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进博”彰显中国绿色发展美好蓝图
陈姝含
11月1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落幕。本届博览会吸引了世界500强企业参展,有数百项新产品、新服务、新技术首次参展,高质量的展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合作机遇。本届进博会还延续前两届的“绿色”理念,从绿色展位、绿色运营、绿色物流、绿色餐饮四个方面,引导参展企业将环保落实在行动上,展现出中国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共建美好家园的态度。
绿色理念贯穿进博会
“绿色、循环和可持续理念在本届进博会上得到更深层次的延续和体现。”毕马威中国商业报告和企业可持续发展服务主管合伙人朱文伟对表示,绿色元素融入了进博会的各个环节,在促进展会绿色经济产业链建立的同时,也体现了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的新理念。对于后疫情时代的世界经济来说,中国用绿色发展的实际行动,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了希望和动力。
记者发现,绿色、循环、可持续理念在第三届进博会上体现得很明显。以绿色、节能形象展现在进博会上的企业数不胜数。与往届相比,本届进博会新设节能环保等专区,宝业集团展示了中国建筑制造业集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技术装备展区的节能环保板块,宜家以“更好的家更好的家园”为主题,展现了可持续之家、可持续产品故事、可持续食品、可持续社区工作坊等数个模块,为人们展现了可持续生活的场景。宝洁再度现身进博会,在快消品行业推动上市了可重复使用的循环包装箱“大绿宝”,每年可节省快递二次包装5500万个。毕马威作为专业服务机构第三次参加进博会,助力企业实践循环经济,实现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借助全球网络资源带来的知识与经验,协助企业提高环境、社会及管治披露的信息质量。
循环经济能保持企业竞争力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对表示,进博会是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是一个对外交往的平台、是一个合作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中资企业借进博会的平台链接全球,外资企业借进博会的契机牵手中国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企业践行“绿色”理念,发展循环经济对全球生态环境大有裨益。
“循环经济对于环境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长远而重大的意义。”朱文伟对记者表示,相比于传统经济模式,循环经济突出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特点,本质是一种物质闭环流动的生态经济。此前发布的《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研究报告中曾提到,随着气候相关风险的日益加剧,投资者和消费者都日益转向更具有可持续性的企业,企业要保持竞争力,务必将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模式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部分。一方面,企业应持续致力于产业生态圈的打造,产业上下游整合和回收再利用体系构建是循环经济体系建立完善的关键环节。企业和行业的技术升级对循环经济发展具有核心意义,节能降耗和回收再利用设备的开发为企业把污染变成资源提供了技术支持。企业可以加深对ESG体系的了解,通过ESG体系帮助企业识别新的收入来源、降低成本并吸引投资者,帮助企业有效应对环境风险、生态风险,并牢牢把握住当下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机遇。
ESG投资策略或是“绿色准入门槛”
近几年,ESG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均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朱文伟谈到,机构投资者顺应国内外发展趋势,将ESG因素纳入对企业综合评估决策中,以降低风险,提高收益。从国际大环境角度看,为了实现所有人更美好和更可持续发展的蓝图,联合国于2015年发布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全球面临的挑战,包括与消除贫困、不平等、气候、环境退化、繁荣以及和平与正义有关的挑战。这些目标相互关联,旨在从2015年到2030年间以综合方式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问题,转向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国政府始终响应可持续发展的号召,自2016年签订《巴黎气候变化协定》以来,加大了对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等的监督管理力度,同时陆续出台了支持和规范责任投资、绿色金融等的政策文件,并于2020年宣布了2030年碳排放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都将持续引导中国走向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从投资的角度看,对ESG重视度高和表现出色的企业,其对ESG风险管理能力也往往优于同业表现,因此,能在目前的环境下吸引投资者。有调研显示,ESG表现出色的企业,其ESG绩效和财务绩效存在长期、稳定的正相关性。对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来说,我国交易所对ESG的披露监管日益严格,企业需要持续提升ESG信息披露水平以及ESG管治水平。
- 标签:6月6日是什么日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
国际观察丨QDII额度发放常态化 跨境投资更便利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向17家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发放了103亿美元额度。…
- 基层治理路(10)丨贵州习水:“五到组”网格化探社会治理新路
- 李艺铭:数字经济核算统计标准出炉 为规范有序发展提供支撑
- 热点丨碳达峰碳中和硬仗 正驶入“快车道”
- 百年纪事(102)丨文艺八条发布
- 聚焦丨推动政府税收高效有序征管
- 商道经纬丨“618”年中购物节或迎来一波“补偿性消费”
- 时报时评丨高考只是青春的起点
- 【视频】国研中心党员风采录②丨杨玉洋:努力践行党员干部“关键时刻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
- 股市进行时丨A股“杠杆牛”卷土重来?
- 人民币汇率单边上涨态势不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