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资讯  民生

“我也曾是南方姑娘啊!” 百名上海支甘老人走进《敦煌女儿》演出剧场追忆“芳华”

  9月3日晚,沪剧《敦煌女儿》在兰首演。演出结束后,1967年甘肃民航在上海招飞选中的首批上海来兰空姐曹刘珠老人(右一)走上舞台,与现场观众见面。

  每日甘肃网兰州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韦德占)“我也曾经是南方姑娘啊,剧中樊锦诗的扮演者茅善玉吴侬软语的腔调,勾起了太多50多年以前我从上海初到甘肃时的回忆!”9月3日晚,以“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为创作题材的沪剧《敦煌女儿》在兰州音乐厅精彩上演。演出结束后,1967年甘肃民航在上海招飞选中的首批上海来兰空姐曹刘珠老人不禁潸然泪下。

  “外有飞沙走石和‘恶狼’,樊锦诗千里孑身从繁华家乡来到困苦高原,思恋人而不得,屋内唯有青灯照壁,屋外便是风沙漠漠,但她凭着对敦煌的热爱,将“飞沙作响”当作“江南小溪淙淙”,便留了下来。此后数十年,与平沙落雁慈悲佛陀相伴,亦不觉伶仃孤苦。”

  这是《敦煌女儿》第二幕演绎的樊锦诗初到敦煌第一夜时的情景,看到这里,今年74岁的曹刘珠老人也想起了52年前自己来到敦煌时的艰苦。“我们首批从上海来甘的10个空姐,一下火车看到的就是土路,吃不惯、住不惯、用不惯,每天晚上都要集体哭鼻子,厕所都是在屋子外边很远的地方,外有飞沙走石,晚上上厕所一个人都不敢出去,那时的条件真的是想象不到的艰苦……”

  “芦苇疗养院,一片好风光,天是屋顶地是床,青枝绿叶作围墙……”言及此,曹刘珠老人竟用吴侬软语唱起了沪剧《芦荡火种 芦苇疗养院》的戏词,语调中尽是浓浓的思乡情意。

  “看到剧中樊锦诗的形象,就想起了我自己的情景。当年我才17岁啊,我也曾经是南方姑娘啊,一个人离开上海,在当时那么艰苦的环境下扎根大漠,为了梦想,坚守了半个多世纪。”曹刘珠哽咽道。

  1967年,曹刘珠来到敦煌,参与建设了敦煌机场,后来又到了兰州中川机场。“中川机场建设初期,都没有房子可以住的,我们住在窑洞,航线也只有上海、北京、乌鲁木齐3条。”

  尽管当时条件艰苦,但是一旦谈起甘肃,曹刘珠却是深情款款。“甘肃是我的第二故乡,是我奋斗过的地方,也是在这里,让我找到了相伴一生的伴偶,甘肃的发展速度一天比一天快,坚守甘肃的五十多年,我不仅无怨无悔,而且十分自豪,我深爱着甘肃的一草一木。”

上海支甘老人代表走上舞台与现场观众见面,并和剧组合影留念。

  当晚,包括曹刘珠老人在内的100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支援西北建设,从上海千里迢迢来到甘肃、扎根甘肃,奉献了青春年华的老人,走进演出剧场观看演出,追忆“芳华”。演出结束后,邀请其中的8位代表走上舞台,与现场观众见面。当他们走上舞台时,观众用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向他们表达着崇高的敬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