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记者名单华夏时报:央企将迎重组潮 3年内从112家缩至50至60家
“分类是兼并重组的基础,现在同类型的企业太多了,这是2005年推行多元化的结果,包括核电、水运、铁等很多行业内都存在不止一家央企,有些行业甚至有六七家之多,以后还要进一步合并同类项。”李锦称。
去年9月,国资委公布“四项”试点名单,国开投、中粮集团被纳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试点,这两家央企均属于竞争性企业,同为商业一类,同时它们下属公司众多,多元化明显。
在彭建国看来,商业类央企集团母公司大多数都可以改组成为像新加坡淡马锡一样的国有投资公司,但公益类央企没必要这样改,同时还应保留一部分功能性的实业公司。
“把该放给企业的,都交给企业,该交给董事会的全部交给董事会,这样企业才能活起来,兼并重组才更能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不受行政干预。”李锦称。
减法径
彭建国的设想是,有条件的央企集团将改组成像淡马锡一样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它们是控股公司,体现国家战略;另外,还将新组建15到20家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负责股权管理和资本运作,起保值增值的作用。
市场化方向
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国向本报记者解释说,商业类又分一类和二类,一类是指竞争性央企,二类则是功能性央企。具体来说,商业类就是那些带有自然垄断性质、承担政策性业务的企业;而公益类也可以叫做公共服务类,比如中储粮、中储棉。
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国资委该怎么管,而不是要不要管,需要的是完善和提高现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中国高校之窗
本报记者获悉,在国有经济或国有资本的分类方面已经达成共识,即分为公益类和商业类两大类。
李锦也认同这个观点,他明确表示,绝对不能国资委,十多年前成立国资委解决了国有资产管理“九龙治水”的局面,九龙治水治不住,一龙治水也治不好,目前还需要国资委这个特设机构,不能由国务院亲自上马。
有报道称,国资委给自己开出了三个方子:一是真正回归“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角色;二是强化监事会对国企领导班子的监督职能,成为类似银监会的外部监管机构;三是走类似中央汇金公司的国有独资投资公司径,从管资产变为管资本。
而且,国资委要带头、。张毅指明了方向:以聚焦监管内容、调整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为重点,建立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授权一批,下放一批,收缩一批,移交一批,把该放的放到位,把该给的给到位,同时对该管的也要管到位。
不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多位央企人士都更倾向于改组而非新建,他们认为,将股权行政性划拨给新设的运营公司,内部抵制心理会很强。
央企功能界定分类已基本确定,在分类完成的基础上,央企将迎来重组潮。中国企业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对此不疑。
上述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央企新一轮兼并重组会更强调市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作用,而不是靠行政命令“拉郎配”,企业尤其是平台公司会走到“一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将会“退居二线”。
央企董事会的将会不断扩大,聘任权、考核权和薪酬权三项最重要的会彻底下放到企业。彭建国认为,国资委将转变职能,转变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管理方式,章程管理、战略管理、预算管理将会是国资监管部门所要履行的主要职责。
更激进的说法是,中央有意“深度调整”国资委相关机构和人员的幅度不小,其难度之大,不亚于国企本身。
“抛开现有集团公司新设一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这种叠床架屋、画蛇添足的做法决不可取,只会造成委托代理链条的无意义扩展,以及国资监管成本的无谓增加,极有可能出现其与现有集团公司争地盘、争利益、与国资委撞车的混乱格局。”中国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微博)称。
央企最近一次重组是中国华孚贸易发展集团整体并入中粮集团,“现在六七家央企挤在一个行业里的现象比比皆是,为了避免同业竞争,资源要素将会进一步向大企业大公司集中。”在强化主业的同时,央企非核心业务尤其是三产,将会通过资本市场公开出售。
央企新一轮兼并重组的另一个特色是国资监管部门的和,更加注重兼并重组过程中企业所发挥的市场主体作用。
“今后3年,央企将迎来重组潮,预计会从目前的112家缩减至50-60家。”2月4日,接近国资委的一位消息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
“这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肖毅敏称。
“央企可以学淡马锡,进行集团层面改组,成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但在国家层面上不能搞淡马锡。”彭建国称。
“多元化的央企集团更适合改组为淡马锡。”肖毅敏说,“央企总资产超过50万亿,数十倍于新加坡国企资产,体量庞大,不是一个淡马锡就能完成的,我国需要多个淡马锡这样的财团性质的平台公司。”
国资委主任张毅日前表示,国资监管部门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他说:“国资委监管工作的不应是动其皮毛的修修补补,而必须是动其筋骨的大刀阔斧,有些方面甚至要。”
中国高校之窗
与以往不同,央企新一轮兼并重组的特色,则在于会有更多国有投资运营公司参与,他们将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