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地方行——看甘肃】碌曲县:做“美丽”文章 摘“贫困”帽子
每日甘肃网碌曲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李杨)9月17日11时,甘南州碌曲县郎木寺镇波海村,因前一天刚下完的秋雨,使得天气显得有些“寒冷”。30岁的扎西东知,正在自家新建平房的工地上忙活,看到家里来了客人,他忙停下手中的活,乐呵呵地将“脱贫攻坚地方行——看甘肃”采访团迎进客厅,客厅餐桌上摆放着的油果子与酥油茶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扎西东知(右)和家里人坐在新房子里一起喝着热乎乎的奶茶。
易地搬迁 让我有信心、有能力供孩子们上大学了
“以前我们一直是在牧场居住、生活,都是土路不说,骑摩托车也要一个半小时左右才能到……”扎西东知只上到了初一,就开始帮家里放牧。回忆起曾经的生活,他有些唏嘘。但说起这两年来家里的变化,扎西东知喜笑颜开:“我们家现在一共是9口人,2017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政府出资17.86万元给我们盖起了三间新房,通过易地搬迁、牧业养殖、公益岗位等措施,2018年底,我们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2018年底,家里出栏了8头牦牛挣了近4万元,还领到草原生态补助金2万余元,再加上每个月的公益岗位‘工资’500元,生活真比以前幸福多了!”
“现在不仅生活方便,上学、就医什么的都更加便捷。我有三个孩子,没有任何学费,每学年每个孩子还都有上学补贴。这三个孩子的学习还都不错,还给家里拿回来好几个奖状呢!”扎西东知高兴地说:“比我当初学习可好多了,我希望他们都能够好好学习,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我现在有信心、也有能力供他们上学了!”
尕秀村航拍图(任磊/摄)
定居点尕秀村如今成了“网红”生态旅游地
从扎西东知家所在的波海村出发向碌曲县城前行,在距离碌曲县23公里的地方,采访团一行被公路两侧的花海“阻挡”住了脚步,原来这里就是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
56岁的格日扎西戴着墨镜站在路旁的“扎西牧家乐”牌子前,神采奕奕,他笑着将采访团迎进了自家开设的牧家乐里。实木地板敷设的露天卡座,在铁艺座椅的搭配下,“洋气”十足。
“旅游旺季主营藏餐和自磨咖啡,游客住宿的话,也有藏式小木屋……”格日扎西笑着和记者说:“现在村子里处处都是美景,打开大门看花、看草原、看牦牛和羊群,进入牧家乐院中吃着藏餐、喝着手磨咖啡,感觉很好!”
近年来,在尕海镇党委、尕秀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尕秀村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采取“技能培训+党员带头+群众开办”的营业模式,打造了包括格日扎西的牧家乐在内的牧家乐67家,同时,大力实施智慧旅游、智慧牧场、草原帐篷城等建设项目,初步形成了村级“旅游+观光+娱乐+餐饮+住宿+购物”一体化的旅游产业发展链条。尕秀村的蜕变,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也成为尕秀村的“硬广告”。现在名声在外的尕秀村,已由原先藏民的定居点,成为一处“宜游宜业宜居”的“网红”生态旅游村庄。
尕秀村的牧家乐吸引着众多游客来打卡。
乡村游+特色养殖 碌曲做足了“美丽”文章
在17日的采访过程中,采访团一行依次走进了郎木寺镇波海村、尕海镇尕秀村、西仓镇贡去乎村,在扎西东知、格日扎西等人的讲述中,感受着“乡村游+特色养殖”带给当地的巨大变化。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18年,碌曲县实施了郎木寺镇波海村、尕海镇秀哇村、拉仁关乡则岔村、双岔镇落措村、阿拉乡田多村、玛艾镇红科村6个村乡村旅游,每村投资200万元,120户旅游发展扶持户,每户扶持资金5万元。
脱贫攻坚,产业是支撑,增收是关键。结合“三变”工作,碌曲县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产业,在郎木寺镇、尕海镇、玛艾镇、拉仁关乡发展牦牛藏羊繁育产业;在阿拉乡发展蕨麻猪养殖及犏雌牛养殖;双岔镇发展犏雌牛养殖;西仓镇麦日村发展蕨麻猪养殖,同时在尕秀村引进燎原乳业公司发展奶产业。为7个乡落实产业发展资金620万元,为12个贫困村筹措扶贫专项资金600万元,每村50万元,为12个非贫困村每村计划投入20万元,共计240万元。2018年,碌曲全县计划通过产业扶贫扶持脱贫357户。
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碌曲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央、省、州总体工作部署,在“美丽”上做足文章,摘掉“贫困”帽子,冲刺迈向全面小康。
乡村越美丽,贫困越远离。
- 标签: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