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说新语丨“营转非”落地 校外培训机构艰难转型
夏金彪
近日,随着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简称“营转非”)政策落地,多地密集发布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收费标准。相较以前,校外培训收费大幅跳水。
在各地公布的收费标准中,北京上海两地制定的收费标准最高。京沪线下标准均为:35人以上为40元/课时/人次,10~35人(含10人、35人)为60元/课时/人次,10人以下为80元/课时/人次。而线上课程方面,3种班型均为20元/课时/人次。多地规定在基准价基础上,价格上浮不得超过10%,下浮不限。
2021年9月,教育部会同民政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通知,2021年底前完成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营转非”工作。
图片来源:新华社
据了解,在多地公布收费标准的同时,也对预收费提出了明确规定,防范以往校外培训机构出现的“退费难”“卷钱跑路”等现象。比如,浙江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发布的《浙江省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校外培训机构应设立预收费专用存款账户,专门用于收缴学员预付费用,并报属地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机构总部不得划转、归集分支机构预收费资金等。
事实上,在“营转非”大限到来之前,校外培训机构的巨头们就纷纷叫停了最赚钱的K9学科类培训业务(一些初中阶段的学科培训),开始了艰难转型。好未来、新东方、高途等上市教育公司陆续发布公告,宣布停止K9学科培训业务。比如,新东方发布公告称,未来会将重心及资源转向与K9学科类培训服务无关的教育产品及服务,如备考课程、成人语言培训课程及教材。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表示,未来计划成立一个大型农业平台,通过直播助农带货,帮助农业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
业内人士认为,在“双减”政策下,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必须“营转非”。其目的是,禁止学科类培训机构过度逐利,进行资本化运作。对已经上市的教育公司来说,剥离这部分业务是明智的选择。
目前,校外学科培训机构可选的路径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关闭K9学科培训业务,转向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教育信息化等领域;二是将相关业务打包剥离出公司体系,成立新的非营利性实体,二者并行运营;三是彻底转行,离开教育行业。
对于“营转非”的学科类培训机构来说,举办者不取得办学收益,办学结余全部用于办学,也没有股份,不能分红。从多地发布的政府指导定价来看,收费标准也体现了对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校外培训机构的公益要求。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课时费大幅跳水会使培训机构的大批优质教师流失,课时费过低也让校外培训机构经营困难。要解决培训机构面临的难题,一方面要按培训机构的经营成本、市场需求情况,确定合理的政府定价;另一方面在目前的政府指导定价基础上,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支持等。
早在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民促法》)明确指出,国家应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各级人民政府要完善制度政策,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基金奖励、捐资激励、土地划拨、税费减免等方面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给予扶持。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政府应给予非营利学科培训一定的支持,包括公办学校购买非营利校外培训机构的服务,不论是从落实《民促法》分类管理角度,还是深入推进“双减”,都具有必要性。支持部分公益性的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为学生提供差异化选择,这样会事半功倍,形成校内外教育的合力。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2022产业动向①丨制造业:加大创新 期盼进一步减负
有效应对“三重压力”③丨应对需求收缩压力须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
有效应对“三重压力”②丨强化政策相机抉择 积极应对三重压力
有效应对“三重压力”①丨中国有能力预防潜在风险
四地跨境贸易投资先行先试 中国迈出高水平开放新步伐
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曹 阳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3j电影 http://www.xinzhiliao.com/zx/jianshen/16635.html- 标签:rosi小莉大合集,广东自学考试管理系统登录,大连广播电视,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
市说新语丨“营转非”落地 校外培训机构艰难转型
夏金彪 近日,随着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简称“营转非”)政策落…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
- 专访丨许召元: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增加值率是稳定制造业比重的关键
- 速览丨今日《中国经济时报》【2022年01月11日】
- 有效应对“三重压力”③丨应对需求收缩压力须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
- 前瞻2022大势①丨2022:中国经济仍将持续修复态势
- 时报时评丨首条民营控股高铁运营 为铁路改革注入新活力
- 今日《中国经济时报》速览【2022年01月10日】
- 民生论谈丨2022,让“民生红利”深度释放
- 大国重器丨中国中车:连接世界 造福人类
- 2022产业动向①丨制造业:加大创新 期盼进一步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