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资讯  民生

桂林哈韩百货歇业谁来破解“金圈”困局

  热费拖欠遭催款,电梯停止运营,商铺大门紧锁,业户讨要合同到期押金,老板没钱赔付……“金圈”之内,哈韩百货毫无争议地坐稳头条。

  2014年10月,当哈韩百货正式开业时,因租金适中、网络实体连动经营、特色营销规划等优势,吸引了130余户商家聚集于此。

  地处桂林商圈金脉上的哈韩百货,缘何落得如此悲惨?这家百货所到的困境,是否折射出商圈商业模式的潜在隐患?

  可地处两条最繁华街同志街与隆礼交会处附近的哈韩百货却和周边热闹的氛围格格不入,冷清非常。入口处,见不到商家的促销海报和喷绘,布满灰尘的商场玻璃门上,着一张“催费通知书”,告知对象为张某某,通知内容为催缴总额105320.72元的供暖费。

  电梯两侧的中央广场内,温度不高,54位男女不断地搓手、跺脚,借此御寒,叹气和抱怨声不时传来。

  “你看到的这些人都是这里的商户,我是昨天中午来的,一宿没合眼了。这样做都是为了管张某某要说法,讨要押金。”看到记者到来,一位自称的商户告诉记者,那坐着的男子就是张某某。

  张某某正是哈韩百货商场的老板。据商户们说,14日中午,张老板从家中被业户们“和平”地请到了商场,而作为商场大掌柜,这是他一年多来首次现身。

  介绍,商场管理混乱并拖欠各类费用,合同期间商户们损失惨重,眼下商户与其签订的合同多数已经到期,想要追回抵押金,金额从2000元到1万元不等。

  “经营损失都认了,但抵押金为啥不给啊!”说,商户们白加黑轮班“站岗”,盯着张某某,就怕他跑了,但他就俩字—没钱!

  哈韩百货业主老板追讨押金的消息在桂林商圈快速。因商户众多,警方和社区工作人员多次调解,但都没有调解成功。

  截至17日16时,哈韩百货的商户与张某某已经在商场内僵持了76个小时,统计到的商户们讨要的押金总额已经超过40万。期间,张某某向部分商户表示会“想办法筹钱”,可先支付20万,其余的自己再想办法,但具体支付时间以及支付方式,都没有明确答案。

  对于这样的承诺,商户们并不认同。有商户认为,寻求和平对话、拿到钱是最好的结果,如果讨要无果,不排除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2014年10月,以经营韩国时尚商品为主打的哈韩百货正式营业。公交车报站广告、散发到城区各个角落的……招商宣传期间,为了让更多的生意人注意到这一桂林商圈的“新贵”,张某某和他的策划团队“烧钱”推广。

  最让众多准商户们动心的,则是哈韩百货“诱人”的店面租金。据商户介绍,该商场的租金在商圈中属中等偏下,一个月每平方米200元~500元的租金,6平方米~12平方米的店铺格局,“最低1.5万元就能在桂林商圈当老板”的广告语相当诱人。

  那年,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董旭揣着家人资助的创业金入驻哈韩百货,交租金、押金、进货再加上店面装修,足足花了5万元。当时他准备在这个黄金商圈闯出一片财富天地,与他一起憧憬美好未来的还有陆续进驻的130多个业户。

  可过了一段时间,哈韩百货的商户们渐渐发现,这个商场问题不少,经营前景堪忧。

  “宣传上承诺的活动根本没有,微营销也是扯淡,网线也是商户个人安装的。”董旭说,第一个月卖了点钱,后来根本就不走货了,开业没几天,管理人员竟换了好几拨。

  2014年末,由于不满商场的种种行为,部分商户开始讨要说法。哈韩百货为了安抚众人,和一些业主签署了延期协议,张某某出面为每户商铺多赠送半年租期。

  时间进入2015年,商户们仍没有感到一丝变化,之前承诺的那些活动和增值服务依然没有兑现,负责人张某某也玩起了。

  选择放弃经营的不止董旭一个人。2015年,整个哈韩百货几乎处于弃管状态,电梯停运、供热费拖欠,没有人员管理。

  “这火上的,我跟他们还不一样,人家要么是自己的钱,要么是家里给的钱,我开店的7万元钱全是东拼西凑跟朋友借的。”来自九台的李大姐含泪告诉记者,“从进到这里,就卖了两双鞋,还都是别的商户同情她购买的,哪有人来啊!这生意做的简直就是噩梦,都成笑话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因为经营状况不佳,开业之初的130家左右的商户,到了2015年3月就有80余家关门。

  哈韩百货歇业谁之过“在桂林商圈,生意惨到这样的简直不敢想象。”哈韩百货业户赵先生说,个人觉得问题还是出在管理者身上,商场楼上就是一家保险公司,每个月都有大量新人上岗,而且都是一些年轻人,消费能力还是有的。

  对于这样的说法,在现场讨要说法的大部分商户都表示认同。但在外人看来,问题远不止这些。

  “那地方过去叫地下铁,租金也便宜,生意就不咋好,后来改名哈韩百货,也不见起色。”在临街一家商场内卖时装的老板周莹表示,经营管理不足一定是原因之一,但不是全部,商户们的商品选择也有问题。说是韩国特色商品,但来这里逛过就知道,有几样是韩国的东西?卖的货跟市场上其它商家没啥区别,最关键的价格、品质还都没有绝对优势。

  另外,桂林商圈的吸金能力这些年早已不如从前,存在商户扎堆、商品结构重合、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再加上网购冲击有增无减,老牌商场里的商家都快不住了,更何况他们。”

  “一个商圈里,经营有好有坏,租金都赚不回来的人太多了。就算管理到位,你的货不够独,没特色,价格不合理,营销手段单一,外加没有回头客,早晚关门。”她说,哈韩百货这是先倒下了,下一个估计也不会太远。

  记者离开哈韩百货后,对桂林商圈现状做了进一步调查。记者获悉,因租金过高、经营不善,已经离开或计划离开的商户比比皆是。

  记者在对依林小镇、桂林市场、燕莎商场和周边外贸店的走访中发现,在162家商铺、档口中,出兑的多达23家。虽然经营者多以“马上出国”、“转投它项”等理由告知出兑原因,但在其他商户看来,这都是借口,租金高、销售停滞、入不敷出才是出兑的真实原因。

  本地几家二手房中介数据显示,桂林租金最近两年的涨幅为10%~15%,而价格的快速上涨,与商家们击鼓传花式的加价有着紧密联系。通常情况下,从商铺的第一承包人开始,逐级向下转租,直至让最后一个租客买单。

  依林小镇一位不愿具名的服装店老板告诉记者:“商铺到手才半年,月月赔钱,租金压力大,已经有了兑店的念头。”

  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己的铺位每月租金7600元,这在商场中不算高,贵的要过万。这是一个什么概念?现在店中销售的服装平均售价150元左右,利润40元,每天至少卖7件以上,才能赚回租金。吃饭、交通费用都不能算在内。

  “平心而论,这要是放在几年前,听老商户说,运气好的时候卖上这些件数的衣服并不难,但现在真不容易。”她说,现在顾客太挑剔了,砍价一半一半地砍,不行扭头就走,“更有气人的一顿试穿,还,回头就去网购,忙忙活活力气没少费,钱却给网店送去了,这段时间三四天才能成交一单。”

  对于桂林商圈来说,与哈韩百货一样管理不佳、靠吃租金活着的商家并不少见。同样,经营观念守旧、希望借助商圈的影响力带来客流、不会求变的商户也为数众多。

  在高租金、受互联网冲击的局面下,桂林商圈还能承载多少创富梦想?下一个倒下的会是谁?商圈“钱途”在哪?

  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肇勇分析认为,和国内各大城市传统商圈一样,桂林商圈因缺乏与时俱进和业态升级,再加上先天不足的功能延展,在叠加因素冲击后,财富衍生能力不足,传统商业模式亟待“破题”。

  “在互联网尚未崛起、信息高度不对称的时代,靠打时尚牌的桂林商家相当,有什么卖什么。但现在市场变了,这样根本不行了。”丁肇勇说,租金压力上涨,传统招商模式症结颇多,商家同质化竞争严重。市场销售被互联网节流的同时,实体商家之间斗得不可开交,“对于这个依靠时尚年轻人群消费给养的商圈来说,并不是一个好讯号。这类消费群体有个特点,就是选购商品时不求同质,追求时尚个性,还得质优价廉,大部分人因热衷移动互联,宅在家里购物已成习惯,这是桂林商家不可回避的问题。

  公开资料显示,桂林全长1350米,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逐渐商贾云集,日渐兴旺。从发展之初,它走的就是年轻线,特色服务业态占到全部服务业比重的85%。

  “这几年,商家说赚不到钱、利润下滑,抱怨商圈吸金能力下降,看看上述原因就不难理解了。”丁肇勇认为,桂林商圈与红旗街、重庆两个商圈相比,中小商场、店铺居多,看上去特色店铺不少,其实业态链条并不牢固,特色也不是特别鲜明,这些都是阻碍桂林商圈发展的绊脚石。

  “商家有啥卖啥、不愁卖叫1.0模式,顾客要啥我卖啥、变着法溢价销售叫2.0模式。”他在分析中指出,要实现这样的升级,需要从商业思、服务价值和特色专业上做文章。

  丁肇勇称,具体来看,首先要改变经营思,今后一定要经营特色商品,要跟线上有所差别,商场在招商时也要对同类商品进行;另外在客户方面,不要一味等待,要学会主动出击,桂林商圈有不少小区,开发潜力巨大,把社区消费纳入日常营销,商家会获得意外收获;再看服务价值,做生意一定要有战略目光,切勿把短期盈利当做唯一,再小的生意也要做出品牌,重新架构价值体系,提供商品的同时要让消费者拥有完美的购物体验,这个体验需要优质服务做支撑。最后,要在特色业态专业度上做文章,杂乱无章的业态延伸缺乏商圈特色,清晰梳理商业脉络,增加专业化色彩,有助于集客。

  “桂林商圈2.0商业模式需要提速,升级之后,盈利方式将多元,收入也将持续,商家与商户的收入提升,从而抵消物业租金持续上涨的压力,这才是未来方向。”丁肇勇说。

  市朝阳区相关规划纲中关于优化建成区的内容中有这样的描述,桂林商业区重点开发以同志街为中线的“六横六纵”街,以青年人为主要消费群体,以时尚、前卫、个性、品牌为主要元素,重点发展外贸商业、特色餐饮、教育培训、文化娱乐,引进名品名店,打造时尚娱乐街区。

  2016年的第6天,郑玉(化名)银行卡里收到了最后一笔本金和利息。钱是本地一家小规模P2P公司打来的,三个月连本带息5.1万。钱进账当天,这家公司的客户经理就打来电话,欲趁热打铁劝说郑玉:“要不要继续投?”郑玉委婉地告知对方,年前暂不做投资了,过了年再说。其实他心里另有打算,这家小公司怕是不准,“风浪高的时候得坐艘大船才能行得远”,他准备换个资质准、信誉好的公司。一个在P2P行业尝了甜头的投资者,为何突然改变投资思?郑玉说,2016年P2P行业存在太多变数,与其跟着那些小公司提心吊胆,不如求稳妥看准了再说。

  郑玉2014年开始了解P2P。他对这个行业的第一印象就是负面消息不断,市场不断扩大,各公司办公优良,地处繁华地段。此外,还有“线%的超高年化收益率。

  高息,对于每个投资者来说都极具力。对非常在意回报率的郑玉来说,更比寻常。

  “过去一年,我总共买了6家P2P公司的线家都是新进的小公司,因为抢市场,收益给得高。”他告诉新文化记者,之所以选择分散投资,主要是考虑风险分摊。专挑小公司、新公司,是因为它们名不见经传,所以给的收益略高些。尽管他心里清楚,P2P线下理财产品问题不少,游走在法律边缘,尤其是那些“虾米”公司,说不准啥时就跑了。

  过去一年中,P2P公司蒸发、资金链断裂的案例屡屡发生,也有公司卷入其中。虽然投资最终平安落地,但一年来外围对P2P行业的负面评判,还是让他提心吊胆。

  “毕竟不是从正规渠道买的产品,一点不担心那是假话,咱就是个工薪阶层,赚钱不容易。”他说,为了所选的P2P公司日常经营状况,他有事没事就往各家跑。

  截至目前,郑玉所购的P2P线下理财产品全部到期。但他没有选择继续投入,而是见好就收。

  “去年年末,多个部门联合公布了征求意见稿,不但对P2P行业定性,还明确提出了业内多个行为,包括发放贷款,不得吸收存款等。”郑玉说,结合去年年底多家P2P平台被查,种种迹象表明,市场存在变数,平台功能可能要改变,没有息差空间的P2P公司消失的概率将大大提高,这也是自己暂未继续参与投资的根本原因。

  正如郑玉所言,政策风向和市场现状的微妙变化,都给2016年的P2P行业留下诸多待解之题。

  2015年12月28日,《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负面清单的形式划定了网贷中介机构的业务边界,明确提出了发放贷款、从事股权众筹和实物众筹、不得吸收存款、不得归集资金设立资金池等十二项性行为。

  与此同时,根据网贷之家的统计,过去一年,网贷行业总体综合收益率为13.29%。而多家平台预测,随着央行降息、投资人风险偏好逐渐降低等因素影响,2016年网贷平台收益率可能降至9%~11%。

  诱人的高收益背后是高风险。2016年,成长的P2P行业面临这样的困境。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数位P2P公司客户经理忧心忡忡,他们认为,2016年市场面临整合和监管。如果被定义为中介平台,自己的公司无法自融放贷,现有的市场格局将被彻底打破。

  网贷之家最新发布的《中国P2P网贷行业2015年12月月报》(以下简称《月报》)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国正常运营的网贷平台2595家,环比下降0.65%。这也是近两年来P2P正常运营平台数首次出现负增长。与此同时,2015年全年问题平台达到896家,是2014年的3.26倍。

  “我个人觉得,征求意见稿其实从方向上已经勾勒出这个行业未来的模样,良币劣币后的市场将获得回归,过去那些民间借贷下包装的P2P公司将在市场上大面积消失。”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肇勇表示,去年多起平台关闭和行业跑事件,都为这个行业敲响了警钟。

  著名经济学家、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也认为,由于缺乏监管,这些年来快速成长的P2P行业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

  洗牌阶段,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按照目前借贷两端来看,一方出现违约风险,平台在没有第三方资金监管的前提下,很可能突发意外。此外,在专家看来,P2P行业对外许诺的高额利息或将有所改变,甚至在市场中难以寻觅。

  丁肇勇认为,就目前本地市场线P平台来说,前有资金池,后有放贷端,这已经让原始的征信撮合变了味。如果最终将其定义为金融信息中介,高息差现象将不复存在。因为,现行的正常渠道利息根本不可能满足10%左右的高回报率,如果平台中介服务功能明确,平台方收取的服务佣金也根本不足以支撑高额支出。

  在曹和平看来,如果征求意见稿正式出台,在监管下,平台资金专用账户将由自身平台委托给金融机构管理,如果较低的银行利息无法抵消P2P平台的高息支出,的确存在这样的可能。

  有业内预言,2016年的P2P平台将吹响突围冲锋号。在各自功能定位明晰的背景下,或有创新或功能延伸。

  这一点得到了专家的认同。丁肇勇预计,未来的P2P平台规范后,通过银行存管等手段规范假标和资金池的出现,让P2P平台回归本质。

  从目前市场分析来看,通过校验两端信息和客户流量,后台大数据抓取分析资金匹配规律,而后与央行联合开展征信合作,再通过精准信息服务,借道第三方平台盈利,或许是P2P行业未来的出和方向。

  “我个人从民间投融资角度来讲,P2P有存在的道理,国内有些正规平台的风险规避做得还是不错的,征求意见往往就意味着监管对象存在合。”曹和平表示,除了基本的中介服务功能外,不排除P2P平台通过自身数据优势,为绕道取得销售资格而联合各类牌照,做互联网理财产品销售。

  就目前市场而言,国内P2P平台两级分化严重。其中一类为先进的平台,风险控制较好、管理科学、经营诚信,但这类平台较少;另外一类,则以设立资金池虚拟贷端为目的,系统风险大。

  投资者应该选择什么样的P2P公司?“平台是否规范,资金在不在银行托管,有无第三方平台,保障方式、平台背景、注册资金等都是需要考量的要素。”曹和平投资者,一定选择口碑好、平台正规的公司。

  在选择P2P平台进行投资时,千万不要高息,选择那些口碑一般、信息缺失的平台,一旦遇到风险,往往莫及。

  “监管部门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资金池带来的危害及隐蔽性,因此预计未来P2P平台将被设立资金池,并且资金必须由银行存管。”曹和平表示,现在的P2P行业存在洗牌的可能性,投资者不要将超过家庭总资产五分之一的资金投入其中,同时也要看到,任何方式的投资都存在一定风险,还需谨慎对待。新文化记者 栾喜良(来源:新文化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