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丨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农民喜“耕田”
昔日田间狭窄土路修成了四米宽水泥路。
摄影:王东洁
王晶晶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势在必行。近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健全管护机制,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中央和地方共同加大粮食主产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2021年建设1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
省时省力还增收 农民拍手称快
“过去农民浇地费力费水,都是用地上土垄沟、水带浇地,铺一次水带要一两个小时,现在从地下铺设防渗管道,在各家地头上安装管道阀门,合上水闸,水就到地里了,大大节省了劳动力,特别方便。”河北省馆陶县房寨北村村民王先生开心地向说着家乡种田的变化。
去年,房寨北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基础设施方面已全部完工,在2300亩的土地上,建成或改造了共60眼机井,让农田灌溉省时省力。
“现在的田间道路全是4米宽、20厘米厚的水泥路,以前收割机进不去的地,现在畅通无阻,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国家出钱为老百姓种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农民种田减少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力,这项惠民政策,大家都拍手称快。”王先生向记者说着如今的“好日子”。
记者了解到,该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包括硬化道路、更新变压器、维修机井并埋设地下防渗管道等。目前,房寨镇的其他村庄也都在陆续按计划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如火如荼。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安全战略的重大举措,是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重要抓手。中央财政持续多年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今年一如既往。
补短板 强弱项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2月24日,记者电话连线到北京凯德现代农业科技研究院院长李继凯时,他正在去山东淄博的高铁上,准备去调研淄博的农业发展现状。谈及高标准农田建设,李继凯对记者讲述,这是确保粮食生产供应的重要举措。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对大量面积分散、土质等级差、水利及道路等设施不配套等低产田,进行土地整治改造升级为高产稳产的高产田,是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手段。“藏粮于地”的“地”,不仅要保守住18亿亩的数量红线,还要通过提高农田质量实现产量的保证。“藏粮于技”的“技”,也不仅指粮食生产技术,还应该包括农田的改造技术与先进粮食生产技术的应用场景,也就是农田的基础与质量水平。
补短板、强弱项方能见实效。我国农业与农民基数较大,只能选择基础薄弱环节才能实现科学有效,而高标准农田建设则是选择农田基础条件与基础设施配套等环节,既是农业生产最薄弱、最需要的环节,也是农民自身无法、无力解决的环节。李继凯表示,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目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阶段对农业投资与补贴农民、增加农民收入的必要举措。
“通过对农田的整治与水利设施的配套建设,可以改变目前一些农村农业生产‘靠天吃饭、旱涝无常’的状况,做到‘旱可浇、涝可排’,也是增强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的重要举措。”李继凯说。
创新机制 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要从面积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入手。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一定面积成方连片的集中整治与基础配套完善,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了基础与保证。对于如何加快推进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李继凯给出了他的建议。
首先,进一步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流程。使流程实现科学规范、公开公平,防止各环节中出现各种违规、贪腐现象。
其次,适当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与验收标准。围绕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适当调整与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与土壤生态修复、土壤质量、生态农业等农业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
再次,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设施管理维护与使用。
第四,鼓励各方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议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业生产经营结合起来,形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加工与销售一体化,使建设投入与经营收益相结合,从而充分调动农业生产各方的积极性。
最后,加快形成投入多元、功能多元、收益多元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新体制。
记者手记
农民拍手称快的“高标准农田建设”
王晶晶
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房寨北村地处华北平原东南部。世世代代,人们都勤勤恳恳劳作于这片田野,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挥汗如雨,种田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拖拉机、播种机、谷物联合收割机、玉米联合收割机、无人机打药……越来越多的农机产品走进田间地头,农民的生产效率得到大大的提升,省时省力让他们深感种田越来越“省事”,但也有不少农民因为农业机械开不进自家田地而发愁。
“要想富,先修路”。中央财政多年持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从农村发展的薄弱环节入手,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田间道路硬化,让机械化生产顺利进行,既是民之所盼,也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措施。
“靠天吃饭、旱涝不保收”是以往决定一年粮食收成的重要因素。如今,这一状况在农村发生着巨变。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对农田的整治与水利设施的配套,实现了“旱可浇、涝可排”,让庄稼稳产高产,增加农民收入。
采访中,百姓们发自肺腑的点赞高标准农田建设,让人振奋,他们的笑容也让我们看到乡村振兴的信心。田间有道路,地头有机井,政府不定期举办科学种田的培训课,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更藏富于民。搭上科技快车,农民从田间地头解放出来,走向二产、三产,实现了多元化生产经营。农民的日子红红火火,农民的钱包也越来越鼓。
一线城市楼市升温 1月房价涨幅扩大
土地、人才、资金:城乡经济循环畅通的三要素
从量向质 “十四五”国资国企开启发展新征程
一号文件:以乡村振兴新蓝图开“十四五”新局
牛年新春见新局①丨春节旅游市场回暖 “微旅游”成消费热点
史晓强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 标签:新浪nba视频直播间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
国际观察丨QDII额度发放常态化 跨境投资更便利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向17家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发放了103亿美元额度。…
- 基层治理路(10)丨贵州习水:“五到组”网格化探社会治理新路
- 李艺铭:数字经济核算统计标准出炉 为规范有序发展提供支撑
- 热点丨碳达峰碳中和硬仗 正驶入“快车道”
- 百年纪事(102)丨文艺八条发布
- 聚焦丨推动政府税收高效有序征管
- 商道经纬丨“618”年中购物节或迎来一波“补偿性消费”
- 时报时评丨高考只是青春的起点
- 【视频】国研中心党员风采录②丨杨玉洋:努力践行党员干部“关键时刻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
- 股市进行时丨A股“杠杆牛”卷土重来?
- 人民币汇率单边上涨态势不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