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举开新局②丨发展教育要牢记“公平”和“质量”
胡畔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话题无疑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绝对热点之一,无论是基础教育改革还是教育现代化发展,均被反复提及。近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深化教育改革,实施教育提质扩容工程,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公平”和“质量”是“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所在。要落实教育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发展要求,尤其需要重视城乡教育差距。可以教育信息化为抓手,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共享,缩小城乡差距。
发展教育要牢记“公平”和“质量”
从2016年的“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到2017年的“办好公平优质教育”,再到2018年的“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2019年的“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进而到2020年的“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2021年的“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政府工作报告已连续六年强调教育的“公平”和“质量”。而从“公平”到“更加公平”、从“更有质量”到“更高质量”,国家对教育发展的要求也在渐次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关于教育的表述如何变化,‘公平’二字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甚至被放在了‘质量’的前面,这既是社会对教育的期待,更是国家对教育发展的最核心要求。”接受采访的专家强调说。
事实上,在更加公平和更高质量上,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和《纲要》,早已为我国“十四五”期间的教育发展明确了目标、绘好了路线图。
图片来源:新华社
其中,针对教育公平,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快补齐农村办学条件短板,健全教师工资保障长效机制,改善乡村教师待遇。同时,在教育公平上迈出更大步伐,更好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高校招生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力度。
在教育质量上,《纲要》中提出的一组数字,则清晰展现了教育提质扩容的行进脉络:在普惠性幼儿园方面,《纲要》提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提高到90%以上”“新建、改扩建2万所幼儿园,增加普惠学位400万个以上”;在基础教育方面,《纲要》提出“以教育基础薄弱县和人口流入地为重点,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4000万所以上”“在边境县(团场)建设100所‘国门学校’”“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92%以上”;在职业技术教育方面,《纲要》提出“支持建设200所以上高水平高职学校和600个以上高水平专业,支持建设一批优秀中职学校和优质专业”;在高等教育方面,《纲要》提出“加强‘双一流’建设高校基础研究和协同创新能力建设,提升100所中西部本科高校办学条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60%”;在产教融合平台方面,《纲要》提出“建设100个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可以看到,这些针对不同教育阶段的量化目标,为我国“十四五”时期教育更高质量发展,绘出了清晰的路线图。
以教育信息化为抓手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学前教育、边远地区农村教育以及职业教育,常常被视为中国教育的三大短板。但相较于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短板可以用多办幼儿园、多培养老师、高职扩招等手段来弥补,边远贫困地区由于其教育基础长期薄弱,城乡之间的教育差异和鸿沟更为巨大,更需要久久为功。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认为,要落实教育公平,亟须解决城乡之间教育资源不均衡、中东西部教育之间存在差距、同区域不同学校之间存在差距、不同教育群体之间存在差距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群体的教育差距问题,都在偏远贫困地区全面体现。因此,更需要重视偏远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这也是落实教育公平工作的重点所在。
而对于如何弥补偏远贫困地区存在的教育资源短缺、师资力量不足等短板,周洪宇表示,加大对乡村薄弱学校的信息化投入力度,能有效解决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短缺问题,这也能改善乡村小规模学校及教学点无法开足、开齐课程的问题。“不过,城乡教育的差距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差距主要在教师。即使有了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师不能熟练掌握,学生也就无法有效习得。”周洪宇说。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教授薛二勇建议,可以在中小学教师中深入、系统地开展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积极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形成符合地方、学校、课堂、学情实际的教育资源运用模式,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此外,针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相对薄弱、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薛二勇表示,要稳步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招生的倾斜力度,推进教育机会的公平。同时,不断创新倾斜招生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倾斜招生政策的效益。在促进教育机会、教育过程的公平中,逐步实现教育结果的公平,让人人都有通过教育实现人生出彩的机会。
民生新举开新局①丨给企业减负 让市场在保就业中唱主角
楼市去向“两会”已给出答案 促消费须完善政策
两会热点丨《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有望上半年发布高水平开放开新局
两会热点丨财政政策:以政府“紧日子”换市场主体“稳日子”
两会特别策划之一丨百名代表委员寄语建党百年
两会特别策划之二丨百名代表委员寄语建党百年
谷 云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 标签:十年之久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
国际观察丨QDII额度发放常态化 跨境投资更便利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向17家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发放了103亿美元额度。…
- 基层治理路(10)丨贵州习水:“五到组”网格化探社会治理新路
- 李艺铭:数字经济核算统计标准出炉 为规范有序发展提供支撑
- 热点丨碳达峰碳中和硬仗 正驶入“快车道”
- 百年纪事(102)丨文艺八条发布
- 聚焦丨推动政府税收高效有序征管
- 商道经纬丨“618”年中购物节或迎来一波“补偿性消费”
- 时报时评丨高考只是青春的起点
- 【视频】国研中心党员风采录②丨杨玉洋:努力践行党员干部“关键时刻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
- 股市进行时丨A股“杠杆牛”卷土重来?
- 人民币汇率单边上涨态势不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