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博大 细致入微——记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共产党员、胸外科专家熊荣生
如果把医生比作与“死神”战斗的士兵,心胸外科医生就是“特种兵”。在手术刀的刀尖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外科第四党支部书记、胸外科主任熊荣生像一名战士,挽回了无数患者的宝贵生命。“每台手术都能顺利完成,每个患者都能康复出院,是我最大的心愿和追求。”从医26年来,熊荣生心中始终以医者仁心的博大胸怀,扎扎实实、勤勤恳恳在医学的道路上不断地探索、实践、提升着自己。他细致入微做好每一台手术,用良好的医德、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精湛的专业技术诠释了一名党员医生的神圣职责。
熊荣生主任(右1)带领团队为患者实施手术(张唐馨 摄)
夯实基础 一飞冲天
众做周知,心胸血管外科专业是外科专科中对技术要求最高,风险也最大的专科。自1994年于广西医科大学毕业后,熊荣生被分配到了南溪山医院。1996年他开始从事心胸血管外科专业,2000年曾到上海胸科医院进修学习。熊荣生在临床一线工作近20年,2014年才开始值二线班。长期“战斗”在临床一线,加上医院当年心胸外科未分科,重症监护病房也在心胸外科病区内,熊荣生经常是做完手术后还要在监护病房通宵值班。当一线医生要做手术、查房、写病历、值夜班等等,工作虽然很累也很繁琐,但很锻炼人,熊荣生因此夯实了手术外科基础,工作不久就能主刀实施普胸各种复杂手术和心外科的常规手术,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危重症病人的治疗经验。
因医院发展的需要,2017年南溪山医院胸外科和心脏大血管外科分开,胸外科成为独立病区,这也是广西区内第一家完全分开的胸外科病房。任劳任怨,敢于担当的熊荣生被医院党委任命为科主任。正是由于20年心胸外科工作的经历,给走上管理岗位的熊荣生带来非常大的帮助。目前南溪山医院胸外科开展很多新技术、新项目,去年普胸手术近500台左右,腔镜手术占比70%左右,3、4级手术占比达80%。科室还成立了设备齐全的专科监护室,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
与时俱进 技术创新
熊荣生介绍,胸外科手术中肺癌是最常见的手术,既往都是常规手术切口,长约25-35CM,几乎横跨半个胸部,还需要切断一根肋骨,手术创伤极大,术后病人往往疼痛难忍,恢复很慢。近年来随着电视胸腔镜技术的发展,很多肺癌手术可以在电视胸腔镜下进行,它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并且使一些肺功能较差、不能耐受常规开胸手术的患者经胸腔镜获得了手术诊断和治疗的机会,进一步拓宽了胸外科的领域。南溪山医院胸外科刚开始开展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时,由于这种手术方式和常规手术完全不同, 很多既往已熟练掌握的常规手术方式,如果采用胸腔镜下手术,体验是完全不同的,会遇到很多困难,手术时间也会明显延长,要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才能提高,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熊荣生和同伴们从零开始学习。经过一段时间卧薪尝胆的努力,熊荣生带领的团队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取得长足进步,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大部分病人手术时间比常规开胸手术还要快,出血还要少,切口数量也从4孔,3孔,2孔,发展到目前大部分肺叶切除手术在单孔下完成,手术切口仅2-3cm。最近该科刚购进1条5mm的胸腔镜镜头,病人的手术切口可以做到更小,最大限度减轻了患者的创伤和痛苦。
食管癌手术跨度大,横跨颈部、胸部和腹部,对一个不太熟悉颈部和腹部解剖的胸外科医生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因为手术创伤大,要做颈部、胸部、腹部三个切口,手术时间长、较繁琐且难度较大,术后并发症多,不少医生不愿做。随着胸腔镜技术的进步,近几年国内一些大的医疗中心开始实施胸腔镜食管癌手术以减少手术创伤。这种手术难点除胸部食管分离要求较高外,还要求能熟练掌握腹腔镜下胃游离技术,它的另外一个难点在于淋巴结的清扫,特别是左右喉返神经链淋巴结的清扫,在清扫淋巴结时对神经的保护非常重要,在胸腔镜下操作难度较高,掌握不好很容易损伤喉返神经,这也是很多胸外科医生抗拒去做食管癌腔镜手术的原因。熊荣生他们不断改进技术,从开始的插双腔管,到后面的只插单腔管、胸腔充气完成食管癌的根治手术,从开始的各种体位到目前的前倾卧位,从胸腔镜加常规开腹到目前完全胸腔镜腹腔镜,并进行规范的淋巴结清扫,完成了食管癌微创腔镜手术的学习曲线,是区内最早独立开展完全胸腹腔镜食管癌手术的单位之一。
熊荣生(左)积极参与健康扶贫,深入山区为龙胜贫困村群众进行体检(张超群 摄)
生命至上 勇于挑战
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扎实的外科手术基础,对新技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和运用,使熊荣生日渐成为南溪山医院胸外科的手术“高手”,面对一台台高难度、高风险的手术胸外科手术,他都能做到胸有成竹,化险为夷。
两年前,胸外科收住一病人,诊断前纵隔巨大恶性胸腺瘤,上腔静脉阻塞综合症。原计划行术前放疗,等肿瘤缩小后再手术。但是由于病人不能平卧,不能做放疗。患者呼吸困难一天比一天加重,如果不及时手术,患者可能很快因为缺氧导致死亡。为挽救患者生命,熊荣生与麻醉医师讨论后,决定为患者实施手术。在麻醉师插进气管插管后,患者的缺氧反而加重了,患者口唇发绀,心跳减慢,末梢血氧饱和度降到30%,很快就可能心跳停止,熊荣生很快判断是肿瘤太重压迫气管,导致气管狭窄,迅速消毒后,手术团队马上锯开胸骨,将肿瘤托起,解除气管压迫。患者的口唇很快红润了,心跳恢复正常,但接下来的工作也很艰巨,要将肿瘤和上腔静脉,左右无名静脉,主动脉和锁骨下动脉分离,才能切除肿瘤。并且由于上腔静脉和左无名静脉中有癌栓,必须取出才能解决上腔静脉和无名静脉阻塞,但是上腔静脉完全阻断时间不能太长,如果时间太长可能导致脑部静脉血不能回流,引起脑水肿。为手术安全,熊荣生用一根管道将右无名静脉和右心房连接做转流,然后将上腔静脉和左无名静脉阻断,切除受肿瘤侵犯的血管,将肿瘤切除。然后用牛心包片做成相应大小的人工血管,和正常部位的上腔静脉和无名静脉吻合,检查血管吻合口无渗血后再拔掉转流管道,手术成功了。病人手术后恢复非常好,现在病人还健康生活。
一年前一个凌晨1点多,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通知熊荣生急会诊。患者是个大咯血的病人,使用了各种止血药,也到介入科做了支气管动脉栓塞,都止不住血。熊荣生赶到病房,看到病人一口一口咯血,生命危在旦夕。病人的肺部CT片显示:结核性胸膜炎,右上肺毁损。看片后熊荣生感到压力很大,因为这种病人肺的血管由于严重粘连导致解剖层次不清,很容易损伤导致大出血,手术风险极高。看到病人还在不断咳血,血压开始下降,呼吸和心率越来越快,如果不手术,病人肯定很快死亡,熊荣生决定尽快手术。他开胸后一探查,胸膜粘连比想象的还要严重,有的粘连已经钙化,用剪刀都剪不动,要用咬骨钳才能剪开,并且剥离面到处渗血,分到肺血管处时,已经完全没有解剖层次了,完全就是凭感觉和直觉在分离,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大出血。手术中,病人出血很快就超过2000ml,输血输了10个单位红细胞悬液和800ml血浆,血压勉强维持。此时,输血科来电话说库血快用完了,手术室的气氛更紧张了。熊荣生想到一个办法:切开心包,将右肺动脉阻断,减少出血,再分离血管。经过一系列紧张操作,熊荣生终于把病人毁损的右上肺组织切除,病人得救了。此手术时间长达6小时,对医师的体力和心理素质都是极大的考验。病人术后完全恢复,连声说是熊荣生等医生给了他第二条生命。
性命相托 责任在肩
著名的胸外科专家黄国俊教授认为手术是一门“技艺”,一台好的手术,应如同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术后病人的并发症少、愈后良好、恢复顺利,这样的手术就像一件可以赏心悦目的艺术品一样。胸外科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手术时间长,突发事件多,风险性大,稍有疏忽就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因此要求医生有好的技术,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做一台胸外科手术,从住院开始,到术前、术中、术后等方面都必须全面做到位,不能放过任何可疑之处。”正是由于这个特殊性,每一台手术,熊荣生都会认真做好准备,术前组织相关科室医务人员进行病例分析、认真讨论、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并充分做好检查、麻醉,并与其他手术医生、护士密切配合,直到术后监护及术后康复,最大限度地保证治疗质量及病人的生命安全。
“这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要做2、3台手术,多的时候有5、6台。”每周四要到医联体单位手术,周五还要出专科门诊,还要完成党支部的工作,另外还有查房、带教规培生、做科研、处理科室事务、会诊……熊荣生对自己如此繁忙的工作已经习以为常。他说,病人信任我们,以性命相托,我们必须做好自己。在其位,谋其职,尽其责,熊荣生用实际行动履行着作为一名医生和科室带头人的职责,在服务好病人的同时,也带领南溪山医院胸外科创造着新的辉煌。
来源丨通讯员张超群 李洁
- 标签:元素粘稠物任务怎么做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
银保监会、央行联合发布《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6月11日讯 今日,中国银保监会网站发文显示,根据《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
- 国资委部署国有产权管理:推动混改企业转机制、上市公司治理
- 央行:2021年一季度末金融业机构总资产364.62万亿元
- 严查粮食流通违法违规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主动“亮剑”
- 路见不平拔”钉”相助 大兴清理“残钉”行动消除群众“脚下隐患”
- 商务部:2021年消费促进月累计交易额4.82万亿 同比增22.8%
- 商务部:将加大政策、管理和服务创新 推动跨境电商健康快速发展
- 云南剑川农商银行获批开业
- 基金公司频繁自购 混合型基金依然是自购主力
- 泛华金融一季度助贷总额为28.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加142.7%
- 不限户籍和专业!2021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正在报名!现在准备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