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智说①丨张厚明:把握制造业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机遇
张厚明
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在此背景下,2021年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为应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并做好明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中央政府为应对复杂严峻的外部发展环境,推进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而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明确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
发挥制造业在构建
新发展格局中的支撑作用
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扩大内需、稳定外需的压舱石。在当前形势背景下,制造业将在国民经济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加突出和重要的支撑作用。
积极应对世纪疫情的负面冲击。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影响仍在持续。从国内看,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总体得到控制,经济增长全面复苏,但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未来稳增长任务依然艰巨。从国外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全球成本原材料与上游零部件供应失序、产品和服务销售渠道受阻、物流渠道阻塞、用工短缺、经济下行压力倍增等问题凸显,这就需要我国制造业构建并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纠正经济发展国内国际双循环失衡的现状,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提升和保障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稳定性。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兴起,“逆全球化”思潮和极端民族主义泛滥,我国制造业中部分高技术含量产品的进口面临断供风险。在此背景下,制造业通过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有效挖掘国内大市场潜力,加快补短板、强优势,有利于制造业加快构建起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夯实制造业发展的基础。
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纷纷回归制造业,印度、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利用劳动力成本等优势,与我国在中低端产业领域展开全面竞争,我国制造业面临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向挤压。作为典型的发展中经济大国,我国应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从过去依赖外需被动适应经济全球化竞争,逐步转向依靠内需主动创造全球化发展机遇,通过实施基于内需的经济全球化战略,加快培育我国制造业新竞争优势,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产业链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
图片来源:新华社
制造业构建新发展格局
迎来重要契机
当前,我国制造业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战略纵深非常广阔,新兴产业链发展迅速,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还有很大潜力,对外合作的空间仍然巨大。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迎来了调整优化全球产业资源配置的重要窗口期,也为后疫情时代引导和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塑造竞争新优势创造了有利条件。
具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链供应链生态。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在2010年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是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供应链条。截至202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进出口、出口、进口国际市场份额分别达13.1%、14.7%、11.5%,均创历史新高,我国已成为世界120个国家和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我国已经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中间桥梁,并成为“一带一路”沿线25个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近年来,随着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还在不断提升,具有不可替代性,从而为我国构建制造业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保障。
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和巨大内需潜力。目前,我国拥有约14亿人口、4亿中产阶级、1.7亿受过高等教育并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资源、1.5亿户市场主体。2020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4.3%,这为我国具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国外贸依存度持续走低,截至2020年底,我国外贸依存度降至31.7%,低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水平。此外,2020年末,我国常驻人口城镇化率首次超过60%。我国当前完全有能力形成以扩大内需为基点的发展模式,从而为我国构建制造业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与发展空间。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全球产业呈现颠覆性创新与延续性创新并存的创新态势,全球以信息网络、智能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浪潮对制造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加速了5G、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深入应用,催生出一批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传统产业和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我国构建制造业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新供给和新动能。
加快推进制造业构建新发展格局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并提出“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此,当前必须积极采取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打造安全高效畅通的物流网络、推进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改造等举措,为国民经济构建新发展格局打下坚实基础并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深化制造业供给侧改革。继续科学推进“去产能”,减少低端无效供给。应创新“去产能”举措,更多地采用市场化、法治化的手段推进“去产能”。加快“补短板”步伐,持续扩大有效供给。重点是进一步扩大中高端优质产品供给,推动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完善市场体制机制,努力构建公平竞争、价格灵活、优胜劣汰的有效市场,促进国内生产要素的良性循环,重点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的堵点和痛点。为构建制造业国内大循环提供市场基础保障和优越的发展环境。
二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统筹设计实施好“产业基础能力再造”工程,围绕制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等,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整合资源,组织力量集中攻关,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瓶颈。鼓励中小企业以“专精特新”为发展方向,应重点专注于细分市场和细分产品,把知识产权和品牌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将企业打造为“单打冠军”或者“配套专家”,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为增强我国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的重要基石,从而为新发展格局构建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打造安全高效畅通的物流网络。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广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支持的融资模式,加大对于基础设施的资金技术投资与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技术等行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应用,重点加快“互联网+”技术与物流的融合发展,实现产业与上下游的协调发展及与信息的互联互通,促进现代物流向透明、共享、包容化发展,让作为社会流通体系基础的物流网络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四是推进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改造。以智能工厂建设为抓手,推进生产设备和生产线数字化改造,深化“机器人+”“互联网+”等智能制造模式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提高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和数字化设备联网率。推动数字技术有机地融入研发设计、物流供应、生产制造、消费服务等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提升传统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协同和集成创新能力,让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具活力,积蓄起竞争新优势,有利于形成新发展格局。
(作者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扭住结构政策重点 让经济大盘“稳如磐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宏观政策实施要加强协同
市说新语丨股比开放在即 汽车市场暗流涌动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丨余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基本特征
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曹 阳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夺命医仙 http://www.xinzhiliao.com/zx/jianshen/12022.html- 标签:嘉兴长途汽车站,茶油的功效与作用,斗罗大陆之死神传说 小说,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智说①丨张厚明:把握制造业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机遇
张厚明 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社会政策托底民生保障须久久为功
- 热点丨“双碳”要兼顾能源安全与产业链安全
- 习近平会见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十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暨中国新闻奖颁奖会代表
- 区域观察丨宁波:外贸破万亿背后的定力之源
- 时报时评丨保障初级产品供给:牢牢掌握主动权
- 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在广州举行
- 热点丨兜牢民生底线 养老保障将更公平、更可持续
- 聚焦中小企业纾困帮扶②丨借鉴德国经验 加大金融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力度
- 百年纪事(226)丨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扭住结构政策重点 让经济大盘“稳如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