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资讯  信息

广西四大古镇“小桂林”——大圩古镇:读聚落文化的兴盛繁荣

广西四大古镇“小桂林”——大圩古镇:读聚落文化的兴盛繁荣

  大圩古镇坐落于桂林东南19公里的漓江北岸,今有人口5.29万人,为灵川县人口第一大镇。古镇在历史上曾名长安市、芦田市,民间通称大圩,在汉代已形成小居民点,北宋时已是商业繁华集镇,明为广西四大古镇之一。其商业初兴于宋,曾设税官;中兴于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临桂县志》称“水陆码头”,抗战时期有“小桂林”之称,赶圩人数达上万人,泊船二三百艘。大圩的地方文化也因为古镇的历史沉淀和经济繁荣而得到了发展。

  大圩初兴于宋。南宋时期,桂林蔚为西南会府,官员、士大夫游览山水,题名纪胜之风颇盛。宋人吕敬夫于绍定六年(1233年)在虎岩(位于大圩凤凰山南侧)留下的摩崖石刻今仍清晰可辨:“兹捧帅檄代扈征市,莅事之三日,朝谒佑圣,因游虎岩,乃留二韵。”其一曰:“虎踞斯岩阅几秋,金堂玉室清幽。不因承乏长安市,那得新诗纪胜游。”由此可知,宋代大圩名长安市,其集市贸易和旅游已初步兴起。

  到了明代,大圩已经成为广西四大古镇之一。据灵川县文联主席秦桂生介绍,明代在大圩设有巡检司,为水路驿站,作为府城近郊的大圩人口亦有较大增加。明朝中后期,农业、手工业出现新的发展,府城脚下的大圩经济亦借此猛进。

  徐霞客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路经大圩的熊村圩时写道:“圩上聚落甚盛……市多鬻面,打胡麻为油者,因市面为餐,以代午饭焉。”由此可见,是时大圩一带农副产品交易及加工业已颇为发达。

  此时,临桂(桂林)有7处集贸市场,其中以长安市(大圩)集贸半径最大,有“水陆码头”之称,流动人口也多,故有“柳店”(伙铺)之设,“积薪”以供。因大圩有芦田寺,圩以寺名———芦田市。又因集贸规模较其他圩场大,其赋税项目有“蒲草席一百领、纻麻五十斤”的记载。与西江流域的戎圩、乌圩、江口镇同称“广西四大古镇”。明代《永乐大典》总纂官解缙有诗记述大圩:“大圩江上芦田寺,百尺深潭万竹围。柳店积薪晨爨后,壮人荷叶裹盐归。”正如诗中所描写的那样,圩场富于生命力和感染力。

  至于圩址的变迁,据大圩九旬老人周相仁回忆,大圩圩址原在筲箕崀(今大圩火车站一带),曾是一片“松篁郁茂”“万竹围”之地。因距漓江较远,不利于货运,后将街区南移至漓江之滨,形成今日的古镇街区。

  “大圩的圩市是从桂林市东郊龙门村、大圩古镇铁山圩搬迁而来,圩址设在今天的生产上街、生产下街一带,因为年代最为久远,又被称为老圩街。”大圩镇当地民俗学者刘裕卿告诉记者。

  在老圩街,至今还能看到清朝至时期的建筑。记者穿行在这些古色古香的建筑中,清晰地感受到了这里的历史氛围。虽然繁华不再,但老街依然人气不减。

  “我们顺着老圩街一路走,游览了六孔桥、水运社等古迹,感觉到非常震撼,同时也对古镇的生命力感到亲切。现在古镇依然有许多人居住,而且他们很多都是世代居住在古镇上的。能够在他们讲述的历史中和自己亲眼见到的古迹联系起来,这种感觉就像‘穿越’一样。”游客辛女士告诉记者。

  在古镇塘坊街,记者注意到,沿街两侧的房屋集商、住于一体,精致而整齐。76岁的古街居民周长富老人告诉记者,周家先祖从明朝时迁来大圩,族人已经在大圩生活了几百年,直到他的父亲辈,周家一直在大圩经商。记者随周长富一同走在塘坊街上,老人如数家珍般介绍起了古街上的每一处景致。据周长富讲述,过去到大圩赶圩的人有来自灵川海洋、大境的山民,也有从湖南、广州乘船而来的商人,因路途遥远,常在塘坊街住宿。所以街道多有客栈、旅店,现在街上还存有周三合老宅、周信泰商铺等。

  沿着塘坊街一直走,就到了鼓楼街,今称为解放街。街上房屋多为砖木结构,高檐长台(铺台),前店后室,窄深如筒,俗称筒子屋。2米宽的青石板路迎送着八方游客,也陪伴着这条街上老老少少平和单纯的日常生活。据周长富介绍,这里历来是大圩古镇最繁华、最热闹的一条街道,清末到初年,大圩古镇富商黄源顺、廖忠源、高广昌、周巨丰等都在此开店设铺。如今,古镇的商业气息依旧不减,除了售卖纪念品的商铺以外,老街上还有各类特产销售,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古镇里总是游人如织。

  “特别是走在这条穿越百年的青石板路上,我感觉非常踏实。古镇就有这样的魅力,能够洗去人身上的疲惫和压力。”市民莫先生说,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带着家人来大圩走一走。

  “石板路建于民初,沿河岸而建,共计用料1.5万块,古风古韵,现基本完好。”刘裕卿介绍说,这条青石板路长800米,宽2米,下方有完整的隐蔽性排水设施,一尺见方的暗沟贯穿全街,每家每户又有小沟与之相通。暗沟还连接13个码头的明沟,哪怕大雨滂沱,路面也不会积水。

  大圩当桂林水路交通要冲,水陆码头的地位十分突出,从而成为桂林东北、西南两个经济扇面的枢纽。清末民初,大圩东北的海洋、潮田、兴安、灌阳、湖南道以及西南的雁山、永福的农副产品多在大圩集散;广州、香港及梧州等沿海(江)城市的工业品亦溯运大圩而转销各地。“逆水行舟上桂林,落帆顺流下广州”,便是大圩商业蓬勃兴旺的写照。

  俗话说,有水必有船,有船必有码头。大圩古镇河流众多,南有漓江,东有新河,中有马河,西有黄沙河,水路交通发达。因乘船来往古镇做生意的人多,码头也随之增多。

  “以前在靠近漓江边的北岸有十三座码头。沿江自上而下有寿隆码头、青帝庙码头、清真寺码头等等。过去这些码头分工十分明确,有专门的卖米码头、渡家码头和官方码头等等。码头上运盐、油和白果等货物的木船更是数不过来。我就曾亲眼见过至少三百艘船同时聚在码头。那真是十分壮观。那些船一到码头,就有码头工一拥而上,挑盐、背麻包,还有四个人才能抬得动的汽油桶。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周长富回忆道,那个时候码头上还有卖桂林米粉、大圩鸡蛋面、千层糕等各色小吃的摊位。无论在何时,码头总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跟随周长富的脚步,记者站在古镇的码头上,看着漓江秀美的风景,同时也能想象当年上百艘船齐聚码头的繁华景象。

  周长富还告诉记者,作为官方码头的塘坊码头,如今是古镇13座码头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也是古镇最具有代表性的码头。1921年12月1日,孙中山先生到桂林组织北伐时途经大圩,曾登临此处,并发表演说。

  除了码头以外,古镇商业版图也日益扩大,广东、江西、湖南等地的商人纷纷来大圩投资兴业,其中最为有名的便是“四大家”。

  “黄源顺是时期大圩古镇‘四大家’之首,老板黄秋波是大圩毛村人,有‘桂林东乡第一大财主’之称。黄源顺鼎盛时期占有水田1200亩,资本金额有50万元之多。”周长富介绍说。据老人回忆,1946年,大圩粮食歉收,黄源顺开仓赈灾,施粥一月有余,帮助乡亲渡过难关。

  “四大家”还有桐子园村人李锡甫的裕和昌商号,相传古镇万寿桥前的青石板路便由他一人出资修建;古镇富商廖德仁的廖忠源商号,主要经营土产、水面生意;湖南人高广昌的广昌均商号,主要经营布匹。

  此外,古镇还有“八中家”“二十四小家”的商业格局。据统计资料,二十二年(1933)大圩货物输出18.27万元,二十四年(1935)大圩每期赶圩人数达1.3万余人,为广西赶圩人数最多的圩市之一。

  “我还记得那个时候,古镇从天亮到天黑都是人,每家铺子都十分忙碌。我们周家当时经营的商号叫‘三合昆’,主要是经营杂货,卖油、盐、豆腐等等。直到我父亲那一辈,还卖过烧酒和油。上百年来,我们三合昆一直讲究诚信经营。那个时候赶圩的人也非常信任我们,所以我们经常担当‘铺保’,为买卖双方提供保障。”周长富告诉记者,他家老屋的门板现在还可以看出那个时候因做生意拆卸的痕迹,而且家中还有许多以前留下来的物品,比如做豆腐用的石磨、起吊货物用的滑轮等等。

  记者了解到,百年间,大圩街区从老圩街沿漓江向南拓展,各种设施不断完善。抗战时期,桂林成为中国西南大后方,人口从7万骤增至50余万,大圩也因此有“小桂林”之称。

  大圩古镇作为历代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在灵渠沟通湘漓之后,古镇接受了中原先进的文化,后又受到岭南文化的影响。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资源为这里的人才辈出创造了条件。

  “仅清朝以来,古镇学子刻苦读书,科举金榜题名出仕为官的不在少数。其中,上桥先民非常重视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几大主流文化思想都在此扎根,村边建有代表儒家思想的孔庙、代表武学道教的关帝庙以及代表佛教的教本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为上桥村人才辈出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刘裕卿告诉记者。

  “必申在康熙五十三年中举,担任过湖北大冶县候补知县和山东栖霞县知县,是我们李氏家族读书人之中出仕第一人,开创了上桥李氏家族科举中试的先河,同时也为李氏子弟刻苦读书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而且必申一辈子为官清廉,不仅影响了后来为官的必炆、若杏,也为我们李氏族人留下了清白做人的精神品格。”上桥村委上桥村87岁的李锡云老人告诉记者,虽然他自己因为条件所限没有读过多少书,但通过自学,熟知熟记了整个李氏家族的历史。

  “我们李氏先祖南宋时搬迁到大圩,自古以来便尊从儒教思想,崇文尚武,子孙都以科第中试衣锦还乡为荣。现在古村里还存有李氏先祖留下来的‘文魁’牌匾和拴马石等物件,时隔多年,依然能给后人精神鼓舞。”李锡云老人告诉记者,他自己也要求后代子孙不仅要洁身自好,还教育他们要延续先辈的耕读之风。

  在大圩古镇还有许多像李氏这样有历史底蕴的家族。据刘裕卿考证,冷氏家族明洪武七年(1374年)搬迁至桂林东郊朝阳乡冷家村,至今将近700年历史,其中一支迁移至大圩熊村。冷氏家族励学之风源远流长,学子负笈四海,科第联翩,人才辈出。自有清以来,先后涌现出冷时松、冷冬梅、冷芳、冷葆颐等数名进士和举人。

  在熊村,记者找到了冷冬梅曾经居住过的“将军府”,虽然屋子已经几乎垮塌,但依然能看出过去的辉煌。特别是在老屋院子里,一株高齐屋顶的铁树显得尤为壮观。据冷氏族人称,这棵铁树已经有四百余年的历史。

  “由于族谱已经遗失,我们更多的是从长辈那里听说,有一位叫冷冬梅的先祖,曾经担任过武官。此外就只听说过他刻苦求学的故事,但是我们亲眼见过很多关于他存在的实物。从2016年起,我就开始四处寻找关于我们冷氏先祖的资料。我想如果找不回原先的族谱,那我就用毕生的精力和搜集到的资料自己编写一本族谱,传给子孙后代。”今年70岁的冷冬祥告诉记者,目前熊村还有90多个冷氏族人,但是多数年轻人都已经走到了外面。他希望自己能通过学习祖先的刻苦精神,把这一段历史流传下去。

  此外,大圩古镇吕岸、草圩、西园、文昌、上圩等村历史上也有多位通过科举步入仕途的有影响的人物。如今,走进古村落上桥和熊村,不论是古道、老树、青石古巷,还是祠堂庙宇,从这些历史人文景观中,依然能够感受到当年浓厚的文化气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桂林大圩古镇简介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