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资讯  信息

时报时评丨因应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

时报时评

唐福勇

5月12日、5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连续两次研究了大宗商品价格。相对于5月12日的要求“跟踪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市场变化,做好市场调节,应对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及其连带影响”的表述,19日的会议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表述更进一步,提出要“高度重视大宗商品价格攀升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从加强供需、加强监管、引导预期、支持市场主体等方面采取应对措施,目的就是要保障大宗商品供给,遏制其价格不合理上涨,努力防止向居民消费价格传导。

今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品种价格连创新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显示,2020年4月至2021年2月,全部商品指数上涨了67%,其中能源指数上涨172%、原油指数上涨170%。

在市场方面,从去年开始就已经“春江水暖鸭先知”了,到今年,越来越多的中下游企业尤其是制造企业感受到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带来生产经营的压力,不仅利润大幅萎缩,市场销售也面临保市场还是保利润的困境。

中国作为工业大国,是大宗商品的最大进口国和消费国,很多基础原材料和农产品的产量与消费量均居世界前列。因此,实体经济对于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感受最为明显,到目前为止,大量制造企业已经深受大宗商品及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市场的担忧情绪也越来越浓。

此轮大宗商品上涨,不仅有全球流动性宽松因素,也有疫情因素对供应链产业链的影响,再加上全球经济逐步缓慢复苏,多种因素叠加助推了本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因此,要高度重视本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复杂因素,运用有效应对手段,减少和降低对企业经营、百姓消费与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

在政府方面,19日的会议已经在“积极行动”,比如多措并举加强供需双向调节。落实提高部分钢铁产品出口关税、对生铁及废钢等实行零进口暂定税率、取消部分钢铁产品出口退税等政策,促进增加国内市场供应。加强大宗商品进出口和储备调节,增强保供稳价能力。加强市场监管。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和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实施好直达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再贷款再贴现支持普惠金融力度,落实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等政策,引导银行扩大信用贷款。

除此之外,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应更加积极主动地采取应对措施。在本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过程中,有一些企业之所以坚持不涨价,是因为企业提前根据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套期保值时机与恰当的保值数量比例,从而规避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489家实体企业的A股上市公司共发布了1100多条关于套期保值的公告,其中有123家公司为首次发布套期保值公告。不过,相比A股市场4100多家上市公司,这个比例并不算高。而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约有94%的企业积极运用期货衍生品市场规避风险。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国还有大量的实体企业需要加强学习,不断运用新的工具来应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从而规避企业风险。

作者系

习近平总书记到过的红色圣地之福建篇

专访丨张继争:两大功能区划分 探索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路径

智说百年丨洪银兴:从六个维度看党的经济发展思想演进

区域观察丨都市圈,福州打赢翻身仗的关键支点

警惕出口高增长背后的隐忧

视点丨全球产业链区域化加剧 中国如何抓住机遇

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30岁的女人在床上真可怕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