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业态新模式为重振经济增添新动力
近期发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我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14.5%。疫情期间,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展现出了强大活力和发展潜力。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中央网信办等13个部门印发了《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把支持线上线下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作为经济转型和促进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打破惯性思维。
新业态新模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新引擎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信息化与网络经济室主任姜奇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新业态新模式是纾困和转型的结合,一方面能使经济尽快从疫情冲击中恢复过来,另一方面将促进传统经济转型到高质量发展。这是与传统的业态和模式最大的不同。”他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中小企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马源告诉,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支持线上线下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较大:一在激活要素资源方面,能够包括盘活闲置资源,进一步提升要素利用效率、激发数据要素流通新活力。
二在扩大信息消费方面,通过大力发展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远程办公等新模式,鼓励产品智能化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释放社会消费潜力。
三在扩大投资方面,通过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广、支持技术应用基础设施等,吸引各方面扩大投资。
四在促进产业升级方面,通过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发挥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赋能作用,打造“虚拟”产业园和产业集群等,全方位提升各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五在培育新型就业方面,通过鼓励基于互联网平台发展微创新、微应用、微产品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支持微商电商、网络直播等多样化的自主就业、分时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共享生产资料是前所未有的创新
姜奇平表示,《意见》是在落实中央提出的数据就是生产资料,是和4月9日出台的中央第一份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文件一脉相承,都将切入点放在了要素方面。《意见》提出的几项措施实际上都是围绕着数据要素,要求建立高质量的生产、生活服务要素供给新体系。
“通俗地讲,新要素供给体系的核心是将重心从商品转到了资本。”姜奇平认为,资本是平台和应用结合的业态,是生产要素的新机制。比如过去的企业制度是以所有权为核心,但是现在提出的新思路是将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性质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转变成了以共享发展理念推进的生产要素体系,表现在业态和模式方面就是平台加增值业务。
他进一步解释道,我们过去传统实体的生产资料、固定资产是一次投入一次使用,而《意见》明确提出可以利用共享来一次投入重复使用,极大地调动了空余和闲置资料,提高了资产的利用率。用这种方式来提供动力,可以说是和以前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姜奇平看来,《意见》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指出了方向。当产能恢复以后,必须马上扩大有效需求,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意见》提出了朝着高质量和高收入条件下的体验性需求,即服务性需求的方向改革,其中包括生产性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淘汰过剩产能,把符合要求的产能通过共享发展的方式加快补齐,以扩大有效需求。
姜奇平还提出,从《意见》提出的培育产业平台化发展生态可以看出,共享模式下的服务类企业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企业平台,一类是平台上的增值应用,平台来负责固定资产的投入研发,增值应用分享使用。应用在制造业里,就是通过服务业升级,朝着服务业的扩大以及制造服务化的方向,从而获得高附加值。
“这种模式相当于把服务业分为了重服务业和轻服务业,这种独特的思路目前已经属于世界领先。”姜奇平说。
马源表示,线上线下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与创新实践的快速推进相比,管理制度和政策等总体上跟进不足。《意见》将深化改革、创新治理理念作为一条主线,提出了非常具体的政策点。这些改革直接针对当前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亟须解决的标准缺失、数据要素制度不健全、电子公文基础设施不完善、劳动权益保障制度不足以及“按行划片”的传统管理方式不适应等突出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市场创新能力,为灵活就业等提供保障。
他认为,《意见》提出的措施都比较实,有诸多新亮点。一是提出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创造新的需求。二是大力推进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三是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开辟新空间。四是深化改革,加强制度供给,创新治理理念。
监管治理不能影响行业发展
线上线下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作为新生事物,有很多并不适用现有的治理方式。《意见》提出打破惯性思维,创新治理理念。
姜奇平认为,目前,新业态新模式在现实中已经出现了一些矛盾,因此,治理方式的创新显得尤为迫切。
他建议,应把治理分出层次,即市场治理、社会治理和政府治理这三个基本层次。看市场能不能自己解决问题,如果市场解决不了,可以考虑让行业和社会机制进行规范,之后再由政府干预市场失灵,避免“一管就死”的现象。
马源认为,线上线下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具有不同于传统业态的技术经济特征,例如以线上经营为主,打破地域时间限制,“一点运营、全网服务”,数据资源扮演关键作用等,在这种情况下,再沿用传统的市场准入规定无疑会抑制新生事物的发展。因此在完善治理体系方面还有较大努力空间。
从进一步创新治理理念出发,他建议,还需要立足完善数字经济营商环境,从源头上全面梳理数字市场准入审批体系,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简化审批流程等,事中事后还要维护数字市场竞争秩序,打击各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建立基于信用监管、分级分类的监管体系,此外还要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提升一网通办能力,开放更多的数据资源给市场主体,为数字经济创新“添薪加火”。
- 标签:娜米拉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
国际观察丨QDII额度发放常态化 跨境投资更便利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向17家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发放了103亿美元额度。…
- 基层治理路(10)丨贵州习水:“五到组”网格化探社会治理新路
- 李艺铭:数字经济核算统计标准出炉 为规范有序发展提供支撑
- 热点丨碳达峰碳中和硬仗 正驶入“快车道”
- 百年纪事(102)丨文艺八条发布
- 聚焦丨推动政府税收高效有序征管
- 商道经纬丨“618”年中购物节或迎来一波“补偿性消费”
- 时报时评丨高考只是青春的起点
- 【视频】国研中心党员风采录②丨杨玉洋:努力践行党员干部“关键时刻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
- 股市进行时丨A股“杠杆牛”卷土重来?
- 人民币汇率单边上涨态势不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