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轮胎厂:从桂林工业的“觉醒年代”走来
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三线建设”这个词是陌生的。但在它的背后,却有着一段热火朝天的奋斗历史。
20世纪60年代,国际局势日趋紧张。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主席做出了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这一场以战备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战略,历时15年左右,国家共投入2052亿资金和近千万人力,在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各省腹地,建设起了2000多个大中型企业、科研和基础设施。
20世纪60年代中叶,桂林被划为“小三线”地区,中央和地方在此投资新建了一批骨干企业。桂林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工业“觉醒年代”,并创造了第一次辉煌。
1965年8月,根据中央和国务院的战略布局,桂林轮胎厂选定铜鼓山为厂址并破土动工。历时半年多,办公楼和部分生活区建设完成。然而,不久后,这次仓促的选址,引发了上级有关领导的质疑。领导在实地检查后认为,该工厂离火车南站才几公里,不符合“三线建设”即“靠山、分散、隐蔽”的战备要求。
当年9月,雷劈山下,破土施工。沸腾的工地上,200多名拓荒者们并肩作战,放炮开山,平整地基,修路架桥,打井取水,铺设水管,砌砖建房
当时,解放桥作为漓江上的唯一通道却正在维修,临时搭建的浮桥根本承受不起10多吨重的橡胶设备。怎么办?创业者们展开头脑风暴,急中生智,硬是把一台巨型设备从漓江西岸沿着河床拉过东岸。
“山水”、“象鼻山”、“花桥”、“雷劈山”还是“火炬”?经过日夜反复推敲,最后他们认为这五个待选方案中,“火炬”比较切合实际并具有意义。大家一致讨论通过后,将方案呈报广西壮族自治区石化厅以及当时的燃化部,并获得批准同意。从此,桂林轮胎厂生产的轮胎产品一律冠以“火炬”牌商标。
1969年初,经过近3年的艰苦奋斗,桂林轮胎厂2.06万平方米生产厂房、8900平方米生活设施建设完成。上级从黑龙江华林橡胶厂、南宁化工厂等单位调来了一批技术管理骨干,加上一批从上海技术培训归来的转业退伍军人,桂林轮胎厂拥有了最早的技术力量,具备了试制生产轮胎的基本条件。
新厂建有炼压、成型、硫化、内胎、机修、动力等6个车间,定员计划招900人。学校、县城、农村,都是桂林轮胎厂招工的主要来处。
1969年,时年17岁的莫润五,从桂林四中毕业,与30多个同学一同被招入桂林轮胎厂。从此,他们将自己的青春献予“火炬”,在“三线”岁月里纵情燃烧。
刚进厂的时候,莫润五被分配在内胎车间,成为一名内胎接头工,住在四人一间的集体宿舍。莫润五学习能力强,工作中从来不出质量问题,常常受到技术指导员的夸赞。没用多久时间,她便升级成了“师父”,开始带徒弟。
在这种“传帮带”的氛围下,师傅带徒弟,徒弟出师又带新徒弟,使得桂林轮胎厂的生产力得以快速发展。1969年4月,经过干部工人的合力攻关,桂林轮胎厂试制成功了广西第一条轮胎7.50-20斜交外胎,填补了广西工业史上一块空白。1970年,桂林轮胎厂全厂正式投产,全年提前65天超额完成了9.2万套轮胎、总产值2100万元的任务。遗憾的是,轮胎产量是上去了,但质量竟然达不到国家标准。
1972年,该厂把“质量第一”作为组织企业生产的方针,狠抓产品质量。在当年的全国28个企业的轮胎里程行驶试制评比中,桂林轮胎厂名列第七名。回顾整个20世纪70年代,桂林轮胎厂的轮胎质量指标每年均达到或超过部颁标准。
建厂初期,国家就将原计划援助缅甸的制造轮胎成套设备调拨给桂林轮胎厂,并投资1000万元。1970年,因国防军工需要,国家又拨款145万元,在桂林轮胎厂筹建一个年产航空轮胎4万套的军工车间(代号为707车间)。1973年3月,707车间正式投产。1975年,国家再投资827万元,在桂林轮胎厂扩建了年产10万套大型农用轮胎的生产线。至此,桂林轮胎厂已形成年产30万套轮胎生产能力,成为全国重点轮胎生产企业之一。
那时,国营大厂很像各自独立的“王国”,拥有食堂、电影院、医院、澡堂、宿舍、学校甚至娱乐运动场所等完善的配套设施,几乎可以满足一个人从生到死的基本需求。优厚的生活待遇,让桂林轮胎厂的每个员工都兢兢业业,以为国家做贡献为荣。时至今日,工厂入口处“爱岗敬业,以厂为家”的标语依然醒目。可在当时的职工心中,那更是内心的真实写照。
黄源生也是1969年进厂,但他来自南宁市龙州县。黄源生记得,轮胎厂去招人的时候,自己才18岁,是与其他几十号人一同被选上的。大家就像参军一样,跳上车就走了,家都没回一趟。
在那个桂林工业大发展的“觉醒年代”,桂林轮胎厂于“众神”之中犹如脚踏“风火轮”、手持“火尖枪”的哪吒三太子,受万千宠爱,肆意闯荡,一路凯歌。
1984年,厂里又投资1619万元,新建一条年产2.5万条工程机械轮胎生产线。当年,该厂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随着我国露天采矿的发展,自卸车需求增加,与之配套的巨型轮胎需求也在增加。1987年,桂林轮胎厂被国家列入巨型轮胎科技攻关厂家之一。
依靠自己的科技力量并吸取国外经验,桂林轮胎厂于1988年3月试制成功了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大的“火炬”牌36.00-51-58PR无内胎巨型工程机械轮胎。这种巨胎外径3.2米,重量2.8吨,之前只有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生产,每条胎价值1.2万美元。在桂林轮胎厂可以生产之前,中国为进口这种巨胎每年要支付1000多万美元外汇。“火炬”巨胎的诞生。为国家解决了“卡脖子”问题。
进入20世纪90年代,资本市场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跨国融资与投资在世界经济中比重越来越大。1993年11月,由桂林轮胎厂、乳胶厂、橡胶制品厂、橡胶厂、橡胶实业总公司等5家企业组成的桂林南方橡胶(集团)公司,拿出轮胎厂部份资产与香港盛毅置业有限公司合作,组建中外合资企业并在加拿大“借壳上市”,成功发行股票1550万股,集资总额达9500万加元。至此,桂林轮胎厂作为中国第一个在加拿大集资、发行股票成功的企业,让五星红旗首次在多伦多证券市场升起。
1993年,桂林轮胎厂生产总值达5.15亿元,实现利税8064.4万元。而当年利税3412万元的第二名企业,被桂林轮胎厂远远甩在了后面。傲人的成绩,令桂林轮胎厂步入了全国500强企业的行列。
如果说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是属于桂林国营大厂们的“光辉岁月”,那么90年代末至2000年初,他们面临的则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尽管不愿意看到,许多国营大厂还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水土不服”,逐渐淹没在改革大潮之中。经历了并入集团、中外合资、企业改制等一系列操作后,桂林轮胎厂并没有“走进新时代”,反而迎来了“至暗时刻”,各个方面都开始走下坡路。
随着时间推移,“厂一代”渐渐老去退休,“厂二代”子承父业的现象不在少数。1999年,莫润五的儿子刘淳祯,在全家人的建议下进厂工作,成为一名炼胶工。在他记忆里,当时轮胎厂已经不再是那个曾经令人羡慕的“天堂”,进去工作也只是“有班上”而已。
据桂林市年鉴记载,由于诸多不利因素影响,自2000年以来,桂林轮胎厂、桂林橡胶厂基本处于半停产状态。还在岗的工人中,许多每个月只能领到200至300元的“保底工资”。至于后来的故事,年鉴也提到:到2004年,“轮胎厂700名合同工劳动合同到期,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坚持政策疏导,深入做好群众工作,较好地处理和解决了续签或终止劳动合同问题。”莫润五的儿子刘淳祯就是这700人中,选择“终止”的一位。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公开资料显示,经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与桂林市政府批准,2006年1月20日正式重组成立昊华南方(桂林)橡胶有限责任公司。这家企业以桂林曙光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桂林橡胶机械厂为代表,逐步收购了桂林轮胎厂、桂林乳胶厂、桂林橡胶制品厂。沉寂近10年的桂林橡胶工业经过重新整合,终于被唤醒。
无论是莫润五还是黄源生,都在原厂坚持到退休,“”了自己的“三线青春”。而刘淳祯离开轮胎厂后,经朋友推荐就职于“桂林广陆数控”,继续为桂林工业振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世事瞬息万变,不变的是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坚持。一把“火炬”熄灭,更多的“火炬”会点燃。那“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奋斗精神从未离去。
- 标签:桂林轮胎厂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