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资讯  新闻

2021年05月31日

2021年05月31日

  两千年沧桑桂林城,人文历史底蕴深厚。一砖一瓦,收纳历史风烟。寻常巷陌,见证民生变迁。本报现推出《桂林故事》栏目,寻找“老桂林”口中生动、有趣、不为人识的桂林故事,拾起藏匿在桂林老街老巷的旧时光。

  本期故事围绕着“衣”展开。打开老衣橱,解码城市历史,换个角度看桂林。衣食住行,“衣”放在四要素首位,不仅仅因其可“蔽寒暑”,更因从衣着可窥见一座城市的变迁、时代的审美风向、老百姓的生活质量。通过讲述老桂林衣路变迁的故事,侧面展示桂林城从至今这一百多年来的社会发展变化。

  他们或许不知道一个世纪后,这张合影会出现在桂林档案馆所编纂的《百年光影:桂林城市记忆》一书中,成为拼凑还原桂林这座城市史料的一个切面。

  合照上的这个天主教家庭6位成员的服装,反映了时期桂林人的穿衣习惯。辛亥后,封建时代的着装规制取消了,但其惯性力量残存。

  《桂林地方志》服饰卷记载,初年,桂林的男性公教人员、商人、店员一般着长衫。工人农民阶层则穿棉布对襟唐装衣裤。富户、殷实之家,亦有穿绸缎长衫、皮袍。女性一般着大襟唐装衣裤。大襟、袖口及裤脚滚宽边,青年妇女有的滚花边,后宽边改成细边而至无边,大袖口大裤脚改成小袖口小裤脚。喜庆节日多穿长裙,中老年多为青色,青年多为红色。富户人家缝制和打褶,称之为“百褶裙”。

  “五四运动”后,学生装、中山装成为了一段时期的流行服饰。据史料记载,那时候我市的中小学生多着无翻领的学生装,上衣有口袋,基本上是蓝布或灰布为主。女学生就跟题材电视剧里看到的差不多,白色或蓝色的大襟衣、黑裙子,朴素又大方。孙中山先生到桂林督师北伐后,公教人员穿起了灰色中山装。

  上世纪30年代,新桂系创造性地推行“三自三寓”政策,并开展新广西建设。在“三自三寓”政策中有一项是“寓兵于团”,因此桂林从上到下,公教人员、大中学生、各业职员,无论男女都时兴穿浅灰色布军装,戴军帽还打绑腿。这种衣着打扮,在当时是非常时尚的行头。市民上班、做客、出席重大场合都穿它,甚至男女青年相亲找对象,它都是最佳选择。值得一提的是,做这种军装的浅灰色布,正是广西本地生产的土布,又结实又耐用,因而被称为“广西灰”。

  胡适在《南游杂记》中如是写道:“在那独秀峰最高亭子上的晚照里,我们看那些活泼可爱的灰布青年在那儿自由眺望,自由谈论……”也侧面反映了当时“广西灰”在民众中的流行程度。

  衣服体现着态度。桂林人当时的这种穿着,正反映了人们提倡俭朴、团结、自给自足的精神诉求。也正是因为这股向上的风气,广西在数年内,取得了、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大发展及大繁荣。在1936年美国《纽约时报》远东特约记者雅本特的《中国的命运》一书中,盛赞广西这个“抗战模范省”。

  抗日战争爆发后,桂林成为抗战大后方。近百家书店、出版社林立,桂林城被称作自由中国的“文化城”。一时间全国文化名流云集。

  资料显示,当时汇聚在桂林的文化人士有1000多人,其中文化名人就有200多人,集中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名人。同时,随着战局发展,军政党要人、进步人士、难民涌入桂林,把这个平常不过8万人的城市扩张到了50万(一说30万)。

  受这些知识分子和外来人员影响,当时桂林市民衣橱里的衣服也发生了明显的风格变化。市区男性公教人员有的穿蓝色或淡中山装,有的穿西装、呢大衣;女性多穿旗袍,或上身为西式的翻领夹克,下身着短裙。

  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社会学家熊得山的儿子熊永深2015年曾经在网上发文章回忆在桂林的往事。他这么写道:“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很多广东和香港的学生涌进了广西,风气大变。特别是女仔,衣服漂亮了,也有少数人化了薄妆。穿旗袍的也多了,雁山陡然增加了很多色彩。”

  图④:上世纪30-40年代,桂林柚子摊前的日常景象。有穿长衫的、军服的、对襟棉袄的,衣着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行业与身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今日桂林晚报内容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