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文化  文化

2018年高考线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附详解!)

2018年高考线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附详解!)

  1(2018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20)近年来,某市发掘传统中医药文化资源,坚持“以药立市”,大力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现已建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形成了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生产、流通,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创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 ②开创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新局面③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 ④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③符合题意,某市发掘传统中医药文化资源,坚持“以药立市”,大力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形成了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有利于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

  ④符合题意,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迅速崛起,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有利于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2(2018年高考全国2卷文综22)截至2016年底,我国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中医药合作协议达86个,中医药传播到世界上183个国家和地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文化意义在于

  ②④符合题意,我国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中医药合作协议达86个,中医药传播到世界上183个国家和地区。这有利于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同时更好地满足世界各国对中医药文化的需求;

  开国将军甘祖昌,参加过井冈山斗争、五次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荣获过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

  长征路上,甘祖昌和同村战友约好,成功后,一起回家搞建设,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胜利后,曾经的誓言让他心中的乡愁越酿越浓。1957年8月,他主动辞去军队领导职务,秉持“党人不能享清福,要艰苦奋斗一辈子”的信念,举家回到家乡沿背村务农。他把70%的工资捐给了家乡的建设事业,有关部门按照规定要给他盖房配车,被他一一拒绝。他领着乡亲们修水利,建电站,架桥梁,绿化荒山,改造冬水田……一项项利民工程帮助村民摆脱贫穷、走向富裕。1986年,甘祖昌病逝,留给妻子和儿女的唯一遗产是三枚勋章。

  将军农民的事迹被编入小学课本,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习高度评价甘祖昌将军的艰苦奋斗精神,强调不仅我们这代人要传承,下一代也要弘扬,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2)新时代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什么意义?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加以分析。

  【答案】艰苦奋斗精神是文化的精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资源。新时代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使命;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2)新时代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什么意文?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加以分析。属于意义类主观试题,知识限定为新时代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依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和考查方向可以做如下解答:艰苦奋斗精神是文化的精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资源。新时代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能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重要的文化资源;新时代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使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4(2018年高考江苏卷34)德国有个千年小镇,自1928年起每年2月都会举办“中国人狂欢节”,挂灯笼、贴福字,到处洋溢着中国气息。当地人讲,他们与中国很早以前就有通商交往,由于迷上了中华文化,便渐渐以“中国人”自居。不过,《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6—2017》显示,不少海外受访者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更多的还局限于中餐、中医药和武术等,中华文化要在世界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依然任重道远。

  (2)有人认为,中华文化唯有秉持民族特色,才能在世界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请从矛盾基本属性的角度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答案】(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中华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传播;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具有持久性。

  (2)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双方具有斗争性,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中华文化需要秉持民族特色;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依赖、相互贯通,中华文化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题中观点强调了矛盾双方的差异性,肯定了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但忽略了本民族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之间的同一性。

  (1)本题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遥远的异国小镇一直对中华文化情有独钟。属于原因类主观试题,知识限定不明确。带着设问审材料,进一步锁定答题要素。通过材料“德国有个千年小镇,自1928年起每年2月都会举办“中国人狂欢节”,挂灯笼、贴福字,到处洋溢着中国气息”可知涉及答题要素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通过材料“他们与中国很早以前就有通商交往”可知涉及答题要素有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通过材料“由于迷上了中华文化,便渐渐以“中国人”自居”可知涉及答题要素有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具有持久性。

  (2)本题要求结合设问有人认为,中华文化唯有秉持民族特色,才能在世界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请从矛盾基本属性的角度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属于评析类主观试题,知识限定为矛盾基本属性。可知涉及答题要素有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依赖、相互贯通,中华文化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一是联系课本分析原因。我们看到一个“原因”类设问,第一个应该想到的问题就是课本上关于这个问题具体有哪些内容?联系课本是分析原因的最基本的角度,很多问题通过联系课本内容就能够得到解决的。

  二是联系材料分析原因。材料中往往蕴含着解决“原因”类设问的有关信息,如材料反映出来的问题,材料体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等,均可作为我们分析原因的依据,我们在答题过程中应对材料加以充分重视。

  三是联系主体分析原因。一个“原因”类设问一定牵涉到一定的主体,而特定的主体肯定享有一定的权利和负有一定的义务、具有一定的职责。在具体的题目中,象党的性质和地位、国家机构的性质和组织活动原则、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消费者的权益、经营者的素质、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等等,经常作为一些“原因”类设问的答案出现的。

  (2)评析类的材料题是高考的常考内容,它具有辨析题的思维含量,又具有材料题的内容范围。特别是最近两年迎合具体知识考查,基本概念理解类的评析材料题较为多见,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应该明确评析标准,即解答此题的核心知识点。其次立足正反两个方面进行理论阐述,最后明确正确的方向和标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中华文化分类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