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充满自信的脊梁
日前发表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专门关于青年的白皮书。这部白皮书以“素质过硬、全面发展”等文字,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所展现出的良好的综合素质、精神风貌给予了积极而充分的肯定,令人振奋。其中,“更加开放自信地融入世界”的相关内容给人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自信,是把握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一个关键词。
一、青年自信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成果
什么叫自信?自信是对自己的言行和社会角色的一种肯定和信任,体现了自我评价中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在新时代中国青年身上,自信体现在很多方面——他们不迷信国外的物质和文化成果,而发自内心地、从精神深处认同中华民族创造的悠久灿烂的文明;他们不自我矮化,敢于平视前辈、权威和洋人;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社会事务,充分发挥自己在掌握新技术、熟悉时尚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反哺前辈,服务社会;他们不再像前辈那样内敛,而乐于、敢于通过互联网等多种平台“秀”自己的各种才艺,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加充分地自我表现;他们敢于对职场陋习说不;求职之时,他们敢于反向操作,对用人单位进行背景调查;他们不自我设限,不囿于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大胆探索尝试,创造了许多新的业态,对社会生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时代青年的自信不是人们片段零碎的主观感受,也得到了相关研究数据的支持。近期,由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上海信息安全与社会管理创新实验室、哔哩哔哩公共政策研究院联合发布的《中国青年网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2009-2021)》显示,新时代中国“青年群体思想观念和行为具有多样性,他们开放、自信,乐于在互联网上展现自我”。
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自信中,有全球视野的开阔,而无坐井观天的逼仄;有你有我也有的豪迈,而无你有我无的窘迫;有平等交流交往的坦然,而无手足无措的局促。这是一种极其珍贵的心理品格。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深刻揭示了这种强烈自信的来源——“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盛世、共享机遇”。当今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当代中国人从“去哪儿都新鲜”到“去哪儿都习以为常”;从“只在家门口转转”到“哪里都能去逛逛”;从“有什么看什么”到“想看什么有什么”,这就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生存发展创造了坚实的基础,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更加自信提供了厚实肥沃的土壤。
二、自信是民族振兴的重要体现
1934年9月25日,鲁迅先生撰文质疑“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先生当时撰写这篇题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著名驳论,与当时的社会状况直接相关。“九一八”事变后,社会上有人大肆散布对抗战前途悲观的论调,认为中国完了。其悲观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他们认为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就是悲观论调的代表:“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面对种种鼓噪,鲁迅先生冲冠一怒,写下了这篇名作。鲁迅先生雄辩地指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一类的人们,也何尝少呢?”既然“这一类的人们”从古以来就不少,那么,中国人并未、从未失掉自信力。
然而,“这一类的人们”固然不少,现实社会中,失掉自信力的人却也不少。东三省沦陷后,国民党官僚政客和社会“名人”多次举行“时轮金刚法会”“求佛菩萨保佑”之类的“法会”,希望通过这些“求神拜佛”“玄虚之至”的方式“解救国难”。他们不仅失掉了自信力,“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他们失掉了自信力,其来有自,也余孽未尽。鸦片战争爆发以来,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所代表的先进技术和西方文明,打破了中国国门。在这些先进技术和所谓的先进文化面前,晚晴统治益显腐朽没落。这使不少中国人自惭形秽,自我矮化,逐渐失掉了自信力。20世纪后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面对着西方现代科学技术、生活方式和流行文化的大举来袭,一些中国人,尤其是一些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的中国人妄自菲薄,失掉了自信力。在他们的心目中,美西方社会成了民主、自由、人权、法治、先进、文明、强大的标本和标杆。在他们的影响下,一些青少年中甚至出现了“美粉”“精日”现象。
在少数人失掉自信力的情况下,新时代中国青年充满自信的群体形象向世界展示了古老的中华民族崭新的形象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让人无比振奋。新时代中国青年豪迈地告慰着鲁迅先生的英灵——新时代中国青年没有失掉自信力!新时代中国青年充满自信,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取得的积极进展。
三、在奋斗中把握自信的真谛
在鲁迅先生的眼里,有自信力的中国人就是那些“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新时代中国青年充满了自信,但能不能成为“中国的脊梁”,这是一个需要全社会认真思考,需要新时代中国青年以实际行动去完成的答卷。
当下,全社会都要认真思考如何谨防新时代青年涉世越深,可能自信越少、越“无棱无角”的问题。在当代中国这样一个急剧转型的社会中,就像《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所指出的那样,新时代中国青年在身心健康、教育、思想发展、就业创业、婚恋、休闲娱乐、社会参与、权益维护等多个方面,都面临着不少问题和压力。同时,社会有其运行的各种“显规则”“潜规则”和惯性。种种问题、压力、规则和惯性,会不会使新时代中国青年在日复一日的辛劳中,逐步磨平了棱角,弱化了自信?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认真思考如何自信而不“无知无畏”。当今时代存在着“文化反哺”现象。但是,我们却不宜放大青年“文化反哺”的影响力,更不能把“文化反哺”视为对人的正向社会化过程的否定,视为对“文化代代相传的规律”的颠覆。当今时代,青年不再是“中老年人的附庸”,但不能无视中老年人的种种经验和忠告。事实上,青年不仅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得到滋养和哺育,而且要担负起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任。因此,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哺育是一项绕不开、避不了的重要任务。忽视了这一点,新时代中国青年很容易陷入“无知无畏”的境地。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认真思考如何自信而不“无规无矩”。现实生活中,一些青年奉行“说走就走”,常常一言不合便拂袖而去,显得很是“自信”。但是,自信与任性之间往往只隔薄薄的一层纸,稍不留神,自信很有可能就变性为任性。前些年,《人民日报》曾经刊文指出:“看看当下,青年人似乎少了些任性的尝试、任性的探索、任性的挑战,多的往往是任性的抱怨、任性的谩骂、任性的批评。”任性,可不就“无规无矩”吗。新时代中国青年应该自信,而不应该任性。
要成为充满自信的“中国的脊梁”,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内外兼修,不断充实、提升自己。全社会要协力为青年打开更浩瀚的天空、搭建更广阔的舞台、提供更丰富的机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只有这样,新时代中国青年才能不断在奋斗中,从种种“少年狂”中淬炼、打磨出真正的自信。
(作者系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教授、《青年学报》主编)
刘宏森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标签: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
桂林三日游(桂林三日游最佳路线图)
要成功,就要时时怀着得意淡然、失意坦然的乐观态度,笑对自己的挫折和苦难,去做,去努力,去争取成功! 阅读前请点击关注,每天2篇…
- 桂林理工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 桂林疫情最新消息(桂林疫情最新消息今天新增一例)
- 桂林是哪个省(桂林是哪个省的地方)
- 热播影视一网打尽 热销高清播放器全推荐
- 权威发布丨重拳打击电影侵权盗版违法犯罪 成功侦破春节档电影侵权盗版“2·15”系
- 刘松仁主演的电视剧(刘松仁十大经典角色)
- 乐视网高清热播影视排行榜
- 谢天华微博(谢天华拍过哪些电视剧他最经典的角色有哪些)
- 《这!就是潮流》8强选手复刻经典影视剧中角色
- 桂林天气预报15天天气(南宁天气预报15天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