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殇:凤凰不会涅槃它只会死去
电影里最后的唢呐艺人焦三爷死了,那一曲百鸟朝凤的凤凰之歌(电影的英文译名就是Song of the Phoenix)也从此绝了吧,这也许就是传统文化的命运。
但老派的吴天明导演显然并不甘心,一定要给三爷找个传人,电影里传人是找到了,他没想到直到他去世,电影还是没发行出去,排片要靠下跪。
作为第五代导演的领路人,吴天明在他所有的电影里,一直像焦三爷守着老唢呐一样,守着他那份传统的人文情怀,他的电影语言和叙事方式也朴素得近乎迂腐,这就是不被市场接受的原因罢?
像他这样朴素地守着传统的,还有陈忠实,张贤亮,谢铁骊,葛存壮,张充和,阎肃,梅葆玖......只是,和他们守护的文化一样,他们都凋零了。
他们是孔孟的传人,是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是这个时代最后的老炮儿——在野湖寒冷的冰面上,老炮儿的刀闪着寒光,但他还是倒下了,倒在一群没有任何规矩的小屁孩儿面前。就在他死前,他的心还像从笼中出逃的驼鸟一样,穿过拥挤的城市,朝着自由狂奔。
其实笼中的鸟儿就算能逃出来,在这扰攘的都市,它也是死路一条啊!一如凤凰在这个年代,也不可能涅槃,只可能死去。
十年前,我曾在丽江古乐的演奏场,见到了古乐的领头人宣科先生。在一群十岁的老人组成的乐队中,他称自己是年轻人。演出结束后,我到他的家里聊天,看到墙上挂着一张照片,一个坐在乐队前排正中位置,十几个年迈的老人站在后排。我当时就火了,问这张照片是怎么拍的?还有没有一点长幼尊卑的常识?宣科先生当时很激动对我说:这么多人,只有你看出了问题!谢谢!但我们需要他们支持啊!不然传承也要断了。我听后只能怆然无语。
我采访过不止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们中绝大部分人,要么门庭冷落后继无人,要么投身商家倚门卖艺,职业尊严早荡然无存了!
所有那些曾让我们荣耀的立身之本,现在好像都已经不合时宜。就像网络时代的报人,如果不能及时转身,大概也只能自己萎谢了!不久前,有同仁在悲悼一个月就有四五位记者英年早逝,问我的想法,我只能说,这轻薄的时代承不住这沉重的肉身罢!
还真有不肯凋零的。那是被称为“最后一位大儒”的梁漱溟先生,这位以“吾曹不出如苍生何”自许的一代宗师,立志于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觉得自己负担了历史的使命,宣称“我不能死,我若死,天地将为之变色,历史将为之改辙,那是不可想象的,万不会有的事!”大师虽然是以九旬高龄得以善终,但在与领袖争论之后,他终于还是沉默了。
狂狷者的祖师爷嵇康也是以文化清流自许,但终于不见容于当世,三千名太学生集体亦不能挽救其性命。行刑前,他慷慨抚琴一曲,叹息说:“广陵散于今绝矣!”——他知道文化的清流从此断了!
其实,即使是夫子本人,在那个礼崩乐坏的年代,也只是一个不合时宜的落魄者啊!他在匡地被围困时,命如危卵,但他淡定地对说:“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这时候,他已自觉不止是“天之木铎”,而是文明的传人,他认定中华文明是不能绝的。但直至他临终,才终于明白,这使命可能是他完成不了的——他一大早起来,背着手,拐杖拖在身后,在门口一边敲打一边歌唱:“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这是对斯文不存的哀伤吗?
他可能更没想到的是,在两千多年后,他竟然被这个民族当成糟粕,被卷进一场浩劫来糟蹋。而所有怀有他一样理想中道直行的人,也将一起萎谢。
- 标签:文化之殇解释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
文化之殇:凤凰不会涅槃它只会死去
电影里最后的唢呐艺人焦三爷死了,那一曲百鸟朝凤的凤凰之歌(电影的英文译名就是Song of the Phoenix)也从此绝了吧,这也许就是传…
- 留学生行走缙云感受日新月异的城乡发展新图景
- 新华社论习总在企业家座谈会重要讲话
- 短视频文化的三大特点:片断性、表演性、互动性
- 二、文化的特性
-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
- 论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 (3)
- 什么是企业愿景 企业愿景是什么意思
- 校园文化景观亦可育人
- 文化特征是照明设计迫在眉睫的根源
- 建设校园文化 美化育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