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新发展格局下的债务风险
徐蔚冰
11月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和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国际论坛2020在广州举行。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谈到中国经济新发展格局下的债务问题时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国发展既有美好前景,也面临重大挑战,其中一个就是债务“灰犀牛”。
张晓晶说,疫情冲击下,全球范围内债务攀升。其中,政府债务攀升最快。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杠杆率超过了100%。中国显性的政府杠杆率只有40%多。如果仅从这个数字来认识中国的债务结构和风险是远远不够的。在中国实体经济总债务中,企业债务占六成;企业债务中,国有企业债务占六到七成;国有企业债务中,近一半为融资平台债务。据此,我们可以重新“解构”中国的债务“灰犀牛”:即私人部门(居民+非国企)杠杆率与公共部门(国企+融资平台+地方政府+中央政府)杠杆率。中国公共部门杠杆率大大超过私人部门杠杆率,而这一点是与世界其他国家(除日本)有着显著的差异:就全球而言,公共部门杠杆率高于私人部门杠杆率达60个百分点。
张晓晶表示,由此可以判断,中国的债务风险向公共部门集中。引发的思考是:我们在杠杆率的配置、信贷资源配置方面是否出了问题?如何化解这个问题?
那么,应该如何应对新发展格局下的债务风险?张晓晶认为,一是创新驱动。创新会带来效率提升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利于稳(去)杠杆。二是消费驱动。在国民收入基本格局不能大动的情况下,消费驱动只能依赖信贷扩张,从而带来债务攀升。这是发达经济体一直在做的事情。因此,要在新发展格局大背景下形成“可持续”的债务积累模式,第一是要真正推进收入分配的改善,因为收入差距是信贷扩张冲动的重要诱因。第二是金融科技要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而不是像当前的金融科技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杠杆率攀升得更快了。第三是取消政府隐性担保、打破刚兑,让传统的公共部门债务积累方式无以为继,这样才能形成以市场化风险定价为基准的“可持续”的债务积累模式。
- 标签:妙手生春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
国际观察丨QDII额度发放常态化 跨境投资更便利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向17家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发放了103亿美元额度。…
- 基层治理路(10)丨贵州习水:“五到组”网格化探社会治理新路
- 李艺铭:数字经济核算统计标准出炉 为规范有序发展提供支撑
- 热点丨碳达峰碳中和硬仗 正驶入“快车道”
- 百年纪事(102)丨文艺八条发布
- 聚焦丨推动政府税收高效有序征管
- 商道经纬丨“618”年中购物节或迎来一波“补偿性消费”
- 时报时评丨高考只是青春的起点
- 【视频】国研中心党员风采录②丨杨玉洋:努力践行党员干部“关键时刻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
- 股市进行时丨A股“杠杆牛”卷土重来?
- 人民币汇率单边上涨态势不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