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内循环必答题 内需市场崛起可期
前瞻内销市场新趋向
商务部等七部门日前联合制定《商品市场优化升级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5)》重申按照“同线同标同质”要求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自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政策面持续鼓励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发挥了维持外贸企业生存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防控以及海外市场需求回暖,外贸呈现持续向好态势。在政策支持下,出口转内销形势有何变化?新发展格局下内销市场能否担当重任大有作为?
本期新闻洞察针对相关外贸行业,就行业内企业生产端及专攻外贸商品采购、销售的流通端采访了相关业内人士,并邀请业内专家分析点评、前瞻趋势,旨在为读者探析当前外贸持续回暖后的内销市场趋向,敬请垂阅。
李海楠
促进内销出口商品“同线同标同质”发展——于2020年6月被国务院列为支持出口转内销“十条举措”。近日,这一要求又被明确写入商务部等七部门联合制定的《商品市场优化升级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5)》,其中明确推进内外贸一体化。鼓励商品市场组织产销对接活动,按照“同线同标同质”要求,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
“同线同标同质”在制造业业内人士眼中俗称“三同”。与以往企业对此避之不谈相比,如今而言,“三同”已迫在眉睫。至少,在眼镜厂负责人老潘和钢化玻璃厂负责人老袁眼中已然如此——“产品质量过硬是拿住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不二法则”是两位向记者表达的一致心声。
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伴随国内消费需求的升级和扩大,只要供给侧继续深耕,促进企业经营成本降低及现代化流通体系建设,打通国内大循环堵点和难点,出口转内销现象或将逐步转变为内外市场兼顾甚至以内销为主兼顾出口的发展局面。
一家眼镜厂的“两个市场”生意经
浙江人老潘,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只身来到北京做起了眼镜生意。他选择的打拼地点是北京的潘家园,用他的话说,“都姓潘,感觉在自己家一样”。他告诉记者,与别人不同的是,自始至终他的生意都围绕外贸生意展开。
老潘在浙江拥有一家眼镜工厂,北京眼镜大厦内的办公地点是他品牌的注册地址。“我注册了两个独立品牌,出口俄罗斯、东欧以及东南亚国家。”老潘告诉记者,“15年前,当时中国刚加入世贸不久,眼镜行业竞争加大,开打价格战。后来我意识到得注册品牌。”他觉得,“有品牌价值才能卖出高价。”
于是,老潘开始在浙江筹划建立自己的工厂,依托当地眼镜产业熟练工人多的优势,加上他从德国和日本进口的车床,很快他的独立品牌镜架就在海外打响口碑。但好景不长,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老潘第一次经历了订单方违约。老潘随即就决定将那批纯钛的眼镜架转售同行代理。“但没想到,最后用刚好覆盖生产成本的价格,折合每只130元的价格处理掉了手里1万多副镜架,避免了损失。”
“当时只是尝试看是不是有人愿意接受这样的高价货,毕竟纯钛镜架比较高端,成本130元的进价要确保有利润怎么也得卖到400元朝上。”这也让老潘第一次意识到内销市场的潜力。于是,他又敢为人先,在2009年签约了日本的眼镜设计师,并联合创立了品牌自持,专攻内销市场,定位中高端镜架细分市场。
老潘也坦言,不同以往,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持续时间很长,“2020年大半年都没开工,国际运输也停了,所以算是我经历最难的一年。”但老潘说,幸好国内的形势越来越好,算是帮助他摆脱了困局。“海外的订单我转内销全消化了,今年年初还收到了海外厂商的退款补偿,算是平稳渡过了难关。”对于未来,老潘觉得,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求从水平和规模上都在快速上升,未来最好的结果是,用过硬的产品确保“两个市场”都能兼顾,获得口碑和效益的“双丰收”。
看一家钢化玻璃厂
如何开拓内销市场
不同于老潘对内销和出口两头“稳”的从容和淡定,广东一家钢化玻璃厂负责人老袁显得有点儿焦头烂额。最近,他正在为配合品牌方参展6月在上海举办的2021国际玻璃工业展览会而忙碌。为的是,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帮助其刚拿到的外销钢化玻璃产品的产销代理在国内家装行业占据一席之地。
老袁介绍,其工厂主要经营出口产品,从原材选料到生产工艺再到产品设计都是在海外完成,国内负责整备原料进厂生产,然后销往海外。东南亚市场是其产品的专攻领域,由于地处热带地区,对钢化玻璃产品的需求量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尤其是这些年“一带一路”的发展带动东南亚国家建筑业风起,让他一度感受到了“顺风顺水”。但疫情的影响让他不得不开始筹划另一条生计路线。
“我向品牌方极力争取,经过市场调研让他们认识到了中国国内市场的潜力,实际上品牌方也一直有意进入,于是我们最后达成同产品线同规格同标准双线销售的协议。”老袁简单解释,“就是完全同样的产品用不同的品牌分别在海外和国内销售。”
为配合品牌方推广需要,老袁需要选取一些精良的设计产品参展即将在上海举行的玻璃展览会。用老袁的话说,“如今回归国内市场,找到了当年开拓海外市场一样的感觉,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用质量过硬的产品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只不过,彼时的老袁做到了,如今,他需要重新来过,面临来自需求端对产品质量的标准要求也更高。
内销市场崛起须
从供给侧弥合供需割裂
虽然久违的外贸大好形势得来不易,但受访企业人士仍保留了对内销市场的期待,用他们的话说,“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带来的后续效益远比百分之十几的出口退税更具吸引力。”
显然,融入国内大循环正在成为全部外贸企业的必答题。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贸易经济系系主任、教授王晓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今的内销市场不同于计划经济时代一些尾品、残缺品转内销,抑或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些销售困难、卖不动的尾货商品转内销,而是顺应国内消费需求升级,供给侧对接需求侧的主动而为。
在王晓东看来,伴随国内消费需求的升级和扩大,出口转内销或将逐步完成历史使命,最终被纳入历史范畴。“只要供给侧继续深耕,加快现代化流通体系建设,打通国内大循环堵点和难点,出口转内销现象或将逐步转变为内外市场兼顾甚至以内销为主兼顾出口的发展局面。”他直言,在新发展格局下,尤其是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要求和引领下,内销市场也一定会持续扩大。
王晓东认为,从趋势上研判,伴随内外贸合一,内外贸的界限也会逐渐淡化。对企业而言,未来应该能够在国内国际两个循环中来回游走,并以国内循环为主。
“当然这还取决于国内市场消费需求是否真正能够对供给形成引领。”王晓东强调,这需要进一步深化供给侧改革, 一是提升优质产品的供给。供应内销市场的产品应该是一种能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供给,不能是货不对路、质次价高、冷背呆滞的商品,“国内零售业存在的千店一面现象应被尽快打破。”
二是切实解决流通成本太高的问题,即建立现代流通体系。“所谓大循环就是从生产到消费,再从消费到再生产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循环理论,这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拥堵。”他说,畅通流通并围绕供给侧弥合供需的割裂,内销市场崛起值得期待。
外贸商品受青睐 电商紧盯内销市场
童彤
“韩国的服装、日本的厨具、欧洲的电器,是最受消费者认可和追捧的外贸商品。”在电商圈摸爬滚打十余年的林小七,深喑电商带货的门道。用她自己的话说,这些年算是赶上了“电商+外贸商品内销热”的风口,也算赚得盆满钵满。
与林小七不同,专攻互联网技术路线的老武曾是同行口中的业界“大牛”,虽然没啥粉丝规模,但自去年年初疫情期间辞职后,开始摸索电商带货至今已经一年有余。尤其是,他用拍摄商品评测的方式吸引厂商主动投桃报李的方法,积累了人气,也带来了经济效益,他说,“找到了人生乐趣,练就了温饱手段。”
针对近日商务部等七部门联合制定《商品市场优化升级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5)》中鼓励商品市场与跨境电商综试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协作,发展跨境电商。鼓励商品市场组织产销对接活动,按照“同线同标同质”要求,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有着业内从业经历的林小七和老武向讲述了他们眼中的出口转内销,以及对未来内销市场的殷切期待。
“找准、找对货源得
铺天盖地、开源合作渠道”
林小七是内蒙古人,骨子里有股敢闯敢干的劲儿。大约12年前结缘电商圈,还要归功于居住青岛的经历。她介绍,青岛临海,近日韩的地理条件让当地聚集了不少日本、韩国企业,尤其是服装纺织品工厂扎堆聚集,且不乏众多国际知名品牌的代工厂。住在青岛的日子里,她开始习惯于奔波游走在各大服装厂,这也为日后前往江苏、广东、福建寻找食品、玩具、电器的外贸货源练就了功底。
让林小七真正专攻外贸生意,要追溯到最早经营淘宝网店的经历。“我当时跟风开了个淘宝店卖女装,第一次谈了一笔1000件的国内品牌带吊牌的尾单,成本30元拿走,还可以等出清商品后按比例结账。”林小七觉得这对初出茅庐的她来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当时我筹借了5万元货款准备进货。正好谈完那单尾货后误打误撞进了一家没挂任何醒目牌匾的服装厂,看到满满三大箱女装出口连衣裙。”她回忆说,“记得工厂负责人答应15元一件一共3000件可以全带走。”于是,看着手里的5万元现金,拿走这些货还能剩下5000元,林小七就这样拿到了手里第一批出口转内销货源。
后来,林小七又频繁往来江苏、广东、福建和天津,建立了长期合作的固定合作厂商,还与上海和天津的两个跨境电商合作中,打开了引进海外进口商品的大门。作为出口商品转内销的受益者,她期待着,“未来的内销市场能够不断壮大,也相信未来大批海外商品会以更实惠的价格进入中国市场。”
“用细枝末节让
商品的质量把控为人所见”
老武曾是某互联网公司的一名中层管理人员,热衷关注技术应用已经融入了他的日常生活。“大到各类家庭生活办公电器,小到厨房的锅碗瓢盆都能从技术分析的角度去评判。”理工科出身的老武对技术有种天然执拗,这在常人眼中是吹毛求疵,却成了他成就一番事业的前提。
由于家庭变故和疫情等多方面因素,老武辞去了原本互联网公司的工作,2020年初就开始了全职在家的悠闲生活,并就此开拓了他的第二事业——电商带货。
“最开始是在家里记录了一些我拆解相机的视频,再后来还测试了锅具、刀具,传到了网上,意外获得了不少网友支持。”老武告诉记者,最初的灵感来自于一个网友的留言,说是可以将大家关注的产品用找茬的方式加以比较,拍成视频传播。
“对于拍摄视频的定位,就是要用细枝末节让商品的质量把控为人所见。”老武告诉记者,最初测试的是英国某知名品牌水壶,和国内一些大厂的品牌水壶都进行拆解评测。再后来是日本的煎锅和电饭锅,都进行了评测。老武说,“拆解和技术评测带来的结果显示了很多外贸商品的确在技术要求和品控方面做得更好,比如水壶的电控元件,外贸进口的电控元件从用料和电路板以及铜丝使用规格都远高于国产商品,这带来的结果除了水壶加热效率、静音、控温等方面外,最直接的就是使用寿命的不同,难怪消费者会热衷外贸商品。”
这也让老武看到了商机,于是他开始和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品牌方谈合作。如今,老武在经营自己的网店上很用心,也的确带来了效益。他调侃,未来会在电商带货领域继续深耕。他说,“这样的方式让我找到了人生乐趣,还练就了一番解决温饱的手段。”
观察
激活需求侧 是壮大内销市场关键
李海楠
出口转内销,这一具有时代特征的称谓自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外贸企业以来,在国家层面政策支持下再度焕发了生机。继2020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提出包括转内销商品有着与出口商品“同线同标同质”等十条举措支持出口转内销措施以来,坊间一度掀起一波“在内循环大旗下力促内销市场全面提质,尽早促成内外贸一体化”的呼吁。
日前,商务部等七部门联合制定《商品市场优化升级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5)》(以下简称《计划》),就明确提出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并重申鼓励商品市场组织产销对接活动,按照“同线同标同质”要求,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
那么,是否只要实现了转内销商品与出口商品“同线同标同质”的条件,就能确保内销市场全面振兴,继而弥补外需疲软下对外贸企业的冲击?答案并不尽然。
至少,从消费表现看,仍有继续深挖潜力的条件。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153亿元,同比增长17.7%,两年平均增长4.3%;环比增长0.32%。而更能反映消费“压舱石”地位的最终消费同样值得欣慰,数据显示,2020年最终消费率达到54.3%。2011—2019年,我国的最终消费率平均为53.4%。尽管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最终消费支出仍是近年来最高水平。
消费的持续向好和稳定表现也为需求侧谋求更多空间预留了伏笔。记者以为,出口转内销的政策实施路径最终需要落到需求侧。要切实从需求端着力,真正让消费者有意愿为出口转内销的商品买单,继而壮大内销市场。
而促成消费意愿的释放则需要同时满足几个条件。
首先,当前树立消费者的信心才是经济复苏的关键。对需求端如何提升和释放需求需要精准研究,可见的举措包括并不限于政府和相关行业的支持工作,比如加大消费券折扣力度、鼓励以旧换新等政策措施,也包括给予财政支持有效引导需求释放。
其次,要真正促成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通过包括缩小贫富差距、改革中国收入分配制度、加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等举措提升我国消费能力的基础。
第三,亦是能够激发消费意愿释放的直接因素,即商品供给能否满足消费者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因为只有在此基础上,移动互联和数字化平台的搭建才能真正发挥连接优质商品和消费终端需求的作用,继而实现消费对整体经济的引领和提振作用。
实际上,在新发展格局下看待出口转内销的积极意义,可将其理解为进一步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围绕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目标,进一步强化国内循环,提升国内品牌效益的促进手段。应该说,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是要更多发挥内需作用。而国内大循环要保持畅通,则需要实现供给与需求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习近平总书记到过的红色圣地之山东篇
基层治理路⑧丨党建引领集约经营 青岛崂山蝶变(视频)
热点丨虚拟货币监管再升级 业内称下一步或将出台更严厉措施
专访丨张继争:两大功能区划分 探索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路径
智说百年丨洪银兴:从六个维度看党的经济发展思想演进
区域观察丨都市圈,福州打赢翻身仗的关键支点
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马 原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 标签:纯阳小说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
国际观察丨QDII额度发放常态化 跨境投资更便利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向17家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发放了103亿美元额度。…
- 基层治理路(10)丨贵州习水:“五到组”网格化探社会治理新路
- 李艺铭:数字经济核算统计标准出炉 为规范有序发展提供支撑
- 热点丨碳达峰碳中和硬仗 正驶入“快车道”
- 百年纪事(102)丨文艺八条发布
- 聚焦丨推动政府税收高效有序征管
- 商道经纬丨“618”年中购物节或迎来一波“补偿性消费”
- 时报时评丨高考只是青春的起点
- 【视频】国研中心党员风采录②丨杨玉洋:努力践行党员干部“关键时刻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
- 股市进行时丨A股“杠杆牛”卷土重来?
- 人民币汇率单边上涨态势不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