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硬招实招全面激活国庆中秋消费潜力
时报时评 周子勋
国庆、中秋“双节”将至,国人因疫情而被压抑良久的消费欲望也将逐渐被点燃。
9月27日召开的文化和旅游部新闻发布会透露,在系列举措支持之下,文旅行业多数据呈现向好态势。7月至8月,全国旅游度假区全部恢复开放,接待人次和收入恢复到去年的九成左右;全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次和总收入恢复到往年同期的九成多,从业人员数量基本达到去年同期水平……随着国庆、中秋双节临近,文化和旅游部将再推一揽子实招,力促“双节”文旅消费加快复苏。
毋庸讳言,今年一场百年不遇的疫情对我国经济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解决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问题,核心在于为中国经济找到新的动力。而建立消费型社会与国内市场空间再开发是关键所在。
事实上,近年来,虽然中国经济增长在持续放缓,但从结构上来看,最终消费在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随着我国经济增长结构转型,2018年,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6.2%,2019年为57.8%,消费连续多年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同时,以促消费为重点的政策今年也持续加码,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公布了《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商务部等部委主办的2020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文化和旅游部近日也在部署国庆中秋假期景区开放管理工作时提出旅游景区接待游客量上限由原来最大承载量的50%上调至75%,国家体育总局、文化和旅游部还联合发布“2020年国庆黄金周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各地也纷纷出台促文旅复苏举措。凡此种种,都希望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激发国内消费潜力。
在政策合力下,我国消费恢复发展呈现积极向好态势。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0.5%,为年内首次正增长,市场销售规模超过上年同月水平。在全球经济遭受疫情重创的当下,我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实现企稳回升,固然可贵,但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肆虐、蔓延,形势不容乐观。下一步,中国必须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情。目前,中央将扩大内需作为“六稳”和“六保”工作的主要着力点,其中扩大消费需求更是重中之重。某种意义上说,消费恢复是国内经济“内循环”的核心所在。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培育消费的问题在于,与投资活动不同,发展消费不会一步登天,效果也不会立竿见影。换句话说,促消费增长更应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是短期的刺激。
因此,国庆、中秋“双节”能否迎来报复性消费,关键需要出硬招、实招。如果不能增加居民收入,将难以从根本上扭转长期消费需求不足的局面。而扩大消费需要从分配机制入手,增加民生保障性支持,提高社会保障程度,构建有效促进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提高居民杠杆率固然有利于增加消费和房地产市场需求,但其长期负面影响不言而喻,所以必须调整消费政策和信贷导向,立足于长期国内消费市场的建设和提高社会保障程度,以保持经济金融的长期稳定。
- 标签:碟中谍2高清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
国际观察丨QDII额度发放常态化 跨境投资更便利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向17家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发放了103亿美元额度。…
- 基层治理路(10)丨贵州习水:“五到组”网格化探社会治理新路
- 李艺铭:数字经济核算统计标准出炉 为规范有序发展提供支撑
- 热点丨碳达峰碳中和硬仗 正驶入“快车道”
- 百年纪事(102)丨文艺八条发布
- 聚焦丨推动政府税收高效有序征管
- 商道经纬丨“618”年中购物节或迎来一波“补偿性消费”
- 时报时评丨高考只是青春的起点
- 【视频】国研中心党员风采录②丨杨玉洋:努力践行党员干部“关键时刻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
- 股市进行时丨A股“杠杆牛”卷土重来?
- 人民币汇率单边上涨态势不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