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资讯  信息

经济地理丨四星连珠 催生京哈高铁经济走廊

京哈高铁驶进春天里

随着京哈高铁京沈段通车,京哈高铁全线贯通,经济地理版图也随之重构。以这趟时代列车为线,串珠成链,京哈高铁经济走廊呼之欲出,作为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新引擎,必将加快推进东北地区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图片来源:新华社

寻良策

王彩娜

“中午老北京涮羊肉,晚上东北小烧烤,一天轻松打个来回。”随着一辆辆高铁列车呼啸驶过,千里京哈一日还终成美好现实。

近日,北京至哈尔滨高速铁路北京至承德段正式开通运营,京哈高铁实现全线贯通,北京至沈阳、长春和哈尔滨最快缩至2小时45分、3小时54分、4小时52分,形成“半日可达、当日往返”的可达性空间。目前,哈尔滨西至北京朝阳间7对动车组列车已全部恢复图定运行,全席别继续执行开通初期区间折扣优惠政策。

来自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北京至哈尔滨高速铁路北京至承德段开通运营满月,累计发送旅客16.8万人次,其中北京朝阳站累计发送旅客12.63万人,承德南站累计发送旅客2.1万人,该条线路已经成为东北地区旅客进出华北的重要选择,多地之间的经济、文化、旅游互动更为频繁。

“京哈高铁全线贯通最直接的空间经济效应是加快东北地区市场规模扩大、深化与一体化。”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马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催生京哈高铁经济走廊

搭乘京哈高铁,东北振兴迎来新的希望。

作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京哈高铁南起北京市朝阳区,向北途经北京市顺义区、怀柔区、密云区,河北省承德市,辽宁省朝阳市、阜新市、沈阳市、铁岭市,吉林省四平市、长春市、松原市,终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全长119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没有高铁,城镇就是散落的珍珠;通了高铁,城镇就是项链上的珍珠。”京哈高铁北京至承德段开通运营后,全面打通北京至东北地区的进出关高铁通道,更为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增添了新引擎,推进东北地区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产业流融合融通。

“日渐完善的高铁网络建设,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连通和扩大了经济辐射半径,带动了区域间的产业联动与协同发展。”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根据高铁经济发展规律,京哈高铁全线贯通将为沿线地区带来新的价值,特别是助力东北与京津冀乃至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实现要素资源跨区域长距离的高速流动。

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以京哈高铁为载体,充分发挥北京、沈阳、长春、哈尔滨等中心城市的全方位辐射功能,能够激活沿线城市的走廊经济进而形成东北振兴的投资带、产业带、创新带、创业带和人口集聚带等,未来这条经济走廊必将迸发出强劲的经济活力。

事实上,京哈高铁的全线贯通,东北人也是心生疑虑,毕竟与便捷高效的交通相伴而生的也有大城市的虹吸效应,会不会加快东北优势要素资源的流失?

对于沿线城市发展,丁长发认为,京哈高铁的全线贯通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在高铁时代,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将会使东北的资金、人才、技术向经济高地聚集,这种外流后果可能会加剧东北地区的人口老龄化、产业空心化,如何将发展机遇转化为竞争优势考验着各地的智慧。

打铁还须自身硬。丁长发建议,当前应加快优化营商环境,建立更加灵活的要素共享机制,特别是东北地区应充分发挥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较低廉、自然及人文资源富集等多重优势,逐步深化东北与京津冀的人才交流、科技合作、产业分工、设施联通、城镇建设等领域对接融合发展。

沿线城市已开始进行探索,比如,今年起,承德鹰手营子矿区抢抓京哈高铁全线开通运行机遇,建设北京、承德之间重要节点城市,打造高铁沿线活力精品山城,全力向旅游城市发展。

重构区域经济新格局

“市场经济体系总体规模增长小、外向分工和内部一体化程度低,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体系融入不够,是影响东北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马涛强调,如何在“十四五”时期将东北振兴纳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重建东北与中国中长期发展需求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通过对“东北—国家”和“国家—全球”两个分工层次的投入产出分析,马涛认为,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相对全国及国内发达地区的相对滞后,很大程度上与东北未能有效融入中国参与全球经济体系有关。《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总体布局中提出“南北延伸,拓展一轴”,实际上是期望向南融入国家市场经济体系、向北融入“一带一路”及东北亚国际市场体系。

马涛认为,主干交通贯通带来的时空压缩大大加快东北三省省际间经济圈层、省域内经济带和重点发展区的市场化与集聚效应。2017年以来,在《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部分省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的通知》部署下,辽吉黑与江浙粤、沈大长哈与京沪津深的对口合作日益深化,在体制机制创新、产业对接互补和平台载体建设上成效显著,均已成为东北新动能集聚和高质量发展的增长点。随着后续客货分线、“四网融合”以及综合立体交通网等交通体系的叠加融合,东北地区各层经济空间会加速融入京津冀,形成逾13万亿元新的潜在经济空间,成为“十四五”东北振兴最值得期待的新市场空间之一。

“十四五”期间,东北三省普遍提出了省会都市圈扩容增效,以城市带动区域发展的发展思路。

辽宁省提出,加快建设以沈阳为中心的现代化都市圈,形成以沈阳、大连“双核”为牵引的“沈阳现代化都市圈、辽宁沿海经济带、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和辽东绿色经济区”区域发展格局。

吉林省提出,打造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城市群,形成环长春四辽吉松工业走廊,推进长吉、长平一体化协同发展,统筹推进中东西“三大板块”建设。

黑龙江省提出,实施强省会战略,打造以哈尔滨为核心的现代化都市圈和全省高质量发展核心动力源,加快一小时圈层的哈大绥一体化和两小时圈层的哈大齐牡创新协同发展。

马涛认为,京哈高铁联通省会都市圈,省会联通省内重点发展区,一个东北与京津冀协同的大市场融通、东北省际都市圈市场贯通辐射、三省省内骨干城市集聚带动的新型市场体系将在“十四五”期间日渐清晰。

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在缩短全国各区域时空距离的同时,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构区域经济新格局。

积蓄东北振兴新动能

振兴东北,关乎国家发展大局。进入“十四五”,东北三省如何抢抓机遇开局起步?

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及东北振兴,并为东北定下发展目标——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方面,在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指导下,建立了东北振兴省部联席落实推进工作机制,向外界传递出国家对加快促进东北三省一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决心与希望。

马涛认为,东北振兴省部联席落实推进工作机制是东北振兴的国家整体治理的核心机制之一,这种中国特色国家治理机制,必将为东北振兴带来跨区域、跨周期和跨部门的资源配置效果。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东北地区发展的变局关键在于,能够借着“东风”实现区域人才、物流、科技、资金等方面联合发展,从而推进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正因深谙其道,辽宁迫切希望通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产业转移,推动自身产业转型升级。今年全国两会期间,21位住辽全国政协委员提交联名提案,从交通区位、资源互补、产业关联度、农副产品供给、生态保障功能等方面阐述了推进辽宁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优势和基础,并建议从国家层面对推进辽宁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给予支持。支持辽宁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深化科技教育合作,推动辽宁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精准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地;支持辽宁与京津冀地区实行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推动辽宁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支持辽宁与京津冀地区通道、平台、市场建设与合作,发展面向京津冀地区的产品服务供给,建设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休闲旅游康养目的地。

国家发改委秘书长赵辰昕日前表示,正加快制定东北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通过这个实施方案,谋划下一步东北振兴的主要思路、重点任务、重大项目、重大政策,要通过一系列努力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

寒冬褪去的东北大地,正孕育着勃勃生机与无限希望。

探新路

高铁时代 辽西北成为东北连接京津冀的桥头堡

王彩娜

京哈高铁全线贯通后,作为重要节点城市的辽西北地区阜新、朝阳、铁岭等地,一跃成为东北连接京津冀的桥头堡,成为京哈高铁全线贯通的最大赢家。

从区位优势来看,辽西北地区位于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蒙古高原的交会处,是中蒙俄经济走廊和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全方位开放地缘优势明显。作为京津冀连接东北的重要通道,是京津冀制造业产能转移半径最短的承接区域之一,也是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理想区域。

故此,2020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支持辽西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复函,支持建设辽西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据悉,辽西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有力有序有效承接京津冀等国内外产业转移,将示范区建设成为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高地,打造区域经济新增长点,推动东北全面振兴。

具体而言,辽西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主要依托阜新、朝阳两市的64个承接平台,重点承接与本地产业结构匹配度高,具有一定本地配套能力的项目,主要包括装备制造、原材料、新能源、农产品加工、通用航空等产业。

其实,过去,辽西北曾是辽宁省经济洼地的代名词,虽然距离北京直线距离只有300多公里,但是火车到达动辄就需要近12个小时,长期以来,封闭落后的交通是其经济发展欠发达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辽宁省积极引导辽西北地区利用区位等优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主动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并且已经取得一定成效。

数据显示,2020年前10个月,阜新市130个到资项目中,来自京津冀地区的项目有49个,占比38%;项目到资额110.56亿元,京津冀地区的项目到资额为50.14亿元,占比45%。签约项目共计210个,投资额达749.66亿元,京津冀地区的项目72个,占比34.29%;投资总额为175.61亿元,占比23.43%。

2020年以来,朝阳市共引进京津冀地区的项目174个、总投资946.6亿元,其中,63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总投资237.5亿元。投资22亿元的辽宁通鑫实业有限公司循环经济产业园、投资50亿元的朝阳白垩纪主题乐园旅游度假区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辽宁省委十二届十四次会议明确提出,建设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就是要充分发挥辽西毗邻京津冀的区位优势,抓住京哈高铁全线贯通契机,将“对接”升华为“融入”,把辽西地区打造成该省开放合作的新增长极。

京哈高铁全线贯通后,像朝阳到北京只需1.5个小时,大大拉近了辽西北地区与首都北京、省会沈阳的距离,对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更加畅达也是极大支撑,有利于推动辽西北地区全新发展格局加速形成,助力全域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和拓展空间。

有了京哈高铁给予的交通优势支撑,“十四五”时期,朝阳将围绕京哈高铁全线开通带来的发展机遇,坚持以7个省级开发区为龙头,全面加强与京津冀地区平台对接,全力打造开放合作和改革创新高地;强力推进主攻京津冀抓招商抓项目抓发展,全面扩大与京津冀地区产业对接,全力建设国家级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示范区;大力推进农产品市场对接,加快建设京津冀地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加快把朝阳打造成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菜篮子”“米袋子”;加快推进文化旅游市场对接,全力建设全国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北京“后花园”,全力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加快推进跨区域通道对接,与辽西各市共同构建联通京津冀城市群和沈阳都市圈的高铁1.5小时经济圈,全力把朝阳建设成为连接京津冀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城市等。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随着京津冀地区人才、科技、产业等要素资源加速东移,辽西北有望快速成长为我国北方新兴交通枢纽和先进制造业聚集带。

凛冬已去,春光可期。

马建堂:以党建高质量发展 引领国家高端智库建设

民生新举开新局③丨制度完善引导养老事业进入发展新格局

民生新举开新局②丨发展教育要牢记“公平”和“质量”

民生新举开新局①丨给企业减负 让市场在保就业中唱主角

楼市去向“两会”已给出答案 促消费须完善政策

两会热点丨《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有望上半年发布高水平开放开新局

谷 云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