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资讯  信息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③丨阿拉善盟:精准扶贫铺就农牧民致富小康路

李成刚

58岁的张怀荣是内蒙古阿拉善盟阿左旗吉兰泰镇瑙干勃日格嘎查(村)的农民。年轻时老张并不穷,有车有房,妻子虽然患有小儿麻痹症,但日子过得还不错。没成想,老张因一次意外导致右手残疾,小女儿出生又患有脑瘫,求医治病花光了积蓄。国家的扶贫政策,让老张一家四口摆脱了困境,他除了享受残疾人补助外,每年还能享受每人15000元的退耕还林补助。此外,老张还参与了养殖合作社,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每年年底可领分红1800元。“现在家中不仅养了30只羊,我和妻子还承包了几十亩地种植玉米和西瓜,这样一来,全家一年收入又增加了几万元。”老张自豪地对说。

阿拉善盟下辖三旗两区(开发区),其中阿左旗、阿右旗是内蒙古自治区级贫困县,全盟贫困嘎查共39个,得益于精准脱贫攻坚战,阿拉善盟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1.9亿元,对961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有效扶持,切实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39个贫困嘎查(村)全部退出贫困序列,2018年,阿左旗、阿右旗2个自治区级贫困旗摘帽,全盟正常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7万元。今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等20个国家级贫困旗县最后一批退出贫困序列。至此,内蒙古自治区31个国家级贫困旗县、26个自治区级贫困旗县全部摘帽退出。

精准施策:扶得了贫还须致得了富

阿拉善盟面积27万平方公里,常驻人口25万,地广人稀,自然环境恶劣。脱贫攻坚不但难度大,还必须考虑环境制约问题。结合地域特点,阿拉善盟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探索实施了先建后补式、以奖代投式、整合资金式、撬动放大式、滚动投入式、合作带动式以及资产收益式等模式,形成了“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等多种新业态,建立了长效利益联结机制。同时,在推进精准脱贫过程中,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通过大力发展沙产业,逐步走上了一条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的良性循环之路,实现了生态与发展双赢。

阿拉善盟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腾格里额里斯镇乌兰哈达嘎查的脱贫户王进飞如今干劲十足,每天天刚亮就起来给自己饲养的几匹马饮水、打扫马厩。“这几匹马可是我的宝贝,每年通过它们入股并参与旅游服务,能赚不少钱。”王进飞对说。

56岁的王进飞曾是嘎查有名的贫困户,退牧还草后,在脱贫攻坚政策扶持下,他贷款购买了马匹和1辆越野车及7辆卡丁车、沙滩摩托车投入到通湖旅游区搞起旅游服务,收入年年攀升,很快就摘掉了“穷帽子”。如今,王进飞不仅带着家人住进90多平方米宽敞明亮的新砖房,还在邻近的宁夏中卫市为儿子买了新楼房。“如今我在景区做旅游服务,通过劳务报酬和分红每年收入15万多元,这都是扶贫好政策给我家带来了幸福生活。”王进飞乐呵呵地说。

乌兰哈达嘎查几年前还是贫困嘎查,在脱贫攻坚战中,该嘎查党支部牵头成立了旅游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以土地、资金和骆驼、马匹、车辆等入股分红的形式在景区经营项目获益,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现在嘎查210户牧民全部参股,每年每户收入均在10万元以上。”嘎查党支部书记李雄鹰介绍说。

打赢攻坚战:需靠基层组织发力

史晓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