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焦点面对面:人民币大幅升值,怎么看、怎么办?
近期,人民币持续快速升值,引发各方关注。在全球疫情持续的大背景下,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原因是什么?会对中国经济、金融市场和民众产生哪些影响?未来走势又将如何?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谭雅玲接受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解析近期人民币大幅升值。 中新社 张兴龙 摄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谭雅玲接受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对此进行权威解读。
访谈实录如下:
中新社:在刚刚过去的三季度,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涨幅达到3.89%,为2008年一季度来最大单季涨幅。本轮人民币升值从何时开始?
谭雅玲: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走势是“前9后7”。“前9”是一个升值的周期,从2005年7月21日“汇改”起步的8.11元,一直到2013年1月份涨到了6.03元,升值幅度接近40%。人民币在这个阶段是直线升值,区间波动非常狭窄,单边升值非常明显。
“后7”是从2014年至今,是在贬值的通道当中,最极端的是在2019年9月份走到了7.18元,今年5月份走到了7.17元,整体累加起来的贬值幅度在20%到25%之间。相对于升值的周期,它的修复性并没有完全达到均衡。
人民币这一轮升值从6月份开始,到现在并没有截止,周期算比较长了。从这个角度看,整个国际经贸关系包括地缘政治,在外汇板块、货币竞争之间还是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设计性的。
中新社:2019年8月人民币汇率跌破“7”,但如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经涨到了6.71关口。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本轮人民币升值的内在原因有哪些?
谭雅玲:人民币升值的原因,第一就是中国经济向好。中国经济是现在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人们对人民币信心增强,是货币升值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
第二是跟中国的改革开放有比较重要的关系,尤其是证券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开放速度比较快,规模和效果相对比较好,引起国际投资者的关注。而且,中美之间、中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利差和汇差缺口。如,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大概在0.6%-0.7%,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是在3.2%-3.3%。由于中国经济率先复苏,经济稳定、复工复产的态势比较好,再加上中国金融市场加速开放,所以国际资本在投机、对冲和套利方面比较青睐中国市场,这种叠加效应就促使了资金涌入中国市场。
第三是跟海外市场有特别重要的关系。人民币汇率报价机制决定了海外参数非常重要,不排除海外有借题发挥的刻意性,借助中国比较良好的势头和开放的效果,主观上刻意推高人民币的嫌疑,应该引起高度关注。
10月16日,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谭雅玲在北京接受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对此进行权威解读。 中新社 张兴龙 摄
中新社:三季度中国出口创下了季度历史新高,人民币升值会不会对中国现在良好的出口势头造成一定的影响?
谭雅玲:中国出口指标相对比较好,与政策扶持、整个海外疫情的舒缓以及中国在世界贸易当中的地位和影响有特别重要的关系,但目前人民币升值,外贸企业承受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中国央行在今年国庆假期后的第一个周末决定,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0%下调为0。这个调整特别及时,对整个汇率市场产生了特别大的影响,人民币从6.7元的关口又回到了6.7元以下的水平。
因为6.7元再往上升的话,6.6元、6.5元、6.4元的汇率是不适合中国的,因为外贸企业的成本线,国企可能是6.7元、6.8元,中小企业可能是7元、7.02元,特别是外贸企业可能还是偏7元钱以下的水平。
中新社:现在有大量的海外资金流入中国,有没有可能增加国内资产泡沫的压力?
谭雅玲: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人民币存在利差和汇差,中国市场本身的庞大和政策的可信度,再加上经济的可持续性,对外资来讲已经形成了非常好的认知,资金的投机是不可避免的,这个时候中国更应该警惕。
10月16日,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谭雅玲在北京接受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对此进行权威解读。 中新社 张兴龙 摄
因为中国现有的金融市场结构、机制、效率、技术,还是存在很多不足,证券市场在逐渐开放,注册制也在紧锣密鼓推进,制度层面和结构层面的国际标准化和市场制度规则的准确度,还在进一步提升和加强过程当中,难免会有一些欠缺。如,中国并没有完整的外汇市场,依然是银行间的外汇市场,而海外的市场完全是自由化的市场,所以无论交易的经验、技术、规模还是影响力,中国处在被动的状态。所以防范相关风险对未来的中国经济而言特别重要。
中新社:楼市和股市一头连着金融安全,一头连着老百姓,人民币升值会不会导致房价上行?对未来的股市走势又有什么影响?
谭雅玲:人民币升值是否会导致房价上行,这个不必担忧。
任何一个国家的强大都不是靠房地产,期待房地产上涨能够带动中国经济,不符合经济逻辑。过去中国房地产发展有点过度了,银行贷款等金融产品跟房地产连在一块的偏多,增加了很多的隐患。现在中央对房地产调控基调是“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非常坚定,对房地产是在进行微调和渐进的调整当中,这种共识基本上已经达成。“用房子来发家致富”的论点现在已经基本上去除了,实际上,有投资房子的人也在做这方面的准备和应对。
人民币升值是不是一定会刺激股市?这一点大家都看得很清楚,这一轮人民币升值并没有刺激中国股市,中国股市还是在一定的区间内迂回,所以它们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因为汇率是对外关系的价格权衡,而股市是对内资产和经济基本面或者企业发展的一个基本体现,这两个的侧重完全不一样。
中新社:最近“人民币是否已经进入升值新周期”的讨论很多,有国际投行预测人民币未来12个月还将大幅升值,可能升值到6.5,您如何看待人民币汇率的中长期走势?
谭雅玲:中长期走势现在不太好判断。第一,美国大选没有落地。第二,中美贸易还处在不确定的状态。第三,疫情给中国经济、世界经济带来的结果是不确定的。虽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是向好的,但是伴随冬季的来临,疫情反复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这一波疫情会对整个经济贸易产生多大的影响,目前还不确定。
山西省太原市一银行工作人员清点货币。(资料图) 中新社 张云 摄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6.7以下的水平波动应该是一个常态,至于能否回到7,是有可能的。因为最简单的一个逻辑:大涨就会大跌。这个技术逻辑是没有办法改变的。6月份开始,人民币的升值到现在并没有停歇,也面临着贬值的修复性,它要化解一定的风险,人民币可能向6.8、6.9偏贬值的方向修正。
中新社:目前人民币是第五大国际支付货币,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是否会影响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人民币是否会成为全球外汇市场越来越重要的锚点?
谭雅玲:人民币的国际地位首先是在信誉上占领了全世界。人民币还是一个不可自由兑换货币,在不可自由兑换的前提下被融入了SDR,这是一个世界创举。这跟中国所作出的贡献和诚信程度比较高有很大的关联。
但从中国货币功能的角度看,我们不要去跟主要的发达国家攀比,对自己的货币定位要有一个准确的判断。要从发展中国家走向发达国家,奋斗的路途还十分遥远。同时,要从不可自由兑换货币变成可自由兑换货币,市场价值、市场制度、市场结构,包括市场参与者的知识技能和国际标准,都面临着急切的学习、补充和提高。
虽然升值可能有利于人民币的地位和形象,但是升值对国民经济和财富的损失、压制等负效应也值得关注。
中新社:今年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贸易、金融及经济的背景下,人民币跨境使用仍然保持韧性并呈现增长,但美国部分政客威胁强行切断人民币、港元与美元的结算。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类极端情况的出现?
谭雅玲:这种极端情况,恐吓性的意味更大。因为对美元的流动性来说,港币和人民币都是非常重要的支撑点。如果美元的流动性因为港币和人民币出现了风险,美国人会给自己找麻烦吗?这个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美国的美元很有霸权,势力很强,但我们也要看到,从美国的经济背景和经济结构,或者经济逻辑来讲,它是最缺钱的国家。因为全世界最大的债务国是美国,它是靠借钱过日子的。
中国是外汇储备的第一大国,其中美元的储备占绝对多数,港币则是联系汇率制,基本上以美元为主。
现在美国的债务规模已达到27万亿美元,面临大选,如果割断港币、人民币跟美元之间的关系,美国人自己也会有麻烦,而且是很大的麻烦。所以,威慑和恐吓的可能性更多一些。不过未来,我们还是要跟踪观察,提高风险预警。
中新社:近期,中国央行在深圳市开展了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有观点认为,人民币数字化后,可大大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您怎么看?
谭雅玲:数字化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这或许是一种路径、一种方法,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加强人民币真正意义上国际化的进程。
数字货币的推进可能对人民币国际化是一种辅助,但是不能代替人民币国际化,所以发展数字人民币要保持一个节奏,保持一种理性,人民币最终可自由兑换才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根本目标。
中国新闻网 作者:李金磊 彭婧如 程春雨
(中国焦点面对面:人民币大幅升值,怎么看、怎么办?)
- 标签:2011sbs演艺大赏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
就在高新万达广场对面!七星区一宗住宅地块挂牌出让 起始价1.5亿元
近年来,桂林楼市在向周边区县发展,土地供应也以灵川、临桂等地为主,市区的土地供应日趋珍稀,就算有…
- 十四五文旅发展规划公布,文旅热点片区交通配套布局确定
- 44家房企前5个月销售额平均同比增速超六成,6月迎来年中冲刺
- 碧桂园三年多查处贪腐高管228人 多家房企已重拳反腐
- 5月房企融资总量“缩水”四成,中小房企融资“雪上加霜”?
- 房企披多个“马甲”拿地行不通了 南昌土拍新规“利剑出鞘”
- 土地价格被高估?长三角多城地价与地均GDP背离
- 资本青睐住房租赁项目,房企准备好了吗?
- 《2021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测评研究报告》正式发布
- 楼市之声|两集中后买的地是不是“真香”?
- 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升级 桂林全力推进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