。

  在军队中锻炼了6年后,李德文转业到兵工厂当了几年工人,随后又到泉州市政府工作,拥有了让人羡慕的“铁饭碗”。在两个孩子相继出生后,李德文几乎将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投入到对孩子的教育上。他为自己没有机会读大学而深深遗憾,作为父亲,绝不能再耽误孩子的教育,留下更大的遗憾。万世师表孔子是李德文心中的圣人,孔子因材施教的理念深深扎根在他的心中。他特别注重培养和发展兴趣爱好,下班后带着孩子遍求名师。让他欣慰的是,老大考入了福建师范大学,老二考上了同济大学。当两个孩子都如愿以偿地进入心仪的高等学府后,摆在李德文面前的难题是,如果有朝一日两个孩子要出国留学,凭着自己固定的工资,砸锅卖铁也供不起高昂的学费。

  那时已是1994年,的视察南方谈话如春风一般吹遍了大江南北。“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那是改革开放不进则退的历史关口,也是无数个体投身商海的历史机遇。李德文用的话不断激励鼓舞着自己,放弃了“铁饭碗”和安逸的生活,毅然决然下海经商。那一年,李德文已经43岁。他坦言,当时下海就是为了供孩子继续读书。

  李德文创业前的那几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处于低谷,李德文却将下海的方向瞄准了房地产。“事业的发展如同海浪,有低谷必有,重要的是在低谷看到‘高浪区’,要敢于冒险,别人不上我们上。泉州市场对改善经商和居住环境的要求是迫切的,加上泉州是侨乡,民营经济发达,商品市场活跃,在这里开发房地产可以说大有潜力。”李德文用他最熟悉的大海来形容市场。

  1994年10月,李德文创办泉州金帝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同一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发布实施,住房公积金制度开始全面实行。住房公积金稳定的储存积累,增强了职工购房的支付能力和消费信心,改变了解决住房问题“靠政府、靠单位、靠企业”的观念,攒钱买房、买房观念深入人心。

  李德文和他的企业在政策风口下,很快迎来了“高浪区”——1995年6月28日,金帝集团首次开发项目实现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让李德文在房地产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在经营房地产的过程中,从父亲那里耳濡目染习得的严谨、诚信的品质再次成为李德文身上一股的无形力量。这股力量为他在商海搏击中带来了良好的口碑和充足的资金。李德文开始将眼光从泉州投向全国,先后进军河南新郑和开封、福建厦门和福州等市场。短短数年,白手起家的李德文登上了福布斯中国百富榜。但是在李德文看来,人生的价值不在于赚多少钱,积累财富并不是人生的根本目的,“赚钱之后,我想用手中的钱做自己最愿意做的事情,那就是办教育!”

  对教育的执著与重视,从对自己延续到对子女,又推己及人。一生解不开的教育情结和改革开放的大潮,让李德文投资兴学、惠及千万学子的愿望日益迫切。

  2001年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二年,李德文迈出了奉献教育事业的第一步。金帝集团投入6000万元与名校泉州一中合办泉州外国语中学。在以文化积淀深厚,历代英才辈出而闻名的泉州学府路,现代化和传统书院气息交融的花园式校园拔地而起。

  在创办泉州外国语中学时,李德文便提出了“百年树人,百年名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宗旨。当人们听到这两个“百年”时都不禁面带疑色,甚至冷嘲热讽,觉得这个房地产商人不过是把办教育当成拓宽财路的生意罢了,赚够钱才是真正的目的。

  然而,事实是从那一刻起,李德文便把“天下定必先兴教学,教学长自能富国强”铭记于心,将办教育作为一项重任扛在肩上。十几年过去了,这所学校在当地成了“高质量教育”的代名词,成为无数莘莘学子心向往之的学府。

  “这是芒果树,今年是芒果丰收年。”当看到记者关注校园内硕果累累的芒果树时,泉州外国语中学的校长王贵斌介绍说。在入职时,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李德文董事长亲自找他谈话。“投身教育,做点儿自己喜欢的事”这句话让他终生难忘,也一直激励着他十余年如一日,6时和老师们提前到校,迎接、问候学生,22时甚至更晚,等学生下晚自习后才回家休息。

  丰收的不仅是芒果。当天上午,李德文的儿子李雄虎、学校现任董事长刚刚参加了泉州外国语中学的高三学生毕业典礼,并与全体师生合影。这个由李德文开创的惯例,已经交给李雄虎来接力。14年来,泉州外国语中学高中部已经培养了数千名毕业生,高考升学率一直在泉州名列前茅,学子遍布国内外各大名校。

  就在李德文创办泉州外国语中学的第二年,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国家对民办教育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国家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当这一消息传来时,怀揣着创办民办大学梦想的李德文感到振奋。有了国家政策的支持,李德文的底气更足了,决心更大了。

  “办教育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当年的天时就是国家对民办学校有了明确的法律保障。地利和人和还需要我们去创造。”李德文说。

  当年的民办大学大多以文科类、经济类、管理类、计算机类专业为主,创办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运营成本低。然而,并不把办学当作生意的李德文有着更深远、更宏观的盘算。“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生产力亟须提升的时代,一所工科类院校能够向国家输送更珍贵的人才,这便是人和”。以工科专业为主,意味着要在教学设备、师资配备、教行上投入更多。李德文倾资尽心,不仅把金帝集团苦心经营房地产所积攒下来的数十亿元资产纷纷投进了这个“无底洞”,也把自己的事业重心逐渐转移到了这所大学的创办上来。

  在大众眼中,民办大学几乎可以与末流学校画等号。从李德文决定创办这所大学的那一天起,他便知道自己不会走其他民办大学的老路。“我国是教育大国,要迈向教育强国需要的是公办大学与民办大学都有一流水平,做到‘双一流’。”李德文在仔细研究了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公办大学保证公平,民办大学追求卓越,这是高等教育理想的状态。虽然目前距离这个状态还很远,但是我们必须有朝那个方向努力的决心,坚持民办大学差异化发展战略,只创办高端的民办大学!”为了在高起点打下百年名校的坚实基础,在几年时间里,李德文考察了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国外著名的私立大学,为的是把他们的教育理念、办学制度、育人模式、教学科研、校园文化等都学过来。

  2009年4月28日,那块刻着“厦门工学院”和“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巨石揭去了红布。这是一所理念、风格、文化都与众不同的高等学府,也是寄托一位企业家毕生教育报国理想的精神家园。李德文在兵、农、工、商等领域打拼了几十年,最终在学界找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在厦门工学院的校园内,记者看到了一个“百树园”。每年3月12日“爱生节”,李德文都会与学校的优秀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集体种下一棵柏树。李德文告诉记者,他在“百树园”里留下了100棵树的位置。

  “我有一个梦想,百年之后,厦门工学院也能够办成像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一样优秀的私立大学,实现‘百年树人,百年名校’的理想”。在李德文的办公室里挂着两幅油画,一幅是厦门工学院全景,另一幅是哈佛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已经接近70岁的李德文,依然每时每刻都在这份梦想的照耀下砥砺前行。

  李德文曾经不止一次说过办教育不是做生意。但是要让一所民办大学在优质师资短缺,优质生源匮乏,以及得到政府政策与经费支持力度较小的劣势下谋求生存与发展,需要李德文采取多年商海浮沉积累的经营策略。

  2016年11月,第十二届全国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的决定》。据此,国家修订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允许民办教育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之间选择。然而,“为天下担当而办教育,不为营利而办教育”。李德文早就作出了选择,厦门工学院成了一所非营利性的民办高校。

  在李德文看来,西湖大学这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所由社会力量创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建成是一个信号,民办大学的春天即将来临。政府对非营利性的民办学校与公立学校将给予同等待遇。

  怎么样才能办成一所卓越的民办高校呢?并非教育学专业出身的李德文不断地从儒家思想中汲取独到的办学理念。

  “子曰:‘君子不器。’但是我们目前的大学教育太重视技术性教育和职业性教育了,这不是大学教育应有的方向。大学首先应该培养人,培养社会的优秀公民;其次才是进行技术性、职业性教育”。

  李德文在这所以工科专业为主的学校中实施博雅教育,将《国学经典导读》等一系列人文通识课程引入整个教育体系。在厦门工学院的校园里,国学元素处处可见:孔子的巨大雕像矗立在校园广场中央,周围植有72棵樟树,象征着孔门七十二贤;学校开设了“射艺课”,教授的是射箭技艺及相应的古代礼仪;在李德文引以为傲的经典书屋中,典藏着《文津阁四库全书》和《孔子家谱》等珍贵图书供学生阅览。

  为了让工科学生也能够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李德文投入巨资建设“工程文化馆”,对学生进行工程文化教育。文化与技术、精神熏陶与应用训练在这里融为一体。“一个学生肚子里有‘人文’这块石头,就是台风来了也刮不跑。”李德文说。

  在李德文看来,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件作品,需要精雕细琢。“子曰:‘诲人不倦。’对学生的教育需要从人格到知识,对学生的关怀需要从身体健康到心理健康”。厦门工学院不惜花费重金,投资建设了一流的游泳馆、网球馆等设施完备的体育教学和锻炼场所,而且规定游泳课是每位学生的必修课。

  厦门工学院全面禁烟禁酒,全面禁止外卖,而且规定学生考试作弊即被开除。这些都是全方位、全过程的人格完善教育的一部分,李德文对此表现出了旁人难以理解的坚持。

  厦门工学院的商学院不仅花费巨资建立现代化的跨专业综合实训基地,而且开展国际化教育,邀请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名校的专家和学者授课,并积极安排学生赴国外进行商务考察和企业实践。

  建“百年名校”,非一日之功,李德文深知这一点。遇到大风大浪,誓要乘风破浪,他身上始终有闽南人引以为傲的拼搏劲儿。

  走在厦门工学院的校园里,在绿意花香中,可以看到许多棵盛开的凤凰木,人行道两旁连绵而立的芒果树果实累累。一群穿着学士服的学生正在与校园里的一景一物合影留念。

  厦门的凤凰木在五六月间开花,正是学生们的毕业季。看着又一届毕业生将要离开学校,李德文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当人们把他和陈嘉庚作比较时,李德文摆了摆手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这让人不禁想起了挂在他办公室里的那副对联:广延德业承文脉,力绩弦歌惠桑梓。

  “我对成功的定义是每时每刻都能做我喜欢做的事。办教育是我喜欢做的事,虽然很辛苦,但是很快乐。”

  “办学校不仅不能为私利而谋之,更不能在低水平办学的泥径上徘徊挣扎,应该以高水平的优质化的办学化解民众之急,满足国家之需。”

  43岁的李德文放弃“铁饭碗”,独资创办泉州金帝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仅用两年的时间,金帝集团房地产开发量达20万平方米,企业的注册资本由最初的500万元增加到1。1亿元。

  李德文迈出了奉献教育事业的第一步,金帝集团投入6000万元与名校泉州一中合办泉州外国语学校。该校先后荣获“全国民办学校先进单位”“全国关心成长模范学校”等称号。

  经过近3年筚路蓝缕的建设,占地702亩、规划总建筑面积62。5万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规划在校生规模1万人的厦门工学院落成并开学。李德文创办大学的梦想成为现实。

  16年来,李德文创办了从幼儿园到大学共15所学校,旗下学校办学成绩斐然。在这一年,李德文整合15所学校,成立德文教育集团,并将集团旗下的所有学校都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记者 刘韶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以文化人 以德树人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