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资讯  民生

评论:购房刚需限35岁以下,合肥这个政策欠考量

南方都市报

买房资格设置年龄门槛,这样的规定合不合理?近日,合肥的房产新政摇号政策,引发社交媒体的热烈讨论,争议点在于,该政策将刚需年龄限制在35岁以下,这意味着大量刚需客被排除在外。对此合肥方面最新回应称,针对网民所提意见,正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认真研究,必要时将对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

合肥方面的反应可谓必要且及时,反观网民此前提出的质疑,显然也在情理之中。职场上已经普遍存在35岁歧视现象,现如今,在购房资格问题上如果也设置35岁门槛,网民难免把这两件事相提并论,尽管二者发生的逻辑可能有所不同。

针对政策细节的争议,合肥方面此前的回应主要提到两点,一,合肥房产调控新政并未排除35周岁以上购房者的购房资格,对于35周岁以上具有购房资格的购房者可参加普通购房者摇号购房。二,之所以制定35岁以下群体优先参与热点楼盘摇号购房政策,本意是考虑该群体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积蓄有限,能够参加首批刚需摇号,可按最低首付比例购房,减轻年轻人购房压力。

道理似乎也说得过去,但细想还是经不起推敲。就拿摇号这件事来说,35周岁以上且具有购房资格的购房者可参加普通购房者摇号购房,可明白人都知道摇号购房概率并不高;至于热点楼盘摇号购房制定35周岁这样一个门槛,也就是此次争议的焦点,合肥方面的解释则显得牵强。谁有能力买房,谁没有能力买房,哪些群体的购房需求更强烈,这些问题恐怕很难得出一个标准答案。在这方面政府不应该为民众打算,更不应该据此来制定政策,其所要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一视同仁。

购房是一种基本的民生需求,在实施调控政策的同时不伤害刚需,始终是决策者首先要考虑的。而如今上述政策设置年龄门槛,客观上等于变相构成年龄歧视,对此当及时予以纠正。

出于经济发展的考虑,城市当然更想要吸引年轻人,但在制定一般性公共政策的时候,不应该通过抑制部分群体的需求来满足特定群体的需求,否则很容易陷入公共政策的伦理困境。

目前很多地方的房产调控政策,大多与人才政策紧密相关。需要注意的是,人才政策和房产调控政策虽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性质又有所不同。引进人才当然要考虑年龄因素,毕竟政策背后依附了相应的优待条件,且这方面的政策只会产生局部影响。而房产调控涉及方方面面,几乎所有人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政策的影响,政策制定者没有理由对不同年龄的购房者厚此薄彼。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