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投资协定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信心
聚焦中欧投资协定
2020年12月30日,中国、德国、法国、欧盟领导人举行视频会晤,共同宣布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中欧作为世界两大主要经济体和重要稳定力量,能够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如期达成高水平经贸协定,不仅是中欧双方7年来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深化中欧经贸合作的新开端。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如期完成将对全球经济贸易格局有何影响?会给我国相关行业带来哪些机遇?本期热点透视特邀相关专家为读者解读。
在2020年结束之际,中国与欧盟宣布完成了中欧投资协定的谈判。这是一份平衡、高水平、互利共赢的协定,也是中国和欧盟期待已久的历史性协定。
推动全球经济尽快复苏
中欧是互为最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中国欧盟商会调查数据显示,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欧贸易额持续增长。2019年贸易总额达到7051亿美元,是2001年的9.2倍,是1980年的近250倍。2020年,中欧贸易在全球贸易额下降15%的情况下也逆势增长了3.5%。
“目前,全球正面临着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衰退的双重压力,在这种背景下,中欧投资协定是2020年底中欧联手为全世界奉献的一道最好的‘菜’(协议的英文名为CAI),给全世界2021年乃至今后的经济增长注入更好的发展预期和更强的信心,未来一定会支撑全球经济尽快复苏,走向可持续发展。”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他认为,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欧盟是中国目前为止所签署的经贸协议中分量最重的经济体。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完成将会使双方基于经贸规则的合作得到深入开展。总体来看,中欧投资协定带来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对全球经济贸易格局的影响和意义有三方面:一是促进双方投资的不断增长。投资带来就业,就业带来新的增长动力,这将对未来中欧的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持续贡献。二是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信心。三是为全球投资治理模式起到了示范作用。在中方的协调之下,中国和其他二十国集团(G20)成员在杭州峰会共同发布了全球投资九大基本原则,为建立和完善全球投资治理体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当前,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的完成,为未来全球投资治理的改善作出了先行示范作用。四是塑造了面向21世纪的新投资规则框架。这次中欧之间的投资协定,不仅是围绕投资的市场准入和投资保护机制等传统内容展开,同时还注入了环境标准、劳工标准、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国民待遇等,这些内容都属于21世纪新型投资规则的范围,为未来全球投资规则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实现高水平的互惠开放
商务部部长助理李成钢表示,中欧投资协定是推动我国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举措。协定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着眼于制度型开放,中欧双方在谈判中都作出了高水平的市场准入承诺,制定了平衡、全面的公平竞争规则,首次纳入了可持续发展章节。
“对于我国而言,中欧投资协定不仅将全面深化对欧经贸关系,也将促进我国国内外制度规则的对接,推进更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提升我国参与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制定的能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宗芳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在她看来,中欧投资协定实现了高水平的互惠开放,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体现了中国协议开放的最高水平。欧盟高度肯定了中国在协定中的开放力度,认为制造业领域市场准入已达到欧盟水平,在电信、新能源汽车、医疗、金融等新兴领域也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开放力度。二是全面覆盖了中欧投资的核心议题。除了市场准入,予以明确了公平竞争、市场透明度、技术转让、标准制定、争端解决等欧盟在华投资企业长期关注的核心议题,为欧盟企业营造了国际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除传统领域外,中欧共同关注的可持续发展新领域已达成前瞻性、引领性共识。三是强调双向开放和互利共赢。相较于过去,我国与欧盟国家单独签署的、侧重于我国吸收欧资的传统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中欧投资协定强调双向适用高水平互惠的市场准入规则,在鼓励欧盟对华投资的同时,为不断成长的中资企业进入欧盟市场和公平获得投资机会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得益于中国的对外开放力度
历时7年35轮谈判,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完成源自多方面的积极因素。宗芳宇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中欧对于全球化理念的深刻认同。中欧虽然发展阶段不同、文化不同,但都是全球化的重要受益者、维护者和推动者。面对近年来全球化的一些波折和逆流,中欧双方坚定合作信念、排除外部干扰、共促互利共赢。中欧投资协定成为中欧共同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引领全球经贸规则制定的典范。
她认为,中欧不断深化对双边关系的共识也是促进谈判完成的因素之一。中欧是全球重要的双向投资大经济体,产业链供应链高度融合。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日益重要的新引擎,欧盟在全球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经贸规则制定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领导力。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以供应链的超强韧性为中欧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提供了强力支撑,以国内大市场为欧盟和全球投资者提供了‘避风港’。”宗芳宇说,中欧投资协定致力于全面、平衡和高水平的投资互惠,符合新形势下双方经贸合作的新要求,符合双方企业和人民的共同利益。
在她看来,中国不断加大的开放力度为谈判奠定了更坚实的开放合作基础。2013年底,中欧启动投资协定谈判时,双方开放差距仍然比较大。也恰是谈判开始前的几个月,中国开始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外资准入管理模式。7年来,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已向全国推广,清单长度不断缩短,先进的制度开放理念深入人心,赢得了外资企业的高度肯定。
“中国不断扩大开放,缩小与欧盟开放差距,为此次以最先进的负面清单模式谈判并能如期达成提供了重要基础。”她说。
中欧投资协定为中国企业带来机遇和挑战
近日,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如期完成引起了各方关注。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中欧投资协定将有力拉动后疫情时期世界经济的复苏,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增强国际社会对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信心,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中欧两大市场的重要贡献。
优化营商环境亮点多
作为一项平衡、高水平、互利共赢的协定,中欧投资协定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着眼于制度型开放,谈判成果涵盖了市场准入承诺、公平竞争规则、可持续发展和争端解决四方面内容。
在市场准入方面,中欧投资协定采取的是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模式,而且中方首次在包括服务业和非服务业在内的所有行业以负面清单的形式作出了开放的承诺。
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本身不歧视外资,但对企业设立运营造成重大影响的市场准入限制,双方还将承诺在大多数经济领域不对企业数量、产量、营业额、董事高管、当地研发、出口实绩、总部设置等实施限制,并允许与投资有关的外汇转移及人员入境和停居留。
在公平竞争规则方面,协定立足于营造法制化的营商环境,双方在协定中就企业补贴、透明度、技术转让、标准制定、行政执法、金融监管等与企业运营密切相关的议题达成了共识。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在接受采访时认为,从此次协定的主要内容来看,有四大亮点。
一是双方进一步扩大了市场准入,比如中方投资欧洲市场的电力、新能源、金融、商务服务和租赁以及一些高附加值的制造业等,未来将面临的障碍更少,投资效率将更高。同时,欧盟在中国的电信、计算机、云计算、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等方面的市场准入要求也能得到满足。
二是在尊重知识产权和保护知识产权方面,欧洲是发达经济体,中国现在也致力于推动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保护知识产权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双方联手在投资协定中就知识产权条款作出了明确安排,是双方共同落实好协定、共同促进创新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三是在公平竞争方面,投资协定致力于外资和本国企业都能按照国民待遇的要求在市场上公平竞争,在投资环境监管程序上有比较清晰、公平和透明的制度安排,这使得双方企业在准入前和准入后能够享受到比较充分的国民待遇,有利于提升市场竞争效率和发展水平。
四是在支持可持续发展方面,投资协定对环境保护和劳工标准都予以了高度关注。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关注环保和劳工保护是全球的发展方向,也是走向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要路径。特别是中国还提出到2030年碳排放达峰值等目标,这就需要我们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到更好。因此中欧的联手推动有利于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双方企业互惠互利
商务部条法司负责人表示,高水平的市场准入承诺将为双方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投资机会。高水平的公平竞争规则将为双边投资提供了更好的营商环境。双方都拿出了高水平和互惠的市场准入承诺,所有的规则也都是双向适用的,将为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惠及中欧双方企业乃至全球企业。
中欧投资协定给我国相关行业带来了哪些机遇呢?对此,张建平认为,就行业而言,只要是属于附加值比较高、在全球有竞争力的行业都会在欧洲寻找到自己的投资标的。比如电子信息和通信设备行业、机械制造行业、汽车制造行业、能源化工、生物医药等。在投资方面,欧洲的农产品很有市场价值;在服务业方面,如商务服务、租赁业、金融业、医疗卫生以及教育、环保等方面都会有更多的市场机遇和市场空间。
与中欧贸易的持续增长相比,中国与欧盟的相互投资在低水平运行,与双向巨量贸易严重不匹配,成为了中欧合作的短板。张建平认为,目前欧洲在中国每年投资额为100多亿美元,在中国每年实际使用外资1400亿美元的盘子中所占比重有限。在此投资协定的推动下,欧洲一些高附加值产业,如金属制品行业、汽车以及机械制造、高端装备、金融、医疗教育服务等都有希望在中国进一步扩大投资。
“最近几年由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跟中国掀起经贸摩擦,对欧洲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致使中国在欧洲的投资遇到了一些新问题。今后在中欧投资协定的支持和保护下,中国在欧洲的投资将会长期稳定地进行。”他说。
不过,他也表示,尽管中国企业和欧洲企业在新的全球供应链、全球价值链和生产网络体系中迎来协作配合的新机遇,但是不可否认,欧洲企业加大在中国的投资会对中国国内相关行业产生竞争压力。
“从市场经济发展的总体方向和趋势来看,竞争有利于中国企业在压力之下寻求创新和突破,寻求真正有效的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法,有利于推动我国更高质量的发展,也有利于我国的双循环发展。”张建平表示。
中欧投资协定:历时最久的谈判
2013年启动,2020年完成,历时7年,中欧投资协定成为继中国加入WTO后,历经最久的一场经贸谈判。
实际上,在中欧投资协定之前,我国与欧盟多个成员国之间已经签订有双边投资协定,但条款内容相对而言较为简单,部分协定仅涉及投资保护条款,缺乏市场开放的内容。中欧投资协定取代了中国和欧盟内26个成员国之间的现有双边投资条约,旨在为中欧投资关系建立一个统一的法律框架。
2019年,欧盟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双边贸易总额为7051亿美元,但欧盟对中国的直接投资额仅有73.1亿美元。中欧投资协定引入了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的管理体制,将使中欧双方的投资领域扩大,推动更高层次的相互开放。
中欧投资协定的达成,不仅有利于深化双边经贸合作,对于全球经济复苏也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这样重要的协定诞生的过程也历经艰辛,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2月在北京举行的第十四次中欧领导人会晤。联合新闻公报提出,中欧投资协定将促进和便利相互投资,双方同意尽早启动协定谈判进程。
梳理了中欧投资协定一些重大事件的节点,可以看出谈判内容随时间逐渐深入。2013年11月,第十六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在北京举行,双方宣布正式启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2014年1月,中欧投资协定首轮谈判在北京举行。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中欧投资协定第八轮谈判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双方在协定议题范围问题上取得重大进展,并就制作合并文本作出安排。2017年7月,中欧投资协定第十四轮谈判在布鲁塞尔举行,双方就透明度、国内规则、征收、特殊手续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并在部分议题上取得积极进展。2018年7月,中欧双方在第二十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期间交换了中欧投资协定清单出价,同意将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作为最优先事项,努力为投资者建立开放、透明、公平、可预期的商业环境。2019年4月,第二十一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在布鲁塞尔举行。会晤后双方发表联合声明,承诺2019年将在谈判中,特别是投资自由化承诺方面,取得结束谈判所必需的决定性进展,以便在2020年达成高水平的中欧投资协定。2020年6月,第二十二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以视频方式举行。中欧领导人重申致力于在2020年达成中欧投资协定。2020年9月,中德欧领导人举行视频会晤。会晤确认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取得重大进展,重申年内完成谈判的政治决心,为下阶段谈判提供战略指引,共同释放坚定信心和积极信号。2020年12月30日,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不仅让双方领导人的承诺如期达成,让中欧关系有了更稳固的基础,也给新冠肺炎疫情重压下的世界经济带来更多希望。
当前,中欧投资协定距离正式签署还有一段时间,但是该协定已经为全球经济多边合作释放出积极信号,未来还将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2021年全国政策咨询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智观天下丨2021:中国经济“牛”气何来
时报时评丨审慎看待人民币连续升值
区域观察丨金陵之问:南京拿什么和其他城市竞争
预见2021③丨内外齐利好外贸在结构优化中趋稳回升
史晓强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 标签:韩娱之国民主持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
海信阅读手机618盛典狂欢来袭 新品旗舰齐上阵至高立减400元
高考刚刚结束,端午节假期也马上到来,炎炎夏日,有什么能比吹着空调吃着西瓜,读一读书,看一看剧更舒适…
- 格力、美的相继入场,鸿蒙系统扩容朋友圈
- 滴滴递交IPO招股书:全球年活跃用户4.93亿 2020年净亏损106亿元
- 多个输入法应用被应用商店下架
- 乐视APP新logo亮相,增加“老板造车美利坚”的字样
- realme要做5G先锋普及者 让5G成为全世界年轻人带来未来大门的钥匙
- 不但解语还识字 618不能错过的科大讯飞OCR识图智能录音笔
- 驱动晚报:雷军再访长城汽车 三星发布超小型5千万像素影像传感器
- 要做中国第四朵云?字节跳动进军云计算IaaS服务
- 供应面逐渐改善,小尺寸LCD电视面板价格回稳
- 驱动晚报:萨尔瓦多将比特币列为法定货币 Chia缩水暴跌导致硬盘价格快速回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