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文化人类学解读:世界眼光与中国文化
自1791年捷克首次举办世界博览会以来,这一盛会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全球化。它已经不再仅是物品展览会,同时也是一场异质文化碰撞、交流的盛会。
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文化意义?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叶舒宪的文章,会把我们对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意义的文化反思引向更深远的空间和更多元的视角。——编者
从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到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让国人切实感觉到中国和世界之间日益密切的联系。特别是经历了全球经济危机的严峻挑战之后,在危机中显出中流砥柱作用的大国似乎仅此一个,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位置随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用一个略经改造的成语“彼消此长”来形容,也许相当贴切。可以说,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世人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意识到中国文化的世界意义乃至世界责任。从国际到国内,一个方兴未艾的重大话题正在主流媒体和学术界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那就是中国道路,中国模式或中国经验。这类话题的深入探讨必然触及对中国文化传统特质的深入认识。
从学术研究的意义上审视中国道路或中国文化问题,需要在媒介的热炒和众声喧哗的局面下保持充分的冷静,避免自我中心式的膨胀和沾沾自喜心态,努力保持科学研究所必备的客观公正取向。在这方面,20世纪突飞猛进的一门学科——文化人类学,提供了有益而实用的方启示。人类学与传统人文社会科学方法的最大差异,就是以深入原住民社会的实际观察和体验为基础的内部视角。人类学家从理论上总结出的一套研究范式,称为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本土文化视角和外来文化视角。其宝贵之处在于如何处理双重文化身份与视角之间的张力,提炼出互动性的、跨文化比较的认知策略,从而尽量避免陷入单一视角的独断和偏见境地。目前这一套方范式已经大大超越了这一门学科的边界,成为整个学界所取法和借鉴的分析工具。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来说,国都习惯于自幼以来就习以为常的本土立场和内部视角,难以自发地培育起一种世界眼光和外部视角。用较为通俗的表达,即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借用卡梅隆影片《阿凡达》的蒙太奇技术来说明:当地球人从外部看潘多拉星球居民时,他们所拥有的只有外部视角,不可能体会到该星球居民的内部视角,更不会用其万物通灵的萨满教式眼光去感知世界。在地球人眼中,唯有自然矿产资源的开采和经济价值。只有当科学家以睡眠的形式进入太空舱实现变身,即完全停止地球人的思想、观念和感觉,在他者世界中的文化身份才得以出现。多年前,在清华召开的一次中美比较文学会议之余,我作为东道主陪同耶鲁大学的客人去北京昌平的八达岭长城,切身感受到两种视角的差异与张力。同一个长城,同样引起参观者的极大兴趣,但在不同文化身份的登山人心目中,其兴奋点和联想方式却是截然不同的。从中原文明的立场看,万里长城是农业文明传统抵御塞外游牧文明的伟大象征。而西方文化身份的外部视角却能将长城视为一个东方古国自我封闭和阻隔文化传播的符号物。事后思索这种感受和观念的差异,大体上取决于身份的差异。或许是由于西方文明的主体印欧语系民族本来就发源于欧亚上的游牧文化吧。学习开启西方文明的第一部伟大作品《荷马史诗》,其基本题材就是希腊武士如于背井离乡,跨越海洋的阻隔到异国他乡去作战。一般读者肯定不会留意,就连史诗中描写的古希腊人养猪的方式都和农业社会的“圈养”不同,是放牧式的,故有“牧猪人”这样的分工。对于定居的农业文明而言,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和特定地域的土地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其所培育出的主流价值观自然倾向于“父母在,不远游”的信条,将附着于特定土地的家园家乡意识作为文化认同的天经地义基础。孔子所忧虑的“披发左衽”之文化屈辱;屈原所歌唱的“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心态,都是我们这个以农业为主的华夏文明之内部视角的生动表达。但是游牧文明作为马背上的文明传统,其最大特征是机动性和远距离迁徙的能力,以及必然与此相关的准军事化社会组织形式和攻城拔寨的冲击力。一部中国史,就是定居农业文明与机动性的游牧文明长期互动与融合的历史。单一的内部视角和外部视角都难免以偏概全的局限性。如何重新学习用世界眼光及文化互动的边缘视角来审视中华文化,将成为我们在一个知识全球化的新时代之必修课。
当上个世纪70年代秦始皇兵马俑的考古发现作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而震惊寰宇时,我们根本没有想过游牧文明的观点如何看待兵与马的军事组合,更没有思考这一文化现象的世界眼光。史书上说秦人的祖先在西周时因为给周王室养马有功,所以被赐封在今日的甘肃东部,并获得“秦”这个封号。这里需要思索的是,秦人何许人也,为什么偏偏是他们在诸多的农业民族中最善于饲养马匹呢?如今的考古学和人类学主流认识,已经倾向于将世界历史上的养马文化看成由一个总的发源地带逐渐传播各地的结果。这个发源地就是欧亚腹地的大草原地区。从马的驯化到骑马术与马车技术的发明,全都率先出现在这一个地区,绝非偶然。2007年剑桥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剑桥世界考古”丛书之一的《欧亚青铜时代的形成》(Philip L.Kohl. The Making of Bronze Age Eurasia.),为思考这个和华夏文明密切相关的问题,提供了新的借鉴。在中国版图的新疆以西,在西亚的两河流域文明以东,有一个以广阔草原地带而著称的深厚文明传统,因为与西亚的苏美尔、巴比伦文明和东亚的中华文明均有所不同,没有建立起以定居城市为中心的文明系统,也没有早期的文字记载,而是一种以村社联合体为特征的铜器文明。《欧亚青铜时代的形成》的作者是人类学教授科赫。他试图重建中亚古文明的取材依据,主要是近半世纪以来前苏联和俄罗斯考古学家的一大批发掘报告资料。在这些前人所不知的学术信息基础上,复原性地描绘出一个由于缺乏记录而失落的文明。作者在书的第2章标题中提示:这个古文明发生于青铜时代之前的铜石并用时代。看到其年代之早,很多人也许会感到吃惊,那居然是在公元前4500年至3500年之间。换言之,距今6500年至5500年之间,中亚地区的铜器文明就率先在世界登场了。这个年代不仅早于已知世界最早的文字文明苏美尔和古埃及,甚至比中国人传说的黄帝时代还要早许多!该文明的地域围绕着早期红铜冶炼和采矿的地点,从巴尔干地区到伏尔加河流域。作者注意到用“文明”来称呼这个东南欧到中亚的铜石并用时代文化,难免遭遇到传统观点的质疑,即坚持衡量文明与非文明的三要素标准:金属器、文字和城市。没有文字和城市,只有金属技术,算不算文明呢?科赫主要考虑到的是该文明诸多发明(包括养马文化在内)对后来世界历史的深远影响,特别是从红铜过渡到青铜的技术,甚至连最古老的苏美尔文明,也是在其文化传播的作用下才得以兴起的。(二)
在荷兰莱顿大学图书馆阅读《欧亚青铜时代的形成》之际,恰逢冰岛火山爆发。眼看着一个远离欧亚的小岛国的自然灾害,居然演变为世界性的航空瘫痪,整个欧洲禁飞一周,共取消了近两万个航班,其所造成的精神恐慌性影响,不言而喻。欧美的电视新闻以循环播放的方式重复同一对主题词:火山灰/交通混乱。不过BBC和CNN的报道方式和视角还是有明显差别的。英国距离冰岛最近,而美国则是“隔岸观火”。若去仔细分辨局内和局外的视角差别,将是十分微妙的。
CNN在连篇累牍地报道欧洲航空旅客的沮丧和无奈之余,以插话的方式给出一个自救的实例,似乎是要鼓舞人们不要吝惜金钱,去主动想方设法地寻求替代航空的交通途径,同时拉动不景气的西方旅游经济。屏幕上出现一位英国男士的镜头,他日前去华沙参加前周因飞机坠毁而不幸遇难的波兰总统夫妇的葬礼,却因冰岛火山引发的航空管制无法飞回伦敦,于是他灵机一动在华沙机场呼唤懂英语的出租车司机,然后以2200波兰元的价格打车去了德国柏林,再由柏林改乘火车经过海底隧道返回伦敦!与那些滞留在机场候机厅躺椅上的无助者相比,这是多么英勇无畏的自选式千里长征。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这样将个别人同普通大众区别开来。在一个鼓励个人主义精神的文化传统中,这无疑是受到赞赏的行为方式。可是若换到一个鼓励从众思维和行为方式的文化传统中,一定会有人编出一个类似“两兄弟故事”的传说,让敢于铤而走险的个性化尝试者弟弟,最终失败而落魄地回到安分守己的哥哥家里,完成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叙事套式。民间文学形式中蕴含的文化价值色彩,是否必须通过世界眼光的比较,才能够得到透彻的关照呢?
从世界史的眼光看冰岛,这是自两万年前冰河时代结束以来,依然将冰河时代的记忆遗留在地名和国名中的个别特例。尽管通过去年的哥本哈根会议,以及影片《2012》的传播效果,地球变暖的说法已经尽人皆知。但是地球从两万年前就开始变暖的过程,及其对人类进化和文明发生的重大影响,却只有专业人员才清楚。我们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更加突显出培育世界眼光的必要性。值得一读的成果有人类学视角的一本新书:《冰河期之后:全球人类史20000——5000BC》(2003)。作者斯蒂文·梅森,英国雷丁大学的史前史(中国的大学里似乎没有这个专业)教授。用“厚重”来形容本书的内容含量,一点也不过分。这不是教科书,也不是纯学术的写法。作者虚拟一位维多利亚时代的考古学家卢伯克,让这位当年的世界史前史学科开拓者,带领读者去环游地球,展示知识界迄今所知的历史起源和文明起源的故事。其中包括在中国文明的发生地去审视人类吃大米的历史,如何从约一万年前的长江流域开始揭开序幕的。但要说这是通俗读物,也未免太小看了。翻翻书后的文献目录,居然有1000种之多!可以说,在我们十多亿人口的大国里,还真找不出一个人,能够将两万多年前以来的全球史讲述得如此细致和详实。法国新史学的领军人物布罗代尔曾经倡导用“长时段”眼光来关照历史事件。他的这一提法如今已经得到较普遍的响应。不过,其“长时段”是相对于断代史的局限而言的,也就是五百年而已。梅森提示从两万年的超长时段看人类历史,其好处是将使得许多原来看不清的因素终于呈现出来。
比如说,两万年前的欧洲人要去英伦,根本不用穿越英吉利海峡,因为那时地球还没有变暖,海平面也比现在低许多,那时的英伦三岛还不是岛屿,而是与欧亚连起来的陆地!就连英国与北欧之间的北海,也不是海而是。同样道理,在一万年前的东亚,海峡尚没有形成,和还是连在一起的陆地。
人类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其前提是在大自然限定的条件下去创造。在全球生态意识觉醒的语境下看,过去的教育让我们更多考虑人类创造的伟大和神奇,今后的教育也许会更加强调自然环境给人类发展所设定的限度。(叶舒宪)初审:侯嘉伟
- 标签:文化人类学pdf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
上海世博文化人类学解读:世界眼光与中国文化
自1791年捷克首次举办世界博览会以来,这一盛会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全球化
- 马翀炜文化人类学对丝路精神的理解·通往世界文明之路
- 建设医院文化管理者需要知道的几件事
- 传统文化传播创新呈现出时代特点
- 论中华文化传承的特征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修身治理
- 文化的重要作用18
- 企业文化五大功能(干货分享)
- 文化的重要作用08
- 民法典具有深厚文化底蕴
- 当代艺术人类学论坛第十五期 中国文化遗产的人类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