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文化  文化

马翀炜文化人类学对丝路精神的理解·通往世界文明之路

马翀炜文化人类学对丝路精神的理解·通往世界文明之路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是人类历史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次重大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互动的实践活动。丝路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理应成为当今构建以世界为世界的世界文明的核心内涵。“一带一路”建设对全球范围内空间正义的实现举足轻重。多种文明与文化的互鉴与交流必将确立起中国与世界,现实与未来的关联。沿线地区的世界文化遗产可以成为促进各国文化理解与互鉴的重要支点。在宗教文化丰富的区域内,建立互相理解、沟通的交往理性,以达到社会的和谐是非常必要的。中国人类学海外民族志研究是对丝路精神的践行。

  本版(《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5月/29日/第004版)文章得到教授主持的“云岭学者”项目资助,为云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研究成果。

  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理应成为构建以世界为世界的世界文明的核心内涵。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包括欧亚非在内的世界各国的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一带一路”建设是在新的历史时代秉承丝路精神而展开的建构世界文明的积极探索。

  人类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而进入有组织性的社会生活状态而具有了文明。人类长期以来的分离式发展方式是不同的人群在生产生活中逐渐沉淀下来的有益于他们各自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和适应,并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文明成果。尽管人类文明的发展一直都发生着诸多的相互影响,但迄今为止,真正的世界文明依然还在等待着人们去探寻。

  “满天星斗说”是中国考古学家苏秉琦教授以文学语言的形式对中国文化传统多样性做出的描述和概括。事实上,“满天星斗说”这一尊重历史事实,对人类文化多元起源及多种文明实存的如实描述方式用于整个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无疑也是合适的。散布在地球表面不同地方的人们都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人与社会的过程中,以不同的生计方式在生存和发展。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建立了各自的认知世界,架构社会,获取物质财富,进行道德价值建设以及精神追求的一系列秩序。在文明的创造过程中,人们发展了自身,并在世界范围内创造了如天空的繁星一样众多的人类文明成果。

  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存在是作为类的人能够因为认识世界、通过劳动作用于世界以及追求生活目标的多样性而能够发挥人的创造性从而实现人类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要使以世界为世界的理想状况具有现实性,人类拥有一个真正有秩序的世界即创造一个世界文明就是必要的前提。汤因比曾经指出,文明的相互接触包括同时代文明在空间中的接触和不同时代文明在时间中的接触。欧亚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中,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与这一区域中存在的诸多不同文明,并且这些文明之间一直都有着或直接或间接的接触有关。然而,令人遗憾的一个事实却是人类不同的文明在不断的碰撞和融合的漫长过程中依然没有形成一个有序的世界文明。

  公元前500年前后在中国出现了老子、孔子等诸子百家,古希腊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出现了犹太教先知们以及在古印度出现了释迦摩尼等等一些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的思想家。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以跨文化研究的视野把这个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影响的时代称为文明的“轴心时代”。

  产生这些伟大思想的时代也是由于当时的这些不同的社会各自面临外部的冲击或内部变革而处于大变局的时期。这一时代的中国思想家们无论是对人类处境之宇宙本质的理解,对生命意义的理解,还是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理解都跃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以天下为公为内核的天下观是中国人为人类提出的世界观和文明观。这些思想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但从作为类的存在的整个人类社会来说,其影响依然是局部性的。人的分离式发展的状态未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从而也使人的创造性由于受到人的交往范围的极大限制而未能得到充分的展现。“以天下为天下”的理想则因高度超前而没有实现的土壤。由中国人和沿途各地的人民一起开辟的丝路也始终处于战时中断和平时兴盛的不断交替存在的状态,丝路精神也未能一直成为现实社会发展所应遵循的原则。

  各个文明区域之间分离式发展的状况要到16世纪开始才被打破。事实上,世界历史的开创是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的。起始于14世纪的文艺复兴和16世纪的宗教改革使得欧洲的思想蓬勃发展,科学知识不断进步,各种技术不断改进。从16世纪初开始,许多原先相互隔绝的处于不同文明区域的各个民族开始有了直接的交往。由探险家和殖民者为了攫取财富而开始的大航海时代寻找到了新的贸易路线或者说掠夺的路线,发展了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东西方文明之间前所未有的碰撞,殖义的推行以及贸易的大量增加对世界各大洲在其后数百年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在欧洲由于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以及获得大量的掠夺财富而得到不断发展的时候,亚洲、非洲和美洲却遭受了殖民、掠夺和蹂躏。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在世界历史的开创之后,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如马克思所说的,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的作用。甚至世界历史的首次开创也是一种世界秩序建立的尝试。随着大航海时代、殖民时代以及资产阶级时代的到来,沃勒斯坦所说的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出现。但是,大航海航路所体现的精神是充满了血与泪的,所谓的自由贸易的背后都是以坚船利炮作为支撑的,利益的天枰从来都是偏向西方强者的,种族歧视是普遍的,野蛮的行径往往都是以文明的借口施行的。唯利是图是这些新航路的基本理念。

  如赵汀阳所说的,在这样的世界历史开创的建构过程中,地球尚未成为一个能够以世界利益去定义并且为所有人所共享的世界。正是因为人们尚未做到真正的以世界为世界,所以真正的世界历史还有待开创。由于“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这个理应成为人类共享的丝路精神并未能够真正为所有人所共享,世界文明也就还在建设的路上。

  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在生产力极大提高的过程中,巨大的财富被创造出来,而创造这些财富的目的是什么却是十分模糊的,分配并非是按照创造者的贡献来进行的是各种矛盾激发的关键所在。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无论是在这些被卷入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的内部来说,还是在这些国家之间,不平等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更多的不平等还在于国家之间的不平等。这些问题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解决这些问题也就是只能以全人类的方式才有可能,单靠某一个国家,乃至某些国家集团都是不可能的。

  以世界利益去定义并且能够为世界所共享的天下有序乃世界文明之道。构建一个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互惠互利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的“一带一路”则是通往世界文明之路。道为宇宙与人生发生与演化的道理。道是化生天地万象的生物之本,然而没有承载并实现道的具体的器,则道也无法存在。天下有序的抽象的世界文明之道与“一带一路”这一构建天下文明的具体之路关系密切。“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即是行世界文明建构之大道。

  无论是法自自然的道,还是筚路蓝缕开启的路,都是人类为了自身的全面发展探索实践的成果。开辟道路,原本是人为了更加自由地往来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分享人类发展的经验分享人类文明成果而必须完成的使命。然而,从古至今,原本应该畅通甚至应当不断拓展的体现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有益于不同文明的人共同发展的丝路并未能顺畅地推进,总是不断有人为了自身狭隘的利益去阻碍这条路的畅通。

  虽然以世界为世界的有序的世界文明对于每一个人的发展最终都是有益的,但现有的世界格局所造成的不平等的一个显然的事实就是一部分人在现有的世界格局中是可以更多地获利的,甚至是可以通过支配他人而获利的。通过“丛林法则”将风险转移到不发达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又衍生出新的全球风险。历史还没有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或者说真正有序的世界文明还没有建立是这些问题难以真正解决的关键所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立脚点必须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在世界文明尚未建立的时代,零和博弈的游戏方式对于一些人来说依然是十分有利的。这也就意味着世界文明的建立是艰难的,而世界文明建立的道路探索是紧迫的。尽管在当今世界上,丛林法则和零和博弈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了维护既得利益而不顾世界和谐的一些强国和国家集体依然会为一己之私而力阻建立世界文明秩序的“一带一路”的实施,这样的国际格局是经历了几百年而建立的,其基础绝非轻易可以撼动的。但是,这些强大的势力因为是阻碍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因而是违背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最终也是无法阻止历史的前行的。没有人们共同遵守的价值理念,没有共同接受的制度标准和行为框架,阻碍世界文明建设的各自为政必然导致世界风险。在中国与其他国家不断稳步切实推行“一带一路”建设之后,这些阻力最终会呈现出其脆弱的一面。事实上,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的短短几年间,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吸纳了“一带一路”建设内容。“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建设成果丰硕。

  世界文明的构建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完成过的任务,其艰辛不易自是当然。为天下开辟的世界文明之道既是为我者,也是为更多的他者。因为无论是我者还是他者都是天下。世界文明的构建必然会使现有的各种文明面临一个如何蜕变而跃升到一个更加合理的秩序世界的问题。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至关重要的方法。世界文明的构建并非以哪个现有的文明为中心,因而,所有的文明都应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人类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建立的一个重要基点是责任共同体的建立。共同的责任的确立与人们切实理解不同的人群具有不同的利益的理解从而需要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才能理解有关。对于所有的现存文明的未来地位的问题不是简单存留就可以解决的,而是要通过交流、互鉴、共存来超越隔阂、超越冲突的人的创造性发展来解决的。世界文明是能够处理好各文明如何共生的文明。中国提出的世界文明建设蓝图并非是“另起炉灶”,而是深度融入国际体系,并力争使这个国际体系向着更加有序合理的方向发展。这个世界文明的秩序并非由轴心时代的那些文明来主导,也不是由当今世界的强国或者国家集体来主导,而是由天下的所有人来协商建立。这一世界文明虽然已经有了现实的基础,但其理想色彩也是浓重的,但正是因其是理想性的才值得去追逐,也正因为其是理想性的才会是长期的历经艰难险阻才可能实现的。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国古人曾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愿,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梦回汉唐,不是万邦来朝,而是为人类做出中国应该做出的贡献,为世界提供全新的创新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和平之路和文明之路。未来从不预先注定,未来是怎样的完全取决于今天的人们如何开辟新的道路。

  (本文为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156)“‘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民族志研究及数据库建设”阶段性成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文化人类学pdf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