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研中心学史讲堂⑬丨中国共产党百年领导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中国共产党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现代化进程中,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理念,不断健全生态文明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走出一条绿色低碳的现代化之路。
高世楫 王海芹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现代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共产党对推进绿色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确立了系统完整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绿色发展的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百年历史进程中,对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注与探索从未间断、一脉相承。
在革命时期,植树造林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关注和重视。早在1928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制定的《土地法》中提出山林分配方法,对茶山和柴山的分乡耕种、竹木山权属、竹木出卖和收益分配等作出规定。1930年10月,毛泽东在《兴国调查》的报告中指出,椴田之所以容易发生水旱灾,是因为那一带的山都是走沙山,没有树木。此时中国尚处于农业社会,绿色发展主要是顺应“靠天吃饭”的农耕生产方式要求,也蕴含着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朴素思想。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开展增产节约、植树造林、污染防治等生态环境保护行动,工业化进程中的绿色发展拉开序幕。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天上的空气,地上的森林,地下的宝藏,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重要因素。”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工业化起步,生产原材料极度短缺。党中央号召开展“增产节约”运动,这蕴含着节约资源和合理利用资源的绿色发展理念。当时水土流失和生态脆弱问题严重,国家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工作。1959年6月22日,毛泽东在同河南省委负责人谈话时指出,“没有林,也不成其为世界”。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在毛泽东的讲话、文章和批示中,有近百次谈到林业问题。在江河生态治理方面,中央把治理水患摆在突出位置,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根治淮河”等号召,国家大力发展水利事业。从1960年代开始,工业生产导致的废气、废水、废渣等问题开始出现,毛泽东提出要对各类废弃物实施“综合利用、化废为宝”。1973年8月5日至20日,我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确立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32字方针,审议通过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揭开了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序幕。1974年成立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1978年3月5日修订的《宪法》指出,“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从改革开放至1990年代初期,我国资源环境压力增大,我国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依法推动绿色发展。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改革开放激发了全社会经济活力,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快速提高,对资源环境造成了更多更明显的压力。邓小平强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1983年3月,邓小平在参加义务植树时指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二十年,坚持一百年,坚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正是从1978年开始实施的。为应对大气、水、固体废弃物污染等问题,我国将环境保护上升为基本国策。1983年在国务院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将“环境保护作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正式明确提出。依靠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在这个阶段得以快速发展。1979年制定了《环境保护法(试行)》,1980年代陆续制定了《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逐步形成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在行政管理体制上,国家于1982年组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内设环境保护局;1988年成立独立的国家环境保护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也是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的办事机构。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经验和能力都不足,没有及时和有效控制住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20世纪90年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发展进程加快。199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然而,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越来越严重。我们党与时俱进,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996年7月15日-17日,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江泽民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保护环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会议确立了环境保护要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1998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重要原因之一是长江流域森林乱砍滥伐造成的水土流失,中下游围湖造田、乱占河道。在全国抗洪抢险表彰大会上,江泽民指出,要“自觉去认识和正确把握自然规律,学会按自然规律办事”。破坏资源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资源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是这个时期党的领导集体对于粗放式发展方式的深刻反思。江泽民强调,“经济发展,必须与人口、资源、环境统筹考虑,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这个阶段,我国大力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鼓励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领域的技术创新;在依法治国方针的指引下,制定修订一批资源环境法律。可以说,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将中国的绿色发展推上新台阶,通过转变生产方式,从源头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1世纪初,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正式写入党的文件,以人为本推进绿色发展。进入新世纪,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10年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消耗巨大、污染排放居高不下,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更加突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指出,“严峻的环境形势迫切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是解决环境与发展矛盾的治本之策。要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07年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党中央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和实践进一步丰富。这个阶段,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中央继续完善有利于资源能源节约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完善环境污染监管制度,建立健全生态环保价格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确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使得绿色发展进程前所未有地加快。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特别是2020年党中央提出,我国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充分显示了中国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习近平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环境就是民生,青山也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等重要论述,已成为全国人民践行绿色发展的指引。
2018年5月18日至19日,第八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持之以恒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理论和实践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要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探索绿色发展道路卓有成效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截至2019年底,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降低48.1%,提前完成到2020年下降40%-45%的目标。2020年1-11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87.9%,全国地表水Ⅰ至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82%,都超额完成了既定目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民生调查”课题组2020年在全国9个省区继续开展民生关切点入户调查,发现大多数受访者对目前生态环境状况表示满意,认为“生态环境在改善”的受访者持续增加,我国环境质量改善得到了城乡居民的认可。中国积极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出世界领先的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电动汽车产业,不但正迅速推动中国能源结构的绿色化、低碳化,而且通过新能源产品出口,帮助了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其他国家的绿色低碳转型。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绿色低碳的现代化之路。从人类现代化历史进程看,世界上那些先行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后期或者工业化完成后才开始系统全面地治理环境污染和修复生态,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之前都经历过持续的污染和许多重大环境污染事件。20世纪40年代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50年代英国伦敦雾霾事件、日本的水俣病事件,60年代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Cuyahoga河着火事件,昭示了要治理环境污染需要是一个从认识到实践的历史过程。
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相对较早认识到治理污染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积极采取行动,从立法约束、行政干预、经济激励、社会动员等多方面发力,形成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修复生态的合力与氛围。虽然中国也曾经历过一段时间的严重环境污染,但从各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比较看,中国在较低人均GDP水平下实现了经济增长与传统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PM10的脱钩,传统污染物排放的总量自2015年开始持续下降。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系统治理,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全国生态环境质量开始持续好转。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中国是发展中大国中最先开始制定和实施温室气体减排计划的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以来的三个五年计划,实现了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大幅度下降。
中国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的成效,正显示其世界意义。中国绿色发展的成果,不仅改善了中国人民的民生福祉,而且正从多方面显示其世界意义。中国制造业的绿色化,为全世界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价廉物美、对环境污染最小、碳足迹最低的现代工业品,提供了巨大的消费者红利。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为全世界提供绿色低碳的能源产品和解决方案。国际能源署在最近一篇报告中指出,中国对低碳技术的贡献,尤其在太阳能光伏领域进步带来了成本大幅度下降,且“改变了世界对清洁能源未来的看法”。
在中国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世界各国于2015年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达成了历史性的《巴黎协定》,全球可持续发展进入新阶段。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表示,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是保护地球家园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动。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双碳目标”提出及其后一系列新排放目标的提出,加快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步伐,推动了世界新冠肺炎疫情后绿色复苏新议程。
2021年10月在昆明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推动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未来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设定目标、明确路径。习近平发表了主旨演讲,进一步阐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习近平的这次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以绿色转型为驱动,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构建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的地球家园。中国领导人的发言,特别是关于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的闪光思想,在与会者中引起巨大反响。
中国共产党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现代化进程中,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理念,不断健全生态文明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走出一条绿色低碳的现代化之路。中国以对全球绿色发展的贡献,展示了其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的角色。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
时报时评丨中国开放暖风为世界经济驱寒蓄能
智观天下丨全球市场怎么消化美国缩债
解读国务院常务会议丨保民生保市场主体要杜绝“面子”工程
热点丨美联储缩表将对市场产生多重影响
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陈姝含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福州会计,捏乳房,电动车电池批发, http://www.xinzhiliao.com/zx/jianshen/40701.html- 标签:dead island,益肤灵,广州广园客运站,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
国研中心学史讲堂⑬丨中国共产党百年领导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中国共产党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现代化进程中,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时报时评丨中国开放暖风为世界经济驱寒蓄能
- 解读国务院常务会议丨保民生保市场主体要杜绝“面子”工程
- 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 百年纪事(197)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
- 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孕育巨大市场机遇
- 农村电商再创佳绩须不断完善生态服务体系
- 国研中心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⑤丨熊小平:加快我国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 追问菜篮子 ③丨疫情防控之下何以拎稳百姓“菜篮子”
- 揭秘ID.6 X出生地 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工厂
-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吸引外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